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能力 宋朝女诗人李清照(1)

宋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最伟大的瑰宝之一。

而提起宋代的词人,我们不得不提及的肯定有一位女词人,她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山东济南人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既然是承受着如此高赞誉的人,而且还是个女人,人们似乎都会对她有着超乎常人的要求。

可是在词人的身份外,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或者说女人其实也是个普通的人。

向来掌握话语权的男性总是会用极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一个女人,而对于男人却会放宽要求。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能力 宋朝女诗人李清照(2)

譬如柳永流连花街柳巷仍被评风流才子,李清照向自己的合法丈夫求欢却被批荒淫。

对一个女子用超乎常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这件事即使不放在李清照身上,也是不应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的少女时光是在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女人的轻松愉悦中度过的。

她出生于山东李家,书香门第,在书墨笔香中长大,从小就接受着良好的文化教育,正是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一个人生长的文化环境对他的整体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书香门第的孩子不但一般会精通诗书,更具有的是在学习中养成的思考的习惯。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能力 宋朝女诗人李清照(3)

他们常常会思考这个时代的利弊,我从何来?要往何去?这种思考的习惯会给他们敢于反叛的能力和勇气。

李清照就是这样,她经常饮酒,喜爱赌博,常常晚渡江边,从不顾忌所谓女儿家姿态。

那首“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她渡船晚归家的写照,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她的这种精神也体现在她的爱情观中,她不顾忌封建礼教的束缚,她同样也不会臣服于包办婚姻的束缚。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能力 宋朝女诗人李清照(4)

她追求的是自由的恋爱,她主动地追求爱情,这样的观念在当时已经领先很多人。

李清照在少女时期遇到了她的爱情。

17岁的李清照遇到了20岁的赵明诚,在他们互相最好的年华里,“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他们偶然相遇,然后相爱,然后成亲,在这个冰冷的社会里他们的到了难得的爱情。

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李清照的诗词反映了她人生的阶段,她早期的作品就十分的轻松愉悦,反映了她生活的顺利。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能力 宋朝女诗人李清照(5)

李清照同赵明诚结合后,他们两人生活节俭,感情深刻,且爱好相同,二人的婚后生活可谓是举案齐眉。

他们都喜爱收集研究金石文物,常常节约钱财,一起去市场上购买金石文物,再带回家一起研究,后来李清照做了《金石录》记录了这段时光。

他们两个人还都沉醉于典籍研究,赵家的藏书远远不够他们的需求,他们常常趁拜访亲友之时借经典藏书一阅,也会想方设法来借朝廷馆阁收藏的珍贵书籍。

除了书籍,他们对字画也是如醉如痴,据说有次甚至为了一幅画而脱衣市易。

这些故事,足以表明,这对夫妻过的是情投意合,志趣相投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却充满了乐趣。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能力 宋朝女诗人李清照(6)

李清照曾写下一首《丑奴儿》来描绘他们夫妻的生活风雅。

第一句“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写的是夫妇二人在家,而窗外傍晚忽然风雨大作,将夏日的闷热暑气洗得干干净净,让人的心里也舒畅起来。

第二句“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意思是李清照先轻奏乐器,看窗外菱花开得正好,却起身面窗,对镜梳妆起来。在夏日傍晚,美人奏乐,再梳妆的场景实在是赏心悦目。

第三句“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意思是她身着轻薄纱衣,走动时冰肌玉肤若隐若现,雪白的皮肤细腻还透着一股微香。

第四句“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即她走过去笑吟吟地对她丈夫说:今天晚上的竹席可凉快了。此处檀郎本是古代潘安的小字,而潘安是著名的美男子,用在此处乃是夫妻之间的爱称。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能力 宋朝女诗人李清照(7)

短短四句写出了她着薄纱,淡扫蛾眉,轻点朱唇后,巧笑倩兮地邀她夫君共枕的场景。整个场面含蓄又充满思虑空间,让人浮想联翩。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本来是一首含蓄蕴藉的茶余小诗,本来是李清照兴之所起想描绘一下自己的私人生活,本来只是一件每家每户没对夫妻都可能会出现的场景。

可是这首诗到了有些人嘴里就变了味。

古往今来众多所谓的文人雅客都对这首诗所不齿,他们一致认为它露骨风骚,还甚至认为李清照Y荡不堪。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能力 宋朝女诗人李清照(8)

譬如宋代文学家王灼就公开表示他认为此词“荒Y之语,肆意落笔”,说他从没见过哪个有头有脸的妇女敢在纸上肆无忌惮写这些荒Y之语的,言语内外将李清照批判的一无是处。

他们似乎觉得得到了世人承认的大词人李清照是不应该写出这样的词的,似乎李清照必须只能写国家大事,国仇家恨才可以。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

李清照若是能有机会同他当面讨论,定不会同意他的说法。要知道,她既是诗人,同样也是一名女人。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能力 宋朝女诗人李清照(9)

她是一个在古代十分自由的女人,她的精神早已冲破一部分封建礼教,在爱情,在夫妻的方面,她从不会羞于承认自己的爱与欲望。

夫妻之情本就是极为平常的事,她不过是有才华能力将这些小事通过词句的形式记录出来而已,却被这些人讲为无耻,实在是不可理喻。

人非草木,三纲五常想要塑造的是忠君爱国的机器人,不是人类,尤其是对女人。

可是这是不应该的,道德标准不应该超过人之常情的范围,李清照固然是个著名的词人,可是她已经有了可以登所谓“大雅之堂”得作品,她熟读诗书,晓通古今,文化艺术成就已然超过了大多数男人。

她作这首词只是想表明她的生活还存在着轻松愉悦的夫妻生活,或者说她只是想记录自己的生活而已,实在是没必要被上纲上线。

李清照此生并不顺畅,她从北朝到南朝,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离散,未亡人之苦痛。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能力 宋朝女诗人李清照(10)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后期的作品大多是表达她失落外地,亲人离散的苦痛。

国运不济,实属无奈,可是她的心,虽伤痕累累,但至死仍是那个“倚门回首”的小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