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7年MUSEE FOTO开启重塑海派文化影像产业计划。结合历史影像、文献,更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通过在影像方面的专长优势,用多种影像形式"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为上海这座"人文之城"的建设赋予行动上的支持。

上海之所以如此能够走在开发前沿,除了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努力,还与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融合精神息息相关。

上海方言猜猜猜(海派系列海派方言)(1)

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的融汇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而正是这Shanghai-Style为上海人文生活染上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海派文化是一种面向市民、为市民服务的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海纳百川,中西融合。海派文化是充满现代性的,是语言多元、体裁多元、功能多元和受众多元的文化,是亦雅亦俗,群众和精英都喜闻乐见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语言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而方言,是属于一个城市的隐形名片。

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上海吴语、吴语上海话、沪语,是上海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话是吴语的重要代表,与吴语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是现代吴语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一支语言。

然而,现今上海人口虽然数目庞大,但上海闲话却在逐步衰弱,尤其是新生代们会讲上海话的越来越少了。在一大批学者专家的呼吁下,上海闲话开始在这座城市得到重视,并进行了传承与保护。

上海方言猜猜猜(海派系列海派方言)(2)

现下,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对代表性高的海派方言在这里与大家共享学习,更多的海派方言欢迎大家补充,为海派文化的传播助力。

对于常说上海话的人来说,你会发现上海闲话是一种极具画面感的一种语言,一句话、一个词组就能将鲜活生动的画面带到你的脑海中。例如 "小八辣子开会喽"、"戈闹忙""白相"这些对上海人充满回忆的词句。

【小八辣子开会喽】

上海方言猜猜猜(海派系列海派方言)(3)

"小八腊子开会喽"是儿时伙伴们发出的集中玩耍、做游戏开始了的召唤信号,听到这样的呼唤,各家各户的儿童孩子们,就纷纷放下手里的东西,甚至是正在吃饭的碗筷,更有甚者,也不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劝,一下就冲出家门,奔下楼梯,到弄堂里某个区集中,找自己的玩耍合作伙伴玩去了,火热朝天,也不需要花一分钱,直玩到满头大汗,天色渐黑,伙伴逐渐回家离去,才散去了。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的周而复始。

【戈闹忙】

上海方言猜猜猜(海派系列海派方言)(4)

"戈闹忙"是正宗上海话里的常用词,又作"轧闹猛",这个词写起来还真是形象生动得很。"轧"是"挤"的意思。怎样挤呢?就是要在人堆里"戈"过去、"戈"过来。再来看"闹忙"。这个"闹"当然是热闹的意思。可是仅有"闹"还是不够意思,还要加上"忙",忙里杂乱,不闹,不忙,那还要去"戈"啥个"闹忙"呢?这个词真是很经典很经典的老上海闲话啊!

还记得小时候大人在做事时自己在一旁凑热闹吗?这时姆妈来一句"去去去,一边玩去,勿要瞎戈闹忙!"现在回忆起来,也很温馨有趣呢。

【白相】

上海方言猜猜猜(海派系列海派方言)(5)

"白相",在上海方言里用得很广。凡是一起游戏搓麻将、跳橡皮筋、玩耍、外出旅游逛马路、聚在一起天马行空地谈山海经等,都可以称为"白相"。如果有人问起"去哪里白相了?"意思就是去哪里玩了。想起童年的寒暑假,匆匆忙忙写完作业,在弄堂里大吼一声:"去白相啦!"然后一群小伙伴各自从家里跑出来嬉戏的场景,现在应该不多见了。

除了这样充满画面感的言语,上海闲话也总是能够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让你立刻明白词语的潜在含义,例如"黄鱼脑子"。

黄鱼脑子

上海方言猜猜猜(海派系列海派方言)(6)

