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从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足以改变人生的大事尤其在我国封建时代,科举制度更是寒门子弟跨越阶级的唯一机会,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十年来的高考状元现状?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十年来的高考状元现状(18年高考状元黄亦陈)

十年来的高考状元现状

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从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足以改变人生的大事。尤其在我国封建时代,科举制度更是寒门子弟跨越阶级的唯一机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苦读,换来一朝金榜题名的满门荣耀,端的是意气风发,前途无量。到了现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现代版的寒门学子,通过高考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黄亦陈

多才多艺:黄家有女初长成

黄亦陈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她的名字来取自父母的姓名,父亲黄先生和母亲陈女士都是本地人,在当地一所学校当老师,黄亦陈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与大多数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不一样,黄父黄母并不看重女儿的学习成绩,也不过多干涉她的生活,并理解支持她的各项爱好。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女儿的教育不上心。

有道是“教子须是有身率先。”意思就是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所以黄亦陈的父母尤为注重自身的行为和家庭氛围的建设。

夫妻俩都是老师,学识渊博,思想开放,和黄亦陈平等交流,从不会因为自己是父母就让孩子言听计从。而且,他们还保持了爱看书的习惯,有时候起了兴致,还会随手写几首打油诗,让家庭生活变得丰富又有趣味。

黄亦陈

这种温馨有趣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对黄亦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黄亦陈也喜欢上了看书。甚至还有着优异的学习成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而且,黄亦陈这个学霸,并不是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相反,她很热爱生活。作为一个颜控“00后”,黄亦陈很喜欢追剧,但是颜值不高的剧她不看,她喜欢男女主长得好看的。她还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她是胡歌的小迷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追剧这种必要的生活娱乐之外,黄亦陈还培养了自己对中国文学和中国古典艺术的浓厚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

书法、国画、民乐演奏、篆刻这些传统文化色彩浓厚的学习项目,都是黄亦陈的心头好。

也许在有的父母看来,这些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表现。但黄先生和陈女士却十分理解支持女儿的兴趣,他们认为,这些兴趣爱好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开阔孩子的视野。

事实证明,黄先生和陈女士的想法是正确的。

黄亦陈学习书法,在书法中修身养性,养成了淡泊如水的性格。她的书法苍劲有力,铁画银钩之下,能看见书写之人胸中的万千沟壑;

黄亦陈演奏民乐,在音乐中放松自己。学生的课业往往是繁重的,升学的压力压在每一个人的头上,黄亦陈在音乐中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劳逸结合,对待学习乐观而豁达;

黄亦陈还对猜灯谜爱得深沉。她在四年级的时候就跟着福建省“晋江灯谜”的非遗继承人代表伍耿怀老师学习灯谜,灯谜这个爱好也对她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黄亦陈和父母

为了提高猜灯谜的能力,黄亦陈阅读了大量书籍,极大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成为了一个猜灯谜高手。

2016年,黄亦陈上高一时,她和其他两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谜语大会》。

面对数万的观众,黄亦陈丝毫不怯场。她不骄不躁,沉着冷静,展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最终联手两位队友夺得了全国冠军,黄亦陈的“才女”名号渐显,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当时的黄亦陈,并没有沉迷于这些赞誉和名利。比赛结束后,她就远离了纷扰,继续安静地做一个乖学生。

高二的时候,黄亦陈面临文理分班的选择。理科成绩和文科成绩好得不相上下的黄亦陈,最终还是遵从于自己对文史的热爱,选择了文科。她从小就对经史子集感兴趣。而且在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不敢宣之于口的秘密:她想考北大中文系。

黄亦陈

文化底蕴深厚的北大,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百年名校,也是万千学子心中的圣殿。黄亦陈一方面担心自己考不上,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对北大的滤镜太厚,担心北大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好。

直到黄亦陈高三时,她受学长学姐的邀请去参观北大。只见偌大的校园里,庄严典雅的仿古建筑流淌着古色古香的气息,未名湖畔三三两两的学子捧着书本如痴如醉。这里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文化气场,这里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灵脉。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黄亦陈陶醉不已。

如果说之前的北大,只是她为自己构造的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那么如今的北大,就是与她精神相契合的灵魂之友。

那个想要上北大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黄亦陈

敏而好学:书山有路勤为径

高三,课业繁重,升学的压力随之而来。彼时的黄亦陈,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各科均有不足,总成绩也游离于北大录取分数线的边缘---这可不太妙。

黄亦陈明白,要想顺利进入北大,就得变得更加优秀。下定了决心的黄亦陈干劲满满。

为了更好地备战高考,黄亦陈忍痛放弃了诸多爱好。课外书没时间看了,书法放下了,剧也不追了,只留下了每天一条灯谜,来作为对自己的放松和锻炼。接下来的黄亦陈,在学习上加足了马力。

