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所在的地形板块,又被称之为印度次大陆,之所以加个“次”,是因为它比一般地理意义上的大陆要小一点。

印度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印度历史简略一)(1)

它的北边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南边是浩渺的印度洋,西边有着群山和沙漠,东边是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

理论上讲,这简直就是一块人间飞地,只要占据了这块地方,几乎不用担心外族入侵。

但历史上,这里却是遭遇入侵最严重的地方。雅利安人、波斯帝国、亚历山大、蒙古大军、帖木儿、巴布尔,都先后入侵印度。各种文明在这里交汇,造就了五花八门的印度文化。

那这些人都是从哪里入侵进来的呢?

在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也就是如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交界处,万山丛中有几条隐秘的通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叫做“开伯尔山口”,海拔1000米左右,宽度只有几百米,一年四季均可通行。

印度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印度历史简略一)(2)

印度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印度历史简略一)(3)

自古以来,印度所有大规模的入侵,都会经过这里,只要翻过了开伯尔山口,就可以像潮水般铺向整个印度次大陆。

这里历来也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英国人控制印度后,试图从这里北上进军阿富汗;某著名恐怖组织(搞了911的那个),当初就藏身在这附近的山中,和美国人打游击。

当外族入侵进来后,再往南走就会遇到印度中央的德干高原,往东往西又会遇到高止山脉,于是侵略的铁蹄就留在了印度的北方,印度的南方则较少受到的冲击,反而更多得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印度教文明。

印度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印度历史简略一)(4)

此外,印度三面环海,南印度历史上商品经济繁荣,是东西方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节点。西方的金银,东方的香料、丝绸和瓷器,都在这里进行中转。

在新航路开辟之前,西方对东方需求最大的是产自印度和东南亚的香料,比如孟加拉、马来半岛的胡椒,印度、斯里兰卡的肉桂。

这些香料之中,最贵的就是丁香和肉豆蔻。

香料这种东西对产地的要求极为苛刻,当时丁香只生长在印度尼西亚东边,摩鹿加的五个小岛上,摩鹿加再往南走,又有九个小岛生长着肉豆蔻。

这些香料要么产自印度,要么产自东南亚然后从印度转运,再搭上从中国来的瓷器和茶叶,印度是当时世界贸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公元前128年,张骞出使西域,他在那里神奇地发现了四川出产的东西。通过打听得知,这是当地人从印度交易过来的。

因此他大胆猜测,在西南地区有一条贸易通道,经四川、云南到达印度,并且上奏皇帝,建议打通这条通道。到了东汉时,政府在那里设置了永昌郡,来管理这条贸易商路,辖区伸入缅甸。

这条通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茶马古道一部分,从云贵川地区出发,穿越缅甸的深山老林,到达印度的东北角。当年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走的也是这条路。

印度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印度历史简略一)(5)

中国古代陆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

一条从新疆北部走,进入费尔干纳盆地,到达当时的商品交易中心——木鹿,如今的土库曼斯坦境内。

另一条从新疆南部走,经和田、喀什、塔什库尔干进入中亚,穿过阿富汗到达木鹿。

此外还有一条支路,从中国西南走,穿越云贵川的崇山峻岭,再穿越缅甸的深山密林,最后到达印度,再从印度北上,张骞出使西域之前,这条支路被频繁使用。

印度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印度历史简略一)(6)

前两条路后来之所以成为主流,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和西方的贸易量更大,而与东南亚、印度的贸易量较少;另一方面,佛教最初是从前两条路进入中国内地的,早期的僧人将自己的行程告诉了信徒,使前面两条路成为了常识。

印度的商人也顺着商路,将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带到了东南亚,塑造了东南亚的文明。

东南亚一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比如新加坡、越南、缅甸北部,一半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比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的西部和南部,因此,东南亚又有一个别名——印度支那。

最后,印度次大陆的地形里,还有一个岛——斯里兰卡,别看现在斯里兰卡跟次大陆隔着一汪海峡,其实在远古时期,它们之间有一条堤坝相连接,人们可以在上面直接通行。后边由于海水上涨,这条堤坝淹没了,只剩下一些散落的岛屿。

斯里兰卡对于印度次大陆而言,非常类似台湾和中国大陆,大小相近,位置相似,都是悬在海上的一颗明珠。

印度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印度历史简略一)(7)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讲述,国王罗摩的妻子被斯里兰卡的大魔王抢走,神猴哈奴曼用5天的时间,帮罗摩搭了一座通往斯里兰卡的桥,助他抢回自己的妻子,因此,印度和斯里兰卡之间的海峡,被印度人称之为罗摩桥,现在叫做亚当桥。

印度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印度历史简略一)(8)

印度大神罗摩,很好辨认,通身蓝色

另外,多说一句,这个神猴哈奴曼,后来还来到了中国,化身为《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印度有些地区猴子泛滥,在大街上走起路来,大摇大摆,旁若无人,甚至当街抢夺路人的物品。但印度人却对它们很宽容,听之任之,因为在印度人的心中,它们可能都是哈奴曼的猢子猢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