光武帝刘秀最有学问(光武帝刘秀的左右手)(1)

光武帝刘秀最有学问(光武帝刘秀的左右手)(2)

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让刘家的天下又延续了二百多年。

其手下的一批英雄人物,建功立业,名垂千古,最有名的是云台二十八将,民间传说是天上二十八宿下凡,佐命真命天子。

颖川人冯异为其中之一,功劳极大,为人却最为谦虚。

将军们争论谁的贡献大,面红耳赤,谁也不服气,只有冯异远远地站在大树下,一言不发。

光武帝刘秀最有学问(光武帝刘秀的左右手)(3)

久而久之,大家称呼他为“大树将军”。

用现代时髦的理论来概述冯异,就是有本事,没脾气的一流人才。

1、死生同命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天下人思念刘汉,纷纷起义。

刘秀和哥哥刘縯也在南阳举起义旗,自称汉军,讨伐王莽。

大军攻打到颖川郡父城,冯异是守军副将,出城巡查,被汉军擒拿,他好几个亲友都在汉军那边,一起向刘秀推荐:这个人是人才。

刘秀召见了他。

这是冯异第一次见到刘秀,交谈一番,即为刘秀的风采倾倒。

表示愿意回城劝降守军并接回老母亲,刘秀同意。

冯异对长官苗萌说:“刘将军和那些只知道抢东西的兵将不同。是个不一般的人,可以托付终生。”

苗萌说:“死生同命,一切听你的!”

于是归降刘秀。

冯异开始和刘秀死生同命了。

汉军这边,刘縯、刘秀兄弟首倡大义,功劳大,威望高。

但那些跋扈的义军将领们,害怕刘縯纪律严明,刘秀识大体。

却一起推举懦弱的宗室子弟刘玄为皇帝,史称更始帝。

这一年是公元23年,九月,汉军攻破长安,杀了王莽,新朝灭亡。没多久,内部矛盾发作,刘玄等人因嫉妒而杀了刘縯。

其时刘秀还在外面,回到朝中,不敢悼念兄长,不得不装作没事人一样。

更始帝刘玄觉得是做错事的孩子,特别愧对刘秀。

其实刘秀心里痛苦的很,一个人独处不吃肉,泪湿枕席。

冯异很懂刘秀的苦,偷偷叩首请他保重。

刘秀拦住他:“你不要再说了。”

两人心意相通,要想办法脱离更始帝和他周围的一批人,到外面发展自己的势力。

在冯异的建议下,他们巴结更始帝的权贵,终于得到许可,刘秀以大司马的身份,往北渡过黄河,慰问军民。

刘秀带着一大帮自己的忠实铁粉出发,经营河北(黄河以北的地盘)去了。

2、豆粥麦饭

更始帝政权表现出来的无能和小气,激发了许多野心家的觊觎之心。

邯郸人王郎,自称是汉成帝的儿子,起兵占据河北好多地方。

刘秀一行人到达邯郸,迅速成为王郎地盘上显眼的敌对势力。

危险就在眼前,刘秀率领大家连夜往南跑,天寒地冻,风雪扑面,一行人的脸全冻裂了。

光武帝刘秀最有学问(光武帝刘秀的左右手)(4)

到饶阳无蒌亭,大家又饿又冷,冯异搞了锅热气腾腾的豆粥,吃得刘秀心都暧起来。

第二天对大家说:“昨晚老冯的豆粥,饥寒都解决了。”

再到滹沱河,碰上大暴雨,全成落汤鸡,只好躲进路边的房子。

冯异收拾木柴,大将邓禹烧起了火,刘秀哆哆嗦嗦地对火烤衣服。冯异变戏法一样,又端出一大盆麦饭和菟肩,填饱了大家的肚子。

这些都是乡下人吃的粗食,却成为刘秀飘零江湖的救命稻草和艰难岁月的记忆。

千辛万苦地渡过结冰的滹沱河,到达了忠于刘秀的部队的地方。

刘秀他们组织起反击,消灭了王郎的势力,占据河北,有了根据地。

实力在日渐增强的同时,刘秀的威望和名声越来越大,终于公开与更始帝的政权决裂。

公元25年,在众多追随者的再三劝进下,刘秀决定称帝。

对冯异说:“我昨晚梦见我乘赤龙飞上了天。惊醒过来,心中还是悸动。”

冯异说这就是天命啊!于是改元建武,史称东汉。

刘秀扫平天下群雄,前线的冯异到京城朝见。

刘秀赏赐他很多金银财宝,说道:“仓促之间,没有无蒌亭豆粥、滹沱河麦饭。深情厚意,好久没有报答喽!”

