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她一丝不苟、倾注匠心,精雕细琢、精耕细作,甘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追求卓越,敢于创新,永不满足于现有水平,永不停滞于当前状态,向更高、更好、更精的方向努力,练就了炉火纯青之技,不断精益求精,不断自我超越,通过得心应手的技能,出神入化的技艺,创造出巧夺天工,赋有甘肃悠久而厚重历史符号,具有多彩而独特文化气息,蕴含新时代风情,她是中国手工编织协会理事,中国旅游协会妇女旅游委员会委员,甘肃陇原巧手总经纪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就是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世贤,家族三代都是妇联人,通过带动妇女手工编织脱贫致富,帮助妇女创新创业。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山山水水中孕育了一双双能剪纸、刺绣、编织、绘画、造纸的能工巧匠,她们是历史的记忆,文明的传承,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陇原巧手。邓世贤从小就喜欢做手工,也是受奶奶和妈妈做刺绣的熏陶,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后来又与陇原巧手结缘。她成立企业,授权运营陇原巧手产业,以“公司 经纪人 巧手”的经营模式,一年就培训农村妇女三千多人,带动巧手一千多人,巧手平均增收2000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邓世贤的带领下,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在日益发展壮大,承接了越来越多的订单,带动巧手脱贫致富的人数也是日益增多。

比技能拼手艺展农民工风采(陇原巧手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生活)(1)

比技能拼手艺展农民工风采(陇原巧手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生活)(2)

比技能拼手艺展农民工风采(陇原巧手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生活)(3)

她家族三代都是妇联人,贫困的现状、生活的艰辛,铸就了她刚强勇敢、百折不挠的性格

邓世贤,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人,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生企业导师、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行业导师、甘肃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邓世贤出生在农村,少年时因意外事故,让她昏迷等来病危通知,到凭借坚强的意志竟奇迹般地苏醒过来,这是第一次死神打交道,同时失去了父亲;第二次是在她的孩子两岁的时候,因为大出血住进了医院,差点不了手术台,万幸保住了性命;第三次是在从事鞋子贸易期间,在一次置货返程的途中,因大巴车突然起火,其随身财物全部烧毁,黑暗中赤脚逃生。贫困、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到了她母亲身上,仅靠着十亩土地的收入,母亲坚强地把她和弟弟抚养成人。这一切都让她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妇女的贫困、生活的艰辛,铸就了她刚强勇敢、百折不挠的性格。

邓世贤的家族三代都是妇联人,奶奶张秀兰担任村妇救会主席15年,姑妈邓翠英担任村妇代会主任25年,姐姐邓世馨担任村妇联主席第11年,邓世贤作为一个年青年企业家助力妇联工作近8年。

邓世贤的奶奶当时称村妇救会主席,负责管理大家的伙食,晚上磨面粉,白天干完农活就去做饭。

邓世贤的姑妈是从1971年开始妇联工作的,她那时候称村妇代会主任,姑妈说她那时候主要负责带领大家平田整地和计划生育。

邓世贤的姐姐是从2011年村民选举为村妇联主席的,姐姐说她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主要做计划生育,后来参与脱贫攻坚,帮助村里27户村民脱贫。

比技能拼手艺展农民工风采(陇原巧手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生活)(4)

比技能拼手艺展农民工风采(陇原巧手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生活)(5)

比技能拼手艺展农民工风采(陇原巧手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生活)(6)

用智慧创新传承,让传承引领时尚,各种创意独特、构思奇巧、色彩绚丽的手工艺品,让劳动展现美丽

2016年,邓世贤创立了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以企业 经纪人 巧手的运营模式,“用智慧创新传承,让传承引领时尚”为核心理念,传承民族文化,帮助农村贫困妇女增加收入,连续多年获得甘肃省妇女创业之星。

2015年,甘肃省政府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培训10万陇原巧手,切实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妇联推动、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通过省上相关部门8年的指导下发展,以企业 经纪人 巧手的运营模式,推选出总经纪人1名,培育了分布在全省各地巧手分经纪人280位,帮助22万妇女通过手工编织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共有产品15大类,1000多种。并且对非遗手工艺品做了商业分类:按照馆藏收藏类,大师作品、私人定制类,个性化定制、可复制商品类,量产商品。不管是手艺人还是产品都可以对应投放市场。

邓世贤常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人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和不耻下问的态度,邓世贤从编织技巧开始,首先向同乡手工艺人学习;其次到庆阳市去学习,然后到中国纺织业发源地苏州、杭州去学习,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邓世贤去过24个,专门到手工艺做的好的地方学习,最终她以精湛的编织技艺而享誉业界。

