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农市发〔2022〕8号)总体部署,农业农村部加快推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并制订了2022年工作计划。为进一步了解文件精神,四川省知识产权乡村振兴党员专家团专家,西部农业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李耀中为你继续解读文件精神。

在农业农村部工作计划中,特别重视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也就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培育。还专门界定了区域公用品牌的概念。文件指出,本计划培育的区域公用品牌,是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即在一个具有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明确生产区域内,由相关组织所有,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品牌名称由“产地名 产品名”构成,产地为县级或地市级。

其实就是地理标志农产品。那什么是农产品地理标志呢?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定义,地理标志农产品就是指产自特定区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经国家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农产品。

如平谷大桃,山西老陈醋,霍山石斛,科尔沁肥牛、紫阳富硒茶、万荣苹果、静宁苹果、英山云雾茶等都属于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农产品品牌推广基地规划(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解读之二)(1)

包括以下两种:1.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2.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地理商标,个人或者公司是无法申请的,而是由当地对该产品由监督能力的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等来向商标局申请,再由当地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来使用,这些当地拥有的特色产业,有着悠久种植或者养殖历史的水果或者畜牧,作为当地的一大特产都可以由当地的监管部门来申请。

农产品品牌推广基地规划(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解读之二)(2)

那么,区域公用品牌培育需要哪些条件呢?文件中提出了七个条件,可以说是为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指明了方向。

  1.基本条件。区域公用品牌持有主体须在中国境内登记机关依法登记,具有独立法人(社团、事业)资格;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商标注册,连续使用三年以上,且建立了完善的商标(品牌)授权使用管理制度;须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2.品牌优势明显。品牌定位清晰,目标市场明确,具有明显的区域资源优势、历史人文特征和产业特色,具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独特内涵,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和市场推广潜力。 

3.品牌竞争力较强。品种优良,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与同类别品种竞争优势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有正式授权。品质突出,品牌授权的生产经营主体强化质量管理,注重科技创新,加强品质评价鉴定,品牌产品须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GAP)等认证(至少一项),且在有效期内。品牌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生产加工工艺,文化底蕴深厚。

4.品牌发展力突出。政策扶持体系健全,发展目标清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主导产业优势突出,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国家级产业园区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品牌主体实力较强,拥有1家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授权使用的生产经营主体注册地、农产品及原料产地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流通供应能力较强,冷链物流布局较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较快。品牌打造稳健,具有品牌管理机构和运营团队,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建立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组织开展质量管控、运营服务、营销推广、人才培训等工作。

5.品牌影响力较大。品牌具有较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消费忠诚度。具有较强的品牌推广能力和渠道运营能力,持续开展品牌推广模式创新和品牌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市场优势明显,在同类产品中拥有较好的市场占有率或市场发展潜力,产品销售范围涵盖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并向大型电商、连锁超市、餐饮酒店等布局。

6.品牌带动力明显。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力,有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对地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具有较强支撑力。

7.品牌保护较好。建立品牌保护工作机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主动组织开展品牌维权,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品牌保护。当地政府部门或品牌主体建立品牌危机防控和处理机制。

农产品品牌推广基地规划(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解读之二)(3)

农产品品牌推广基地规划(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解读之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