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边的芦田渔村一跃成为当时两淮盐务重地,鼎盛时期,盐税收入曾达全国盐税总数六成以上,这就是位于仪征市区东南部、南依长江的十二圩,当年有“盐都”“小上海”之称。一条千米左右老街,登记注册商号有近500家,兴建了近代较早的照相馆、电报局等,作为一个镇,在当时世界地图上还有标位。

江南百景图奇怪的宝藏在哪(仪征十二圩当年为何被誉为)(1)

十二圩名字从而何来?据《盐都纪盛》(十二圩文史专家沈捷著)记载,明末清初,此处经江流冲刷淤沙沉积而逐步形成。到了清康熙年间,地方官府为开垦江边,允诺三年免除田赋课税。沿淮河一带及里下河地区正遭受水灾,大批难民纷至沓来,共计筑圩十四个。这里当年就处在第十二圩坝地段,由此得名。

十二圩为什么后来成为“盐都”呢?

“仪征由于处于运河入长江的关键位置,所以自唐宋以来,都是漕盐转运的重要枢纽地,历代朝廷都在仪征设置专司漕盐的衙门和官吏。”扬州市文史馆特聘研究员巫晨告诉记者,“明清两代两淮巡盐御史衙署设在仪征天池,而十二圩真正成名是在晚清同治年间。”

1865年,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为恢复经济、方便盐运,两江总督曾国藩准备将淮盐总栈由泰兴口岸迁回仪征。淮盐总栈是盐业运输的重要枢纽,管理淮南、淮北盐斤的集散和销售。

由于十多年的战乱,仪征县城满目疮痍,原来用于停泊、掣验盐船的天池和运盐河出江口都已经淤塞,于是将淮盐总栈改设到瓜洲六濠口。但1870年,瓜洲发生坍江,两淮都转盐运使方浚颐建议将总栈移到仪征,但不是原来的天池,而是天池以东十多里的十二圩。方浚颐列举了仪征十二圩的优势:“江船椗泊风浪不惊,江岸保障,全圩地踞高阜,土埂炼实,无淹漫之患……”

据《盐都纪盛》记载,曾国藩沿江视察,见十二圩“夹江之中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十多里范围均有锚位,可停泊大批船只”。李长傅《江苏省地志》记载,淮盐总栈的搬迁工作早在1870年就开始了,曾国藩亲笔题写了“东南利浦”四个大字。1873年二月初十,十二圩总栈及周边河道疏浚工程开工,同年十月,新盐栈建成,改名为“仪征淮盐总栈”。到了光绪中期,两江总督刘坤一来视察,更名为“十二圩两淮盐务总栈”,清末民初又更名为“两淮盐务扬子总栈”。

巫晨介绍,盐税收入是古代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仅次于田赋。清末盐税每年约4500万两,占预算总收入的14.9%。当时全国九大盐区,仅淮盐经十二圩运销各省之数,占全国产盐量30%以上,而盐税收入则占全国盐税总数60%以上。十二圩港每年的盐运量当在12万—15万吨,正常停泊在十二圩江面的盐船达2000多艘,直接从事盐运的船工水手有三四万人。

十二圩淮盐总栈在各行各业均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盛况,兴建了客运江轮码头、照相馆、电报局、邮政代办所、电灯厂等新式工商服务业机构,还努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如设立官医局、红十字会、义渡(救生),兴办“两淮盐务扬子完全小学”等七所小学和几所扫盲普及成人教育的“平民学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兴办了“两淮盐务扬子初级中学”,延请名师,江上青同志亦曾在此任教。

上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出版的世界地图上,十二圩与许多大城市一样赫然在目,其时繁华程度,堪称浓缩版“小上海”,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以食盐储存中转而迅速崛起的“盐都”。当时有句俗语“船到十二圩嫌小”,是因为那些自以为很大的外地船只,到了十二圩,才知道天外有天,自己的船还是比别人的小了一点。

江南百景图奇怪的宝藏在哪(仪征十二圩当年为何被誉为)(2)

十二圩淮盐总栈挂有一副对联,巫晨讲述了背后有趣的故事。1902年,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期间,奏派蒯光典担任淮盐总栈总办。因为曾国藩曾经在瓜洲盐栈题写过对联,张之洞也要效仿一下。他选个上联:“积雪中春,飞霜暑路”,这是个集句联,取南齐张融《海赋》中的一句,描绘煮海成盐场景。张之洞令蒯光典、黄绍箕(张之洞侄女婿、光绪六年进士)对下联。蒯光典找出东晋郭璞《江赋》之“总括汉泗,兼包淮湘”一句做下联,这是赞美长江包容并蓄、气势磅礴。张不满意,自己找了句更合适的下联:“洗兵海岛,刷马江洲”。这是西晋左思《魏都赋》中描写曹操讨灭群雄、威震寰宇的句子。

江南百景图奇怪的宝藏在哪(仪征十二圩当年为何被誉为)(3)

在仪征博物馆,藏有从十二圩两淮盐务总栈旧址收集来的“砝部石砣”,石陀上刻有“砝部”“校准”“光绪戊申年春造”等字,这是官砝,是总栈衙门用于校准的衡器。而位于十二圩的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则搜集和陈列了更多的盐运文物,是十二圩盐运繁盛的历史见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