2015年,邓世贤代表甘肃省参加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她看到其他省份在做手工艺方面都有统一的品牌、统一的 Logo,而甘肃省在此方面都是手工艺人的单打独斗,没有形成系列化产品,对比之下,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为此,邓世贤产生了要把甘肃的手工艺进行整合发展的想法。回来她就写了一份项目计划书,当时她只是一个县级经纪人,当时金塔县妇联仲雪花主席给了她很大鼓励,告诉她想到了就大胆去做。不久,她向甘肃省妇联递交了一份项目报告,其核心内容是:建议将剪纸、刺 绣、编织、绘画等技艺进行整合,形成系列化产业;采取公司 经纪人 巧手的运作模式,打造传统手工艺品牌,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手工艺产业集群。此报告得到了甘肃省妇联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任命邓世贤为陇原巧手产业总经纪人,运营陇原巧手产业。

在邓世贤的心目中,农村妇女们有一双勤劳的手,她们愿意去做,但是缺乏市场,缺乏平台,缺乏统一的引导和统一的规划。而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是为农村妇女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公司以“用智慧创新传承,让传承引领时尚”为核心理念,发展多元化巧手文化,兴建多功能扶贫车间,专注于助力农村妇女脱贫,力争将全省巧手事业做强做大,生产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好产品,让传统文化助力更多妇女脱贫致富。

一针一线、一钩一绣,凝结着陇原妇女最原始淳朴的艺术情结,也是她们追求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精神寄托

邓世贤搭建线上线下平台,通过订单式培训把农村心灵手巧的妇女们组织起来,让她们从眼前走出脱贫致富之路。邓世贤说,“农村妇女可以直接在家里制作香包、刺绣,由我们的经纪人把材料交给她们,妇女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就可以赚到钱,还可以兼顾到家里的老人,解决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甘谷县陇原巧手巾帼扶贫车间,位于甘谷县大石镇大石村,车间主要经营编织产品生产与销售,手工艺品加工为主要经营项目,采取“政府+企业+经济人+贫困户”的形式。由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经纪人负责,贫困户参与的一种居家式就业方式,把工厂办到家门口,把产品的加工融入到当地农户家中,让贫困户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在自己的田间,炕头就能致富。居家灵活式就业做到了照顾家庭,作务农活,上班挣钱,三不耽误,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脱贫模式。

比技能拼手艺展农民工风采(陇原巧手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生活)(7)

比技能拼手艺展农民工风采(陇原巧手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生活)(8)

比技能拼手艺展农民工风采(陇原巧手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生活)(9)

巧手们以博大精深的甘肃文化为底蕴,非遗上列车,产品上网络,琳琅满目的陇原巧手工艺品从陇原走向世界

自创立公司近7年以来,在邓世贤的带领下,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重产品实用性,不断进行创新,大力发展网络商城,强化省妇联平台宣传,积极参加各种展销会、博览会、经贸洽谈会,承接了大量的订单,公司业务获得了蓬勃发展。

巧手们以博大精深的甘肃文化为底蕴,结合当下流行的乡村旅游,开发了一大批经济实用的旅游手工艺产品,极大地拓展了市场。2018年,邓世贤跟随省上商务考察团赴新加坡,与当地的旅游产品行业进行了对接,并达成合作,新加坡国花是玉兰花,陇原巧手设计制作玉兰花刺绣手链,新加坡旅行社订购销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一步推广,建立集展示、销售为一体的陇原巧手馆,将陇原巧手业务向国外拓展。

2016 年,邓世贤与天津工业大学达成校企合作,建立陇原巧手的研发和培训基地,每年向有关学校定向输送一批陇原巧手学习深造,提高巧手们的技能水平。2017年,陇原巧手项目实现了“非遗上列车,环西部火车游”,取得了明显效果。4月,陇原巧手产品文化展馆在北京王府井成功挂牌,7月,在兰洽会上,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万华实业集团和兰雅集团共同签订600万元的合同。9月,在敦煌文博会,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海南天涯海角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开通南北巧手商贸路线,资源共享文化互通。

2018 年,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台湾客商签订了2652万拉菲草帽编织订单,订单分配到全省十几个贫困县,带动贫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9月在敦煌文博会女性发展论坛,邓世贤作为陇原巧手代表发表了“织就丝路新锦绣”的主旨演讲。随后与山东紫晨工艺品有限公司签订了800万玉米皮编织加工订单,为更多贫困妇女带来实质性收益。