每天,她都是背着厚重的书包,第一个进入教室学习的学生。她知道自己的数学成绩不太理想,于是每天都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独自复习数学,还专门制作了一个数学错题集,查漏补缺,对未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学习。

高考学子

在英语学习上,黄亦陈并没有特意去上英语补习培训班,而是采取了把英语融入生活的做法。她的手机都是英文模式,平时在家看电影她也会调成英文版,给自己营造一种学习的语境和氛围。

更难能可贵的是,黄亦陈不仅自己学习,还会辅导同学。身为学习委员,黄亦陈一直乐于帮助同学。经常会有同学针对解不出的难题向她请教。黄亦陈没有丝毫不耐,每一次都认真耐心地解答。

就这样,在黄亦陈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坚持中,高三马上就走到了尾声。高考的临近,让很多考生都十分紧张。

这场考试太重要了,很多同学都是一直处于焦虑之中,只能每日不分昼夜、通宵达旦地埋头苦学。

反观黄亦陈,她的状态特别稳定平和。

埋头苦读的学子

高考前一周,她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开始进入“养生状态”:即每天中午都要准时午睡,放学回家后不看书也不复习,倒头就睡,养足精神。

黄亦陈的爸爸见此丝毫不觉得奇怪。他说,黄亦陈从小就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生活节奏,每天中午她至少要休息半个小时,哪怕是要高考了,她也还保持着这种节奏。

可能也是这样的习惯,才造就了黄亦陈高考前的平和心态吧。

然后很快,高考就开始了。

黄亦陈(右)

一举夺魁: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时两天的高考,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十二年磨一剑,这场考试太过重要。最后一场交卷铃响起,合上笔盖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他们以后不同的命运。

相比较于其他考生的紧张,黄亦陈放平心态,专心致志地答题,就像她这次参加的不是高考,而是一次普通的考试一般。这一次的黄亦陈,大胜而归。

语文134分,数学148分,英语150分,文综255分。黄亦陈以总分687的傲人成绩摘下桂冠,成为了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

这样优异的成绩,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就连黄亦陈自己,也表示有点出乎意料,尤其是英语。她认为作文应该会失一点分,但没想到最后考了满分的好成绩。这也是黄亦陈人生中第一次英语满分。

黄亦陈

数学丢掉的那两分黄亦陈很遗憾,她认为这两分太可惜了,她不应该丢掉,要不然就是两科满分了。

但无论是意外还是遗憾,这位聪慧勤奋的小姑娘,终于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黄亦陈近乎完美的高考成绩,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数不尽的荣耀和赞誉。

对此,黄亦陈本人倒是很淡定。她表示:“这次应该属于正常发挥,不过分数确实是创造了我自己的新高。”

很快,黄亦陈就收到了心心念念的北大通知书,除此之外,还有高达40万的奖金。

黄亦陈

黄亦陈的母校养正中学拿出了30万元犒赏这位新鲜出炉的高考状元,另外还有10万元是她文史第一名的奖励。据说黄亦陈的老家增邝村拿出了30万元,恒安集团和安海商会也各自拿出30万元和10万元来奖励她,不过这种说法没有得到本人证实。

就连黄亦陈的梦中学府北京大学也承诺,在黄亦陈入学后,学校会赠予她最高级别的奖学金。

而接下来,这位“高考女状元”,再次向别人展示了她的不同寻常之处。

黄亦陈

高考结束后,黄亦陈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抛掉甚至撕碎书本。

她去了昔日奋斗的学校,将自己的书和笔记都收拾整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地搬回了家。

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她奋斗过的证明,是她全力以赴的心血,也是她最不能割舍的高中记忆。

高三的暑假过完,黄亦陈正式进入北大学习,一切都是她梦想中的样子。

她自信地写到:“初入燕园,想必有喜有忧,也许我还需要时日慢慢摸索,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我追逐梦想的姿态不会因为困难而改变。我终将扎根于燕园的水土,生长为自己喜爱的模样。”

黄亦陈与同学

总结

最近几年,“读书无用论”的观点甚嚣尘上,但真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就拿黄亦陈来说,她从小就喜爱读书,高中状元后拿到的奖金,更是普通家庭工作好几年才能赚到的钱。

而且黄亦陈的性格乐观豁达,知识渊博,高考对她来说只是一个开始,她以后会有更高的成就,而这些都是读书带给她的。

实际上,相比较于读书考大学,得到一个高薪工作,读书最大的意义是让孩子的人生多一个选择。他可以选择不去干什么,而不是迫于学历和能力只能干什么。读书,正是让人生多几个可能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所有的高考学子一直保持着对知识和生活的热爱走下去。

正如黄亦陈所说:“因为心有之所爱,我为梦想守望前行,不论过去、现在、将来。”


参考文献

闽南网:2018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第一名黄亦陈:数学没拿满分很遗憾

北京大学招生办:未名新语 | 黄亦陈: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泉州晚报:福建省高考文科第一名:来自晋江的爱笑女生黄亦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