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中打着吊瓶的两位是维和战士杨树朋的妻子和父亲,在得知杨树朋牺牲后,悲痛欲绝的家人,只能靠打吊瓶来维持身体的基本营养。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1)

杨树朋,是杨根思连的一名优秀战士,却在赴南苏丹维和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维和军人

2015年9月,得知部队要抽组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还有一年就要退伍的杨树朋,偷偷递交了申请书。

12月16日,包括杨树朋在内的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启程前往南苏丹,开启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维和战士们到达当地后,迅速发挥作用,杨树朋先后执行联合国营地外部警戒、武装护卫、武装搜缴等多项任务。

在南苏丹的每一天,维和军人们每一天都面临着生死考验,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2)

转眼间维和任务已经执行了一半,不出意外,再过几个月,杨树朋他们这一批维和军人就能顺利回国了。

但谁也没有想到,杨树朋会在这次任务中失去生命。

2016年7月8日开始,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发生激烈的交火,中国维和步兵营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杨树朋担任步战车炮手前往哨位执行任务,坚守战位长达15个小时。

7月10日,南苏丹朱巴市区再次发生交火,为了保护难民营的安全,中国维和军人迅速出动。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3)

然而在转移过程中,杨树朋所在的105号步战车突然遭到一枚火箭弹的袭击,内部发生爆炸,杨树朋和多名战友受伤。

众人紧急打开车门,将受伤人员抬出来,此时的杨树朋双腿早已浸满了鲜血.维和官兵迅速将伤员抬上救护车。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4)

第二天一早,杨树朋因为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原本杨树朋可以躲过这次危险,当天杨树朋并没有执勤任务,是他主动找到连长请战,作为一名老兵,在战火激烈的节骨眼上,他怎么能休息。

就这样,距离上一次执勤只休息了几个小时的杨树朋,再次奔赴哨位。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5)

然而这一次,他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迎接烈士回国

在国内,杨树朋的家人、战友们,还在等待着他完成任务后回国,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一个噩耗。

杨树朋的父亲接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根本不敢相信。

同样无法接受的还有杨树朋的妻子,杨树朋在出国前答应妻子杨丽娜,说好12月完成任务就回家。

然而杨丽娜等了8个月,等来的却是丈夫的遗体。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6)

在出任务之前,杨树朋特意抽出了两天的时间,回了一趟家,好好地陪陪妻子和儿子,这仅有的两天,却成了杨丽娜仅有的温暖。

事实上,自从杨丽娜嫁给杨树朋后,就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不过杨丽娜从来都没有后悔,她知道既然选择当一名军嫂,就要做好舍小家为大家的准备。

杨树朋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中,一家三代出了8位军人,所以从小杨树朋就立志当一名军人。

2001年,杨树朋如愿进入军营,并且成为英雄连队“杨根思连”中的一员,从此,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

杨根思连的每一位战士,都把杨根思当作榜样,以杨根思为目标,杨树朋亦是如此。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7)

入伍第三年,杨树朋就被评为旅部首批为数不多的特技射手,曾亲手击毙过携带枪支的暴徒,荣立二等功。

2003年河南兰考县发生洪涝灾害,杨根思连奉命前往抗洪现场,杨树朋和战友们在抗洪一线奋战多日,成功排除险情。

2008年汶川大地震,杨树朋又随部队前往抗震一线。

在2013年绿里大比武,在“并列机枪打气球”这个科目中,杨树朋创造了24秒击毁5个目标的纪录。

不仅如此,杨树朋更是创造了一分钟击发55次、命中52次的惊人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因此,杨树朋是部队里有名的“神炮手”。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8)

2014年,杨树朋在《真正男子汉》节目中有幸露脸,在一次野外训练中,杨树朋教大家用军用铁锹煎鸡蛋,观众们深深记住了这位看上去严肃,笑起来却十分憨厚的教官。

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嘉宾们都被杨树朋的个人魅力所折服。

得知杨树朋牺牲的消息后,张丰毅、王宝强等人再次回到杨根思连,表达了沉痛的悼念。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9)

2015年前往南苏南维和前,其实再有一年,杨树朋就可以退伍了。

队里年轻的战士不解,马上就能回家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为什么还要选择去那么危险的地方维和呢?

杨树朋却笑着表示,自己当兵15年了,这次出国维和,也算是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10)

然而,这一去,竟成了永别。

儿子:成为父亲一样的人

“要成为爸爸一样的军人”这是杨树朋儿子10岁的时候站在他曾经的站位上,说出的梦想。

然而在杨树朋牺牲的时候,杨一鸣不过才5岁。

杨树朋牺牲后,中国空军飞机接运英雄灵柩回国,杨一鸣跟随妈妈,前往河南新郑国际机场迎接爸爸。

在他的印象里,妈妈去探望爸爸的时候,都是坐火车,这次却没有,懵懂的他,还不知道牺牲意味着什么。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11)

下午,在这杨树朋烈士遗体的军机缓缓落地,部队以最高礼遇迎接烈士回国。

杨丽娜看着盖着五星红旗地装着丈夫遗体的棺椁,泪流满面。

而杨树朋的父母不得不白发人送黑发人。

得知烈士英魂回归故里,河南的老百姓们自发为烈士送行,一个路8车道都是人,烈士灵车过去的时候,空气都是静的。

而在杨树朋山东莱芜老家,市民们得知英雄归来,都自发前来为烈士送行,点点白花寄托对英雄的哀思。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12)

从那以后,杨根思连的全体战士们决定,以后杨树朋的爸妈,就是自己的爸妈,杨树朋的家就是他们的家!

2021年,杨树朋牺牲五年后,杨根思连邀请杨树朋的家人到部队过年。

100多名身着军装的大小伙子列队齐声喊爸妈,让人十分动容。

杨树朋生前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在杨根思连当了十多年的炮手,把我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里,将来有一天我退伍了,我也要把我的儿子送到部队当炮手。”

殊不知,小小的杨一鸣早就把父亲的话记在了心底。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13)

杨一鸣7岁的时候,杨树朋的战友曾给小伙子寄了一套军装,杨一鸣偷偷地穿在身上,不愿意脱下来。

三岁的时候,是杨一鸣第一次到部队看望爸爸,那时候在他的记忆里,只要是穿绿色军装的都是爸爸。

不过此时的他,已经知道爸爸永远离开了他们,有时候思念爸爸,杨一鸣就偷偷去翻看爸爸的照片,因为怕奶奶看见后伤心。

如今杨一鸣的梦想就是,长大后成为爸爸那样的军人,当一名神炮手!

维和英烈祭杨树朋(维和烈士杨树朋)(14)

杨树朋牺牲后,被追记一等功,成为向杨根思一样的英雄,杨树朋做到了!

其实在这个和平年代,不是没有黑暗,只是因为有人把黑暗竭尽全力挡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