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你是在做什么呢?我重捧雨果的《悲惨世界》,想再重温一遍,那个活成世间一束光的人。再回首当下,但愿那活成世间一束光的人被更多的人看见,被更多的人感动,被更多的人尊敬;更多的人皆成为家中亦或社会中的一束光。

悲惨世界人生经典语录(活成世间一束光的人)(1)

主角是个贫穷的囚犯出身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所著的世界名著长篇小说;其塑造的人物形象近百人,约120万余字。

《悲惨世界》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冉阿让出狱后洗心革面,立志从善的一生。通过冉阿让一生遭遇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思想所构建的一个没有公平、没有怜悯、充满苛责、欺贫爱富的悲苦世界。

作者赋予冉阿让主角的光环,使他在跌宕起伏的悲惨人生中,虽被无数次地摧残蹂躏,却总能化险为夷,且保持着饱满的爱,走完人生的路程。

但我要讲的是一个更重要的人,没有他,就没有冉阿让。虽然他只是与冉阿让相遇一晚而已,但正是他改变了冉阿让的一生。他的生命一直活在冉阿让的生命中。他就是米里哀主教。

悲惨世界人生经典语录(活成世间一束光的人)(2)

改变一个人生命的是爱

冉阿让原本是个善良、正直、勤劳、单纯的青年,他的姐夫早逝,他就帮助姐姐一起抚养几个孩子。他每天卖力干活,却只能得薄资养家糊口。

有一天,他因没有钱买食物给孩子吃,就在面包店里偷了一条面包。当时的社会法律对穷人非常苛刻,冉阿让只因为砸碎一块玻璃,偷了一个面包,就被判五年徒刑。

在监狱里,冉阿让因为担心孩子和姐姐的悲惨处境,三次企图越狱,却都被抓回来,每次都被加刑。在监狱里19年的他,被这严苛的法律苦害了。他的内心充满许多的苦毒和怨恨。

作者写道:“冉阿让入狱时一边抽泣,一面颤抖,出狱时却麻木不仁;他进去时悲痛绝望,而出来时阴郁寡欢。”

出狱后,没有任何地方愿意接纳冉阿让,尽管他愿意付钱(在他服刑期间辛苦劳动所挣取又被监狱长私吞部分所剩下的),无论是餐馆、旅馆,还是有钱人家、流浪者的洞穴。

在走投无路之际,只有那米里哀主教乐意接待他,尊重他,看他如同自己的兄弟,与他一同吃饭,提供他床铺住宿。

天快亮时,冉阿让内心的罪性占了上风,偷了一套米里哀主教用来接待他的银餐具,跑走了。结果半路被巡警怀疑偷盗而抓获。

当巡警将他带到米里哀主教家问话时,米里哀主教却回身拿出接待客人吃饭的一对银烛台,说,“我送你的礼物还差这两样,你忘记带走了。”巡警一看,是送的,就走了。米里哀主教就对冉阿让说:“冉阿让,我的弟兄,您已经不再是恶人了,您现在是好人。我把您的灵魂赎回来,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把它救出来……”。

正因米里哀的爱心和宽恕,冉阿让的生命彻底发生了改变,他后来成为一个好市长,热心帮助人,宽恕一直敌对他的警察沙威……他的人生被爱所充满。

从人的眼光看这个米里哀先生,好像很软弱无能,其实爱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18年的监狱不仅没有把冉阿让改变好,反而把他变坏了,而传道仅仅一天就彻底改变了他,靠的就是爱,一种以善报恶、怜悯大众的大爱。

悲惨世界人生经典语录(活成世间一束光的人)(3)

行一时的爱心容易,一生行爱心艰难

要求一个利己主义者行一时的爱心善且不易,更何况一生?有谁能够一生吃苦,只为他人做嫁衣却不求回报?只有一种人,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一个具备奉献精神生命的人。

米里哀主教对冉阿让的爱心接待和接纳、引导,以爱重塑他的生命,不是出于偶然,乃是出于必然。因为米里哀主教生命的本质使然。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约64岁之时,米里哀才被任命为迪涅的主教。可算是大器晚成。书中讲到,米里哀上任后,首先在住的方面,他把属于主教阶层所配备的高级私宅让给医院使用,自己却搬到破旧且小的医院里。

其次,在资金预算方面,他将每年能从政府领到15000法郎的薪水里,留下1000法郎养活自己、家中俩个女人及接待各方教士等客人之外,其他支出列如下预算:

教士培养所补助 1500法郎

传教会补助 100法郎

迪迪耶山遣使会修士们补助 100法郎

巴黎外方传教会补助 200法郎

圣灵会补助 150法郎

圣地宗教团体补助 100法郎

各慈幼会补助 300法郎

阿尔勒慈幼会补助 50法郎

改善监狱费用 400法郎

囚犯抚慰及救济事业费 500法郎

赎免因债入狱的家长费 1000法郎

补助本教区学校贫寒教师津贴 2000法郎

捐助上阿尔卑斯省义仓 100法郎

迪涅、玛诺斯克、锡斯特龙等地妇女联合会贫寒女孩的义务教育费 1500法郎

穷人救济费 6000法郎

本人用费 1000法郎

总 计 15000法郎

他将这份清单定义为:“我的家庭开支分配”。

悲惨世界人生经典语录(活成世间一束光的人)(4)

过了一个季度之后,主教的佣人马格罗太太虽然极度俭朴,但仍然无法忍受地向他提出,“这样下去,我看有些不行了。”于是她建议:“主教大人连省里应该给的那项城区车马费和教区巡视的费用都要不回来。在从前的那几位主教任职期间,那两笔费用是有的。”

马格罗太太为维持家计的艰难而苦恼不已,米里哀主教回答:“对!您说得很对,马格罗太太。”但他所苦恼的却与马格罗太太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当主教提出申请,理由是:“主教先生的轿车、邮车和教务巡视补贴。”得到批准后。当晚,主教将一张预算单子给了他妹妹——负责总务方面统筹安排之人。

车马费及巡视补贴

补贴给住院病人肉汤 1500法郎

补贴给艾克斯慈幼会 250法郎

补贴给达吉仰慈幼会 250法郎

救济被抛弃的孩子 500法郎

救济孤儿 500法郎

总 计 3000法郎。

从这两份预算清单中,可以看到米里哀的金钱观和人生观。他对自己的需求只是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除了教会补助外),其余大部分的钱都用来帮补软弱病痛、贫穷弱势群体上。

米里哀本可以藉自己的身份所得来的薪水福利,使自己过着优渥、得体、人人称羡、受人追捧的生活;他却为了尽可能让更多的人脱离悲惨的生活而放弃自己本可以享受的条件。

悲惨世界人生经典语录(活成世间一束光的人)(5)

心中有大爱之人越多,社会越温暖

为什么被誉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在雨果的笔下,却成了“悲惨世界”?

因为利己主义者越多,社会就越没有温情,就越发有“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的残忍之事发生。

利己主义者越多,占据社会的主流,那行大爱之人就越发艰难,被视为愚蠢、无能,这是一种价值观紊乱的体现,却不断压榨着好人、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遥想我国古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又有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回望今人新年寄语:“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悲惨世界人生经典语录(活成世间一束光的人)(6)

深愿,社会更多传扬的是心中有大爱之人,你我看得更多的是心中有大爱之人。让我们更多地接受大爱之人精神的熏陶,力所能及地行一点爱心,再多一点,再多一点;那么,这个社会就必定更加温暖你我,照亮岁月,一路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