几十年前的上海,金黄诱人的大黄鱼、小黄鱼,就像现在池塘里养殖的鲫鱼、鲢鱼那么多。当时的小菜场边上有不少代客杀鱼兼卖葱姜的小摊,就在菜场的马路边上,经常看到杀开挖出的黄鱼脑袋,木乎乎的,于是乎就拿来形容一些记性差、脑子不灵光很难开窍的人了,戏说他们是"黄鱼脑袋"。不过,这个说法基本不会伤及人,即使当了某人的面来说,他或她也不大会动气(生气),只是有点调侃的贬义罢了。一些老上海人有时记性差,把要做的事体忘记了,经别人一点,又想起来了,自己也会一拍脑袋:"啊,我迭只黄鱼脑袋,拿迭个事体也忘记脱了!"自贬是"黄鱼脑袋"。

以上这些可以说是能够让80后充满回忆的词语,相对来说,在90后以及00后中已经是很少再接触到。接下来,再给大家列举几个上海闲话中的"高频词汇"。

【拎得清】

"拎得清",是老上海人熟悉的词语,与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的"靠谱"相比,拎得清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更丰富,语感更传神。拎得清,在上海人的心中不仅是靠得住,而且代表着睿智、通达、简洁、精明、高效、善解人意等品性。拎得清简称为"拎清",其重心在于"清",过去老上海人问他人:侬拎清了伐?对方回答"拎清",而现在习惯普通话的年轻人喜欢用"明白"来表达。其实"明白"和"拎清"之间也只能用约等号,在某些语境下,说话者不能把话说尽,只能"豁只翎子",此时,拎清就是要能听得懂人家半句话。在一些老上海人看来,拎得清是上海人的标识,是识人头之首要。

上海方言猜猜猜(海派系列海派方言)(7)

【识相】

上海人精致的生活情趣,养就了普通市民在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做事方面的 "识相"之道。往往善于察言观色,会看别人神色行事。既使自己充分施展才华,又注意知趣不过分。

上海方言猜猜猜(海派系列海派方言)(8)

【上路】

"上路"是处理事体通情达理,按公认个规则办事。"上路"常常是别人对某人的一种事后评价,说他"勿上路"是对这个人不满,认为对方自私,不顾众人个利益,违反游戏规则。

上海方言猜猜猜(海派系列海派方言)(9)

【上台面】

上台面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首先需要胆识,其次需要见识,再者需要深刻理解。上台面的人能从容与人交流, 在一些场面上谈笑风生,对大场面也应对自如。

上海方言猜猜猜(海派系列海派方言)(10)

【门槛精】

"门槛精"是旧上海"洋径浜"语,属于英译词,来源于英文"MONKEY(猴子)"。"门槛精"就是"猴子精"的意思。这里讲的"门槛",是一种处世识事的能力。在商业化社会里,必须知道各种"门槛",门槛不精就要上当,门槛精了就能搨到便宜。

上海方言猜猜猜(海派系列海派方言)(11)

学习上海言话,从中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体味海派文化的独特内涵,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本地人更了解自己,来沪人员能更快融入本地,从中获得乐趣,产生幸福感,从而更热爱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小编在文末为大家列举一些上海闲话特征词,一起重拾上海闲话,上海闲话的普及在流行从日常开始:

*图片来自网络,连环画家贺友直

【文献参考】

1、巢伟民 ,《海上东西风:上海记忆与北美风情》【J】,2015

2、羊郎,“拎得清”的上海人,会白相,

https://mp.weixin.qq.com/s/uUyO33ZFOQ8GwdXwc-E0wg

3、何湛兮,海派文化,塑造海派方言,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48626721&ver=1393&signature=FgrTTsVFUhch3RYLlrebXJtnaSdKd6M0LglWv7oxwtngcjYiWCw8VvxSjkY3mMKaKHIq0ohLFrNE0iULCwdXDNHyuHA0yUbsFJZbbk7TWydalDDThYkT3lOpMJXuEIMC&new=1

4、上海方言 (上海人使用的语言),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上海方言/80286?fromtitle=上海话&fromid=2047824

5、钱乃荣,《上海方言》【J】,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