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28岁丑女 聊斋志异侠女一(1)

1原文

顾生,金陵人,博于材艺,而家綦贫。又以母老不忍离膝下。惟日为人书画,受贽以自给。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顾生,一个姓顾的书生。在过去,读书人是受人尊敬的,就是因为过去读书识字的人不多。

就像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称为天之骄子,那时候一个村儿出个大学生,那是值得骄傲的事,不像现在,每年多少万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

金陵人,住在今天的南京。过去很多名字,到现在都改名字了。以至于现在出了首歌,最后一句就是:吾乃石家庄赵子龙。

顾生学问挺好,可家里太穷了。原文写綦贫,就是太穷了。看来这是穷到一定份上了。看来光是有身份也不行,也难怪古人在无奈的时候,说出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穷得吃不上饭,科技再是第一生产力也没用了。

顾生又因为家里的妈上了岁数了,没法离开。看来顾生住的地方不是市中心。过去讲父母在,不远游。顾生这家里穷,可因为老娘上了年纪,没办法出去打工。

可见顾生生活的地方,经济不是特别发达。就像现在的农民工一样,家里种地挣钱少,都出门去打工了。

顾生没办法,自己就在家里,靠着给人写写画画的,挣点钱养活老娘。估计这个生活质量就不会太好了,可也过得下去。

娘俩个能吃得上饭,可没有多余的钱。以至于顾生到了二十五岁,还没结婚。过去清朝,不讲究晚婚。按现在说,二十五岁不是事,还年轻呢。可过去不行,男人十五六就结婚了。

2原文

对户旧有空第,一老妪及少女税居其中,以其家无男子,故未问其谁何。一日偶自外入,见女郎自母房中出,年约十八九,秀曼都雅,世罕其匹,见生不甚避,而意凛如也。

顾生家对面,有一间空房子,有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姑娘,租住在那个房子里,那家里也没个男人,虽然是住着邻居,也没去问问她们叫什么。

过去有句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过去住平房的时候,邻居这个关系是走得很近的。互相都有个照顾。不像现在,都住楼房,一关上门,都不知道对门里有没有人住。

顾生这边每天出来进去的,也好奇,对门住的到底是什么人。这天顾生从外面回来,看从自己家屋里出来个姑娘,年龄大概十八九岁,长得还挺漂亮,挺有气质的。绝对的美人,而且是他长这么大,没见过的。

过去姑娘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受过点教育的家庭,大姑娘都不出门,出门也是坐车坐轿的。一般有气质的姑娘也见不着。

顾生看见个漂亮姑娘,就一愣,就站那了。这姑娘从屋里出来,也看见顾生,按说这姑娘得一低头,一走就完了。可这姑娘没有,看见顾生没低头,也不是刻意地躲避,很自然的就这么看着,迎着就过去了。可是一脸的不苟言笑,按现在说,这姑娘挺高冷。

聊斋志异28岁丑女 聊斋志异侠女一(2)

3原文

生入问母。母曰:“是对户女郎,就吾乞刀尺,适言其家亦止一母。此女不似贫家产。问其何为不字,则以母老为辞。明日当往拜其母,便风以意,倘所望不著,儿可代养其老。”

这边姑娘走了,顾生就进屋,问他妈:这么漂亮的姑娘,这是谁啊,?上咱家干嘛来了?

他妈说:这就是对门住的那个姑娘,上咱家来借刀尺,这就是做女红的工具。过去的女人不能出门工作,就在家里做点女红针织来消磨时光。

记得小时候,我妈在家里没事,还纳鞋底子呢。估计跟现在的孩子们说鞋样子,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过来借东西,肯定得聊几句闲白,乡下老太太呗,家长里短的,这也是她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无非也就是问姑娘家里几口人啊,这么大了怎么还不结婚啊,按现在说,就是搞没搞对象啊,我给你介绍一个啊。估计现在的姑娘,但凡到了年龄的都深受其害。

姑娘说家里就一个老娘,娘俩个生活度日。这姑娘这个气质,看着不像是生长在贫苦人家的。

这人身上带的气质,是真能带得出来的。从言谈话语间,能带出这个人的品味,生活环境等等很多信息。

这也就是按现在说,同样是面粉,做成馒头就五毛钱一个,做成精致的蛋糕,就好几十块一个的区别吧。

老太太问这姑娘,怎么还没结婚啊。过去女人结婚也是十五六,跟男人一样。过去没有规定多大结婚,都是到了日子就结了,有的甚至结得更早,不像现在,咱们国家规定了,男的22岁,女的20岁。

姑娘回答的理由是家里穷,而且还有个身体不好的老太太。所以没结婚。过去这个理由是成立的,因为一结婚,就去别人家生活了,当然也有倒插门的,少。

老太太跟顾生说,她今天也来了,明天我也去她们家去串个门,聊聊,也顺便透露出点想提亲的意思。看看那姑娘什么意思。

要是那姑娘要求不高呢,你也能替她养活她妈。这就是老太太自己想好事呢,自己家儿子搞不上对象,这是碰上了一个,不管买不买得起,先试试再说。万一成了呢,也去自己一块心病。

4原文

明日造其室,其母一聋媪耳。视其室并无隔宿粮,问所业则仰女十指。徐以同食之谋试之,媪意似纳,而转商其女;女默然,意殊不乐。

转天,顾母上对面串门来了。也不知道顾生这头天看见个这么漂亮有气质的高冷御姐,晚上睡没睡好觉。

到对门,敲门进来一看,屋里就一个聋老太太,再看那屋里,比自己家还穷。穷得不是一点,没有隔宿粮。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个情景是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现在的家里,再穷,也有粮食吃,出去捡几个饮料瓶子,也能换馒头吃。

跟聋老太太聊天,说点闲话,问她们平时怎么生活啊。这意思就是你们娘俩个平时吃什么啊。

老太太回答说:就靠着姑娘给人家做点手工活,这个比自己家的生活,就困难多了。因为女人不能抛头露面。

顾母跟聋老太太商量,我们家能不能娶你们家这姑娘啊,这样以后我儿子养活你们娘俩个。

这老太太一听这话,挺高兴。心里就乐意了,是啊,不用天天挨饿了。别管吃谁,有饭吃就行啊,而且自己跟姑娘都不用挨饿了。

聋老太太跟那个高冷的女儿商量这事,你看行不行啊。过去说这事,没有当事人坐那说的,不象现在,都是男女双方当事人坐在那聊。

聋老太太跟女儿一商量,姑娘不说话,这意思就是不同意啊。看着就不高兴的样子。

这个到现在还是这样,家大人给自己孩子找对象,都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先看对方经济条件怎么样。

什么工作,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子。然后觉得好了,就说合适不合适,好像不那么在意双方当事人的感受。

5原文

母乃归。详其状而疑之曰:“女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母子猜叹而罢。

顾母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就回家了。儿子还在家等着结果呢。老太太就跟儿子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去对门的情况。

这娘俩就在家分析,这个事情成功的概率大概有多大。顾母说:看那姑娘那样是不同意,她是不是嫌咱家穷啊。

可看她那样子,不说话,也不笑的,就是长得挺好看,挺高冷的,真是个奇怪的人。

娘俩个猜了半天,也没想出所以然来,也就这么放下了,是啊,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不能因为一个想不明白的事,就耽误别的事啊。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