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江居士 来源:美篇App

桐柏春天的美景(桐花簇簇惹人怜)(1)

家乡美,美在山,美在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美在家乡的四季里,美在家乡人心灵里,也美在家乡春天里。当桃花残红褪尽,布谷声里,家乡的沟沟坎坎,山上山下,坡坡岭岭,一夜之间开满了如雪的油桐花,像白云,像浓雾,像白雪,千里花海,一片银白世界。

诗云:桐花簇簇惹人怜,

家乡风光景色妍。

踏遍青山幽静处,

油桐胜境觅花仙。

桐柏春天的美景(桐花簇簇惹人怜)(2)

我的家乡地处重庆市丰都县城南9公里海拔1200米罗山半山环抱之中。这里名叫郑家半坡,距县城6公里。罗山山嵿的泉水沿大沟穿流而过流入鸾河鸭子凼汇入两汇口流进龙河。进入半坡,那深遂的沟壑,叠嶂的山峦、葱茏的树林、大沟的石粮仓,怪石嶙峋的乱石林、雄伟的石寨子,高大威猛的雌雄石狮,硕大的开山斧,漫山遍野的油桐树……。悠悠的迷人景色即刻映入眼帘,顿时心旷神怡,心情格外舒畅。

县城区不少市民经常登上城边的锣山郑家半坡看日出,赏樱花,采山茶,水库里钓鱼休闲,或登上仙人洞峰俯瞰古城名山,或去休闲山庄枞树堡品茗,那清波荡漾的鸾河、龙河绕山而行,形成山水相依的八卦太极图,尤为壮观。

每到春天,半坡山中的樱花、桃花、杜鹃花竞相绽放,构成了山中百花争艳、绿树葱茏的报春图,踏春赏花的人络绎不绝。

桐柏春天的美景(桐花簇簇惹人怜)(3)

在半坡群山之间,许多油桐树挺立在灌木丛中。半坡的屋前房后,燕尔坡田边地角,大沟两岸栽满了油桐树,那百亩的乱石林全是油桐树的天堂。大片茂盛的冠伞状油桐树遮天蔽日,遮盖住了石林,遮住了大沟,布满了燕尔坡、构树坝,油房沟,瓦厂,荒地坡。家乡真是油桐树的海洋!

油桐树是落叶乔木,有千年以上栽培历史。树高3一8米,叶卵形互生,长20一30厘米,宽4一15厘米;核果球状,内有2一4粒种子。种子含油量高达70%,油桐树与油茶、核桃、乌桖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春末初夏,漫山遍野的油桐树上大朵的鲜花挂满枝头,远看洁白无瑕,近观花团锦簇。一朵朵鲜花在嫩嫩的绿芽中绽放异彩,好似群蝶起舞,一片生机盎然。那金黄的、桃红的花蕊镶嵌在一片片花瓣之间。一旦春风吹过,花瓣纷纷飘落,树底下仿佛铺上了艳丽的地毯,沁人的芳香扑鼻而来,惹人心醉。油桐花落英缤纷,成了半坡初夏一道靓丽的风景。醉美的油桐花,人们把你叫做“五月雪”!纯白洁净,微风舞动,脆弱娇羞,短暂而保贵。油桐花瓣白蕊红,极像情人泪。人们说,你的花语:情窦初开,漫天飞舞或零落成泥,悄无声息。仿若一位懵懂无知的少女充满娇羞;风如一个无情的莽汉撩花而去。一地零落的桐花献给过往的深情,油桐花瓣随风飘去,油桐花的美长留人间。

诗云:桐花不竞百花先,

著雨含羞带露悬。

蝶戏雍容钟倒挂,

孤芳自赏蕊飞棉。

油桐花雌雄同株,与叶同时开放。花萼长约1厘米,花瓣白色,有淡红色脉纹,倒卵形,顶端圆形,基部爪形。雄蕊8一12枚;雌花,子房密被,每室有一颗胚珠,花柱与子房同数。花朵一束紧挨一束,一簇簇拥抱一簇簇。新绿的枝芽,白色的花朵,点缀苍山田野。方圆几里的罗山半坡、郑家院子、燕尓坡成了油桐花的海洋,巍巍的寨门口石寨子,高大威猛的双石狮,传奇的开山石斧矗立在油桐花海里美轮美奂,尤如浪漫的仙境。

桐柏春天的美景(桐花簇簇惹人怜)(4)

入夏后,油桐树上的嫩芽已长成厚厚的叶片,丰满的树冠像一把把宽大的雨伞,撑起了一片绿色。圆圆的果实挂满枝头,像一串串高挂的灯笼,迎风晃动。果子上绿油油的外壳在阳光的沐浴下渐渐地染上了淡淡的红色,好像害羞的娃娃被茂密的叶片紧紧地拥抱着。时而,飞来几只喜雀在树枝上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吟唱着丰收的歌谣。

油桐树上的果实便是山中的宝贝,具有特殊的用途。当地人将采来的果实摊开在地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果实由绿色变成棕色,厚厚的外壳自然炸开,一粒粒咖啡色的果籽便显露出来,这果籽就成了炼制桐油的原料。

