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女儿”樊锦诗在给北大新生的信里写道:“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转,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值得。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她已经守护这里五十余年,而敦煌莫高窟也以它跳动千年的脉搏与呼吸,令无数人所神往。这个在塞外矗立了1700年之久的古老生命,带着每个时代风尘仆仆的痕迹,穿梭游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敦煌莫高窟
然而,千年以来伴随莫高窟的,却是西北大漠漫天的黄沙、炎热干燥的空气和盐碱腐蚀的环境。莫高窟,这个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跨时代最长石窟群的人类文明瑰宝,已经悄悄进入了暮年,变得脆弱不堪。这场比赛,我们能否跑赢时间?
裸露在洞窟外的壁画
视察:文物保护一定要靠科技
中西文化交融的敦煌壁画
2019年8月19日,一路西行来到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等情况。他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在敦煌考察调研
文物保护是一项跨越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要求保护者根据文物的年代、材料及损坏程度运用不同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分析研究,且在保护过程中不能对文物造成二次破坏。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迭代,智能 已愈发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利器。
高新文物修复设备
连接过去与未来且看人工智能机智过人敦煌研究院于1944年建院,当年第一批专家到达莫高窟的时候,莫高窟被西沙掩埋,窟中塑像四下倾倒,自那时起,一代又一代敦煌人便前仆后继,开始了这场文物保护的征程。
开凿在砂砾岩上的洞窟
虽然文物工作者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保护,但是由于敦煌壁画建造在砂砾岩上开凿出的洞窟中,长期自然力的作用致使岩体和壁画产生了多种病害,如岩体坍塌、底层洞窟被风沙掩埋、塑像倾倒、壁画大面积脱落等;许多洞窟的壁画存在有颜料变色、烟熏、起甲、酥碱、疱疹和空鼓等多种病害,这些病害极有可能造成壁画脱落,一旦壁画脱落,就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斑驳的壁画
壁画珍贵且脆弱,因此要使用保护性非接触式的研究,也就是说研究时连刷子都不能上,以免造成刷子对壁画的再度破坏。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对壁画采取了无接触保护方式,在修复过程中,用到了各种无损分析手段,包括多光谱、OCT、微变定点监测等等。通过新的科技手段,不仅能看到很多人肉眼看不到的信息,有了很多新的发现,同时还实现了在不接触文物的前提下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保护。
人眼看到的壁画
多光谱仪拍摄下的壁画
无损检测的实验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物质对光谱的各种反应来分析壁画的材料,只有对壁画原始制作材料及工艺进行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使用正确的材料及方法进行修复,避免因盲目修复对壁画造成改变,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坏。
专家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非接触式研究
人工智能出马能否解开莫高窟兴建人的谜题本周六晚8点《机智过人》第三季将走进敦煌莫高窟,首次揭开早期莫高窟中形制最大、最精美的洞窟——第285窟的神秘面纱,这个从未对外开放的洞窟中可能隐藏着敦煌莫高窟兴建人身份的重要证据。
《机智过人》节目组探秘285窟
据史料《魏书西域传》记载,敦煌是古代统治阶级经营西域的重镇。北魏时期,有一个叫元荣的皇室成员从中原来到当地为官至直西魏,封号东阳王。东阳王元荣在敦煌执政期间,联合当地望族在荒崖绝壁上,凿建了一座规模相当的洞窟,这个窟的造建在当地掀起了建窟的热潮,此后经历千年敦煌大漠的悬崖绝壁上,出现了大大小小735个洞窟,形成了举世闻名的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专家介绍285窟情况
对于已经进入暮年的莫高窟而言,关于它的很多秘密都没有解开。甚至像东阳王当初所建的那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洞窟到底是哪一个,至今也没有定论。在敦煌研究院专家学者几十年的研究中,有一个主流的观点,说敦煌莫高窟第285窟是东阳王元荣所建,但这仅仅只是推论,没有足够多的证据进行辅证。而在《机智过人》的现场,我们即将用科技手段,来尝试解答这道千年的谜题。如果这次探索成功,关于敦煌莫高窟的更多谜题,都可能因此而得到答案。
寻找285窟壁画中的线索
285窟究竟有何秘密?人工智能究竟能否找到线索印证它就是东阳王所建?科技能否带领我们解开这道千年谜题?敬请收看每周六晚8点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和北京长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大型科技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第三季第七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