2019年,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义务商贸公司合作,签订了500万老虎钩织订单,全部出口,订单由武威、定西、兰州、平凉的巧手共同完成。2月,邓世贤与兰州可口可乐公司、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卫视合作开启“陇原巧手·在乎妈妈的力量”项目,帮助更多妇女脱贫致富。7月,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全省建立了6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包含19个非遗项目,带动脱贫户1213人,月增收500-1500元。9月,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甘肃省文旅厅和马蜂窝旅游网共同打造的“一般如意走丝路”项目开工,如意包所有绣片全部由陇原巧手加工完成。11月,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兰州文理学院共同建设的“甘肃旅游商品研发推广中心”挂牌成立,学院负责研发设计,巧手负责加工生产,然后推广到旅游市场。

2020年,疫情期间,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筹划组织了第一批手工艺直播课堂,期间,单人快手粉丝最多增至4.1万,抖音3.6万,好评如潮。4月,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丝路非遗»栏目合作,对陇原巧手设计的非遗项目短视频在电视台播放宣传。8月,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的毛线钩织饰品系列订单,分发给各地经纪人,经纪人组织当地农村妇女及残疾人加入到生产中。9月,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河北时装周秀场走秀,对接搭建陇原巧手产品在石家庄和雄安新区展销的相关事宜。10月,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甘肃省文旅厅关于对2020年度重点工作“十大亮点”工作评选中荣获“文旅企业复工复产突出贡献奖”。12月,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深圳联合国内几家优秀非遗企业,共同打造营销推广平台,帮助更多非遗就业工坊的手艺人走出去,让甘肃非遗产品畅销全国。

2021年元月,陇原巧手助力甘肃榆中县浪街村乡村振兴,举办订单培训班,3月12日举办5S(甘肃、贵州、四川、重庆、宁夏)联盟网络晒货会,宣传推广巧手产品。3月22日陇原巧手代表参加省文旅厅在恩施、杭州、南京举办的文化旅游推介会,陇原巧手产品备受欢迎,5月4日在临洮县双联村陇原巧手乡村振兴服务站开展五一系列活动,看皮影戏、赏非遗表演、体验非遗剪纸等等,游客络绎不绝积极参与。5月16日,陇原巧手参加省残联举办的助残活动,陇原巧手帮助800多位残疾人就业,6月1日,“一带一路妇女手工成果展”在银川举办,陇原巧手带着丰富多彩的产品参加并达成订购9月25日陇原巧手在三友村开展假睫毛培训。11月,在全省疫情期间,各地陇原巧手奔赴一线做志愿者,送防疫香包、网络授课、直播带货,用独特的方式抗击疫情。

2022年2月16日,甘肃省妇联2022年“陇原巧手新春集市”火热开集,为虎年元宵节增色添彩陇原妇女指尖上的技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衍生出一件件独具匠心的作品,兼备了文化传承、实用美观、舒适环保、艺术创新等特点,使人人眷恋的乡土气息成为新时代的小康文化,充分体现了广大陇原妇女的勤劳聪慧,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懈追求,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6月,陇原巧手组织了200多名巧手完成毕业季师生礼物钩织花束订单,让美丽永恒祝福常在。6月陇原巧手在兰州举办的市残疾人钩织订单培训班开班,培训结束后大家领取订单,居家就业。7月8日,兰州发现疫情,大家开始居家配合防疫工作,通过6月的培训大家有了一技之长,在经纪人李红新的带领下,防疫就业两不误。刚开始,高春玲因为疫情防控不能出来,李红新在家人的帮助下坐着轮椅把订单材料送过去,她的努力感动了很多人,以她为榜样!疫情过后他们就把纯手工钩织的美丽花朵邮寄给客户。

陇原巧手乡村振兴服务站,成为带动产业兴旺的有力措施、生态宜居的创新举动、乡风文明的重要体现、有效治理的理想途径、生活富裕的有效平台。放眼未来,陇原巧手助力乡村振兴正当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增收,拓宽增收渠道,拉动国内消费,发展旅游产业,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等。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建立的陇原巧手乡村振兴服务站,以品牌引领、产业融合、全民共享、企业经营的发展战略,政府主导,企业推进的发展方式,目的在于带动更多的人居家增收致富。邓世贤说:她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感谢妇联这么多年对她的培育,她想创新经营模式,让陇原巧手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陇原巧手8年的产业化脱贫已经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都有巧手经纪人和巧手团队,陇原巧手乡村振兴服务站的建设,成为带动产业兴旺的有力措施、生态宜居的创新举动、乡风文明的重要体现、有效治理的理想途径、生活富裕的有效平台。(记者 朱学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