豆粥麦饭,成为刘秀革命历史上的传家宝和精神食粮。

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冯异被任命为孟津将军,和河内太守寇恂驻黄河边,对付更始帝手下大将朱郁、李轶等人。

李轶本来和刘秀、刘縯兄弟是铁哥们。

依当时的传言:刘氏复兴,李氏为辅,一起起兵推翻王莽。

后来跟着更始帝刘玄害了刘縯,虽然知道更始帝那边走下坡路,刘秀这头蒸蒸日上,但要归顺刘秀是不敢。

这样和朱郁等有了裂痕。

冯异趁机写信劝他:要看清形势,选择好方向嘛!李轶也回信示好,有重修旧好的意愿。

冯异看出有机可乘,接连出兵打下开井关、上党等好多地盘,李轶都不出兵相争。

冯异把这消息上报刘秀,刘秀更高明,把李轶的信透露出来。朱郁知道了,大怒,派人刺杀了李轶。

更始帝这边,众叛亲离,都没了斗志。

冯异连战连胜,占领了河南大片城池,逼近关中地区。

刘秀派冯异为主将,进攻关陇。

说:“不是别人不会打战,但他们喜欢抢东西。你这回主要不是抢地盘,而是安抚百姓,保护人民。”

冯异果然纪律严明,大受人民欢迎。

许多盗贼纷纷投降归顺。

在华阴,碰上了最强大的对手赤眉军。

冯异和大将邓禹、邓弘军会师,他们没听冯异的意见,仓促出军与赤眉军交战,大败。

冯异步行回到自己营寨,收拾散兵,坚守不战。

派一部分士兵打扮成赤眉军样子,埋伏路边两傍。

第二天天刚亮,出军与赤眉军交战。

打到中午,看看赤眉有疲态,冯异令伏兵出击,猛攻猛打,衣着混乱,赤眉军大乱,分不清敌我,全线溃退,投降了八万多人。

汉军大获全胜,刘秀来诏书表扬:开头虽然不利,终归最后全面胜利。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咸阳王

赤眉军的残余势力还很多,关中各处都是占地为王的割据军阀。

冯异边战边走,一路扫平残敌,安定地方,经年交战,终于平定关中。又及时得到后面粮草的接济,解决了关中因饥荒造成的“黄金一斤换豆子五升”的可怕局势。

这以后,冯异镇守关中地区三年。

打击不守法的豪强,表扬赏赐归顺有功的人,让军人解甲归田,从事农商。

多次击败割据势力益州公孙述、陇右隗嚣向关中的进攻。威行关中,百姓归心,渐渐有个“关中王”的传说。

冯异是个谨慎的人,多次向刘秀提出到京城上班的要求。

我要到领导身边来!刘秀是个大度的人,不批,顺便把有人说冯异是“关中王”的表章给冯异。——或许还是有轻轻点一下老冯的意思。

把冯异吓得上表再三表明心迹。

刘秀回信安慰说:将军你和我,义为君臣,恩同父子。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建武六年(公元31年),冯异终于进京朝见刘秀。

刘秀把他介绍给朝中大臣:“这个人是我起兵时的左右手,替我披荆斩棘,平定关中。”也就是这一次,刘秀又把豆粥麦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留在京城十几天,宴席不断,和刘秀多次讨论如何征服全国剩下的最后割据势力公孙述、隗嚣。

冯异回到关中,刘秀更是表现出宽容,把他留在京城的妻、子等全部打发和他一起到关中。

冯异积极备战陇右的割据势力隗嚣。

陇右用兵,汉军初败,隗嚣部将行巡率军进攻栒邑。大家以为敌军乘胜而来,要避开他的锋芒。冯异却加快进兵速度,抢先进入栒邑,他说:“隗嚣的军队,从来抢点小利就走。如果栒邑失陷,必影响到关中的安定。兵法说‘攻者不足,守者有余’,咱们占领好地形,以逸待劳,才是上策。”

军队占据城池,冯异下令关上城门,偃旗息鼓。

行巡率军到达,毫无防备。

冯异猛地开城出击,鼓声震天,战旗猎猎,直杀出来,打了行巡一个措手不及,大败而归。汉军大将祭遵又打败另一路敌军王元,整个邻近地区安定下来,左右观望的各胡汉部落全回归汉家。

可惜冯异在建武十年(公元35年)去世了,当时公孙述、隗嚣还割据着,没有看到他和战友们开创的盛世的来临。

冯异在二十八将中,排第七,应该是有点屈才。

他确实是这样一个不张扬、不自夸的人物:只要他的坐车与其他将领的车在路上相遇,他从来靠边让对方先行。放在现在,是遵守交通法规的先进模范典型。英名垂千古,实至名归。

记载:刘秀打下邯郸后,把新士兵分给诸将,而士兵们都表示愿意跟随大树将军。

现在的公司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人呢?

光武帝刘秀最有学问(光武帝刘秀的左右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