油桐栽培历史悠久,最早源于魏晋六朝,唐宋有较大发展,明朝普及南方各省。清代形成许多著名产区和品名,《木草拾遗》载:“隋唐古船,外涂桐油,缝隙接头勻填油灰,且铁钉帽亦”,民国时桐油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故农谚说:“家有千根桐,几代人不穷”,“靠水吃水,靠山吃山”。明清时期,半坡当地山民靠栽种油桐树卖桐籽换钱。郑氏人便做起了油桐开发的文章,先后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桐油产业。据老人介绍,大沟郑致祥(国佐子)在当地收购桐子,走上下河做桐子生意,上到重庆下至万县或宜昌,成为大户人家。民国时期,致祥之子郑祝山(初中文化)继承父业,仍然收购当地周边桐子,每逢赶集还去锡福桥买桐籽,请人运回槽房,请有孙继发等三位师傅,把桐籽用碾槽牛拉碾碎,蒸熟箍饼上榨打油。桐油运到丰都县城卖钱,为振兴山村经济作出了贡献,也培养了家国栋梁之才。

郑祝山之长子郑茂萱,高小文化,1954年抗美援朝参军,1955年在部队入党,1957年复员,1958一1960年在包鸾铁厂工作,1961一1970年任新建乡前进村党支部书记,其任期间,大办农业解决人们温饱,评为涪陵地区红旗大队。1971一1991年调新建乡农机站任站长,为振兴乡村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子,郑世奉1982年重庆电力学校毕业;1990年四川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毕业,先后担任攀枝花发电厂团委书记,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厂工会副主席;2005年任攀枝花发电公司董事、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至今。郑茂萱子女世娟系学生优秀代表推荐赴京,永红系师范专业毕业调涪五中学任教,其两夫婿亦是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

郑茂萱之弟郑万材,1961年成都工学院毕业,任重庆市建设设计院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峡移民专家委员、重庆市知名建筑专家,享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罗山半坡坡的油桐树养育了几代振兴乡村,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材,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如:省市摄影家郑瑞舜,情系桑梓献身教育的曾长江,教育兴村的郑万志、新建乡长朱承于,农业学大寨的党支书孙继发,尊师重教的党支书孙继昌,推广杂交水稻的党支书朱景宽,兴修富民路的党支书郑万州,搞养殖振兴经济的党支书孙应福,连片坡改梯田的党支书朱锡勇等……。

以前,槽房的榨油坊都是人工土法榨油,油房内安有固定的榨油床。在高高的屋梁上挂起粗粗的绳索,吊起长长的木柱,几位壮汉抱着柱子来回前后摆动敲击油床槽内的木楔,桐油在木楔的挤压下一滴一滴慢慢溢出,黄黄的颜色,又滑又亮,近似于当地盛产的茶油。这种油不能食用,具有不透水,不透气,不传电,抗酸碱,防腐蚀,耐冷热的特点,而是当做油漆来使用。涂刷在木船上或木水桶、木锅盖、木脚盆等木制用品上,以防腐蚀,农户还可以用桐油灯照明。

桐柏春天的美景(桐花簇簇惹人怜)(5)

满山遍野的油桐花开,不时浮现在眼。阳光下展示多彩的身姿,吹着喜音迎来送往,雨水中纷纷扬扬飘洒,铺满地的斑澜。桐子花开,多彩了大地,多彩了日子和岁月,更多彩了童年记忆,多彩了童年的乐趣。多彩了童年的童真。

诗云:油桐花开簇簇拥,

小蕾花蕊点点红。

花瓣随风漫天舞,

洁白雪洒地换容。

油桐树的叶子还另有他用,我们经常爬上树去采摘,拿去做桐叶粑,又称粉糍粑。就是将糯米粉或麦粉子揉成面团,里面包上黄豆粉、白糖或红糖,压成薄薄的扁圆形或小长方形,外面包上一张桐树叶,然后蒸熟食用。回味儿时的记忆,每当家里做桐叶粑,一打开锅盖,一股桐叶的芳香扑鼻而来,起锅之后,稍微吹凉,放在嘴边抿一口,那浓浓的糖汁便溢入口中,又甜又香,美滋滋的。

童年无暇顾及欣赏秋天的美景,更多的是利用节假日在大人们收获桐子之后;我们小伙伴背着筐箩上山捡拾遗落在山中沟壑或者溪水里的桐子。我们常常如获至宝,因为捡拾到的油桐,剥开籽粒就能到合作社换回读书的书本笔墨,也能换回难得的糖果。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秋天的收获要在冬天来兑现,只有等到油桐表皮腐烂之后,我们再在冬天的假日里剥去油桐外壳,将桐籽剥出,晒干后才能变成心里想要的东西,但内心却非常感恩油桐树的赐给。

站在桐树下,仰望那一树树白中渗紫的花朵,红红白白的花瓣,仿佛看仙女撒下的花朵,飘落着自然的寂寞和快乐,漫溢着岁月和日子的变迁和演化。一阵阵风吹来,花飞舞飘落,一阵阵雨走过,桐子花没有迟疑。一片片飘着希望和向往,一树树撒落春光和舞曲。在眼前是一道道花帘。穿过世俗的帷幕,给予人们欢乐和喜悦。

桐柏春天的美景(桐花簇簇惹人怜)(6)

油桐花是故乡弹奏出多彩的乐曲,曲曲醉人。油桐花描绘出新农村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幅幅儒雅。醉影半坡徜徉,乡愁萦绕。游子的记忆里又增添了多少甜美的憧憬,又蹒跚了多少诗意与华章。我爱家乡的山水,我爱乱石林的油桐树,我爱家乡昔日的油桐花!!

作者简介:曾长江,网名,长江居士,重庆丰都三合街道人。退休教师,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四十年。丰都诗联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各类报刊杂志,其中散文巜美丽神奇的锣山》,《鹿鸣岩村的美丽传说》,《盐马古道驿站.两汇口》,《桃园铺子轶事》辞赋《丰都八景赋》,巜锣山八景赋》等文章,宏扬了本土文化。深受广大市民喜爱。

2022年阳春写于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