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很多人分不清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在无数的测试题中流连忘返,最终还是难以界定自己的性格特征。

在心理学上,性格的倾向性是用于划分内向和外向的界尺。

英国心理学家埃森克根据多方面的研究,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其中就提到了内向和外向的维度。

内向(introversion),指的就是个体沉默寡言,感情不外露的性格,他们倾向于内部世界,例如自己的内心世界、周围小环境等。

外向(extrovert),就是指个体更热衷于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情,个性活泼开朗,倾向于外部世界。

太内向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吗(心理学胆怯害羞)(1)

有些人感觉自己的性格属于外倾型,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内向者的表现,比如在陌生人面前就紧张得手足无措,不敢当众发言,在社交中总是很容易胆怯,甚至逃避与他人的交往。

这个时候,你就别再误会自己的性格倾向了,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另外一件事上——你很有可能患有心理疾病。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

又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常见于青少年或者成年人早期。主要表现为在社交、人际交往中过分担心,存在紧张、害怕的情绪。

部分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会在一些公共场合存在“赤脸恐惧”的状况,也就是很容易脸红。与此同时,他们也不敢与他人对视,时常对社会交往存在焦虑和抗拒心理。

太内向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吗(心理学胆怯害羞)(2)

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解释了恐惧症的发生机制,他们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

根据美国心理障碍疾病数据显示,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仅次于抑郁症和酗酒,名列第三名。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攀升。

患有轻微社交恐惧症的人群,会在陌生人面前过度紧张,认为自己是人群中心,事事都束手束脚,可能还会存在呼吸急促、口干舌燥、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的情况。

而患有严重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会手脚冰凉,进入惊恐状态,甚至会当众晕厥。

社交恐惧带来的后果不言而喻,正常生活和工作都已经成为了很大的问题。

太内向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吗(心理学胆怯害羞)(3)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1. 在别人面前会害羞或者害怕,而不好意思跟他人说话,甚至拒绝交流

2. 总是担心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害怕他人的注视

3. 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是否愚钝的评价

如果存在以上至少两种情况,那你可能已经患有社交恐惧症了。

在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逃避和放任自己这样下去,而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应对了。

行为疗法

也就是用个人行为举措来对抗病症,例如采取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等,适当的将自己放在那些容易让自己产生焦虑的人际交往环境中,从而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反应的条件性联系,以此对抗回避反应。

初次尝试并不需要把自己放置在一个完全陌生、人群众多的环境中,那样无疑会加重自己的病症。可以选择进行阶段性的尝试,逐步突破。

太内向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吗(心理学胆怯害羞)(4)

首先,放松自己的心态,试着在一个小团体里静坐一段时间,哪怕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把自己放在那样的环境中就可以了。

在熟悉了环境之后,就可以试着参与讨论,如果发表意见会让你感到极度不安,那就先试着对他人的话进行简单回应。

直到彻底放松后,就可以试着正常交流和表达了,从而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

当熟悉了这一个小团体之后,就可以尝试将自己暴露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症现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常见的病症。根据心理学会数据显示,我国的社交恐惧症呈现低龄化和扩散化发展态势。

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这样的疾病。

太内向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吗(心理学胆怯害羞)(5)

学业和工作的压力使得现在的年轻人难以走出家门,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其中,“肥宅”患上社交恐惧症的概率更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与人接触交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尤其需要关注现在孩子的成长生活环境,多关心孩子,为孩子营造一定的社交环境。为他们不因社交感到焦虑和恐惧而努力。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ersonality psychology》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