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续)

建筑内部排水塑料管水力计算表(n=0.009 )表15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1)

注:表中单位 q-L/s v-m/s de-mm。

4、集水坑的设计:

消防电梯下集水坑不宜小2m3消防泵流量不得小于10L/S吸水管流速1.0~1.2m/s 出水管在 1.2~1.5m/s 之间。

地下室污水集水坑的设计: V=1.2Q/6

Q—立管最大时设计流量(注水泵启动次数为 6次时)

集水坑上应设一根直接通向室外的通气管。

注:如与集水坑同房间内有敞开水池,则集水坑要强制排风。

集水池一般有效水深为1~1.5 米,保护高度为0.3~0.5 米,在集水坑上一般要设一DN25的给水管。用于冲洗集水坑内的沉淀物。

注:

1 集水坑底应有0.05坡度,坡向水泵,集水坑的深度与平面尺才应按水泵类型来确定。

2 集水坑设计最底水位,应满足水泵吸水要求。

3 集水坑应设置水位指示器,必要时应设置超警戒水位报警装置,将信号到物业管理中心。

5、污水泵的选择:

1)建筑物内污水水泵的流量应按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来选定,当有集水坑时,可按最大时流量选定。

2)扬程满足出水附加2米的出水水头即可。

注:水泵每小时不得启动数超过 6 次(自动启动)

水泵运行时间不得大于 5min。

6、化粪池的计算与选择: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2)

V— 化粪池有效容积m3;

N—设计总人数(或床位数、坐位数) ;

c—使用卫生器具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与建筑性质有关,医院、疗养院、有住宅的幼儿园取 100%;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取 70%;办公室、教学楼、工业企业活动间取 40%;公共食堂、影剧院、体育馆和其它类似公共建筑场所取 10%。 q 每人每天排出量 L/人 d,当生活污水与废水合流时,与生活用水量相同,分开时取 20~30L/人*d。

a 每人每日污泥量,当生活污水与废水合流时,取 0.7L/d 人,分流时 0.4/d 人。

t 污泥在化粪池中停留时间取 12~24 小时。

T 污泥清掏周期 取 3~12 个月

化粪池的保护容积一般由保护高度来提供.保护高度一般为 250~450mm 7、隔油池的设计

V =Q×60×T

A =Q/v

L=V/A

B=A/h

V—隔油井有效容积m3;

Q—含油污水设计流量m3/s

T—污水在隔油井中停留时间min

v—污水隔油井中水平流速m/s

A—隔油井中过水断面积m2

B—隔油井的宽度m

H—隔油井有效水深,取大于 0.6m

隔油池常用设计参数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3)

注: 排水横管上设清扫口,宜将清扫口与楼板或地坪上,且与地面相平。

在管径小于 100 排水管上设置清扫口,清扫口尺寸与管道同径,管径大于 100 的管上设置时,应采用 100 的。

B、雨水设计

一、外排水

1、普通外排水设计程序

1)根据建筑确定屋面分水线,计算每条天沟或檐沟的汇水面积

2)计算天沟过水面积

3)计算天沟的水流速度

4)求天沟的最大泄流量

5)确定重现期,并计算 5 分钟暴雨强度

6)计算每个汇水区域的雨量

7)根据雨水量确定每个汇水区域立管及数量

2、设计步骤

1)天沟的汇水面积:

天沟服务范围内屋面水平投影的面积 F(m2)

高出屋面的侧侧墙的汇水面积计算:

①一面侧墙,按侧墙面积的 50%折算成汇水面积;

②两面邻墙,按两面侧墙的平方的平方根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4)

的 50%折算成汇水面积;

③两面相对等高的侧墙,可不计汇水面积;

④两面相对不等高的侧墙,按高出低墙以上面积的 50%折算汇水面积;

⑤三面侧墙,按最低墙顶以下的中间墙面积的 50%加上 2,4 两种情况的面积;

⑥四面侧墙,最低墙顶以下的不计,增加 1,2,4,5 的情况的面积;

2)过水面积 m2

W = B× H

W—天沟过水面积m2

B—天沟的宽度 m。

H—天沟的高度m

3)天沟流速m/s: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5)

V—天沟流速m/s;

R—天沟水力半径;

I—天沟的坡度 0.003~0.006。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6)

4)天沟最大泄流量 Q (L/s)

Q =W×V

5)q5 的确定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7)

根据不同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5(L/s×10-4m2)

也可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查得。

6)每个汇水区域设计雨量 L/s

Q=q5×F

7)根据每支立管的最大泄流量及建筑立面确定立管的数量和管径。

保证每支立管排水量都不大于最大泄流量。

雨水立管最大设计泄流量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8)

注:天沟末端设溢流口,溢流口比天沟低 50~100mm,溢流口不得影响行人。

二、内排水

1、设计程序

1)根据建筑性质确定暴雨重期,计算 5 分钟暴雨强度

2)换算为小时降雨厚度

3)由屋面坡度确定渲泄系数

4)根据建筑确定分水线,并计算汇水面积

5)折算为渲泄系数为 1 的汇水面积

6)由渲泄系数为 1 的汇水面积和小时降雨厚度选择雨水斗

7)由渲泄系数为 1 的汇水面积折算为H=100 的汇水面积

8)由渲泄系数为 1 的汇水面积折算为H=100 的汇水面积选择悬吊管

9)由渲泄系数为 1 的汇水面积和小时降雨厚度选择立管

10)排出管一般与立管管径相同,如果为了改善整个雨水系统的渲泄能力可放大一级

11)由渲泄系数为 1 的汇水面积折算为 H=100 的汇水面积选择埋地管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9)

2、设计步骤

1)q5 的计算

根据全国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5(L/s×10-4 m2)

根据建筑给排水手册也可以查得。

2) 由q5 计算出小时降水厚度 Hmm

H=q5×3600/10000

3) 由屋顶坡度选出渲泄系数

屋面坡度小于2.5%时K=1,当屋面坡度大于等于 2.5%时,K=1.5~2.0

4) 根据建筑分水线计算屋面汇水面积 F(m2)

5) 当渲泄系数不为 1 时,将 F 折算为K=1 时的 F1

F1= F×K

6) 根据得出的F1 与降雨厚度H,选择雨水斗,查表 7-1。

7) 计算降雨厚度为 100 时的F2

F2=F1×H /100

8) 由 F2 选出悬吊管.(管径不小于连接管,但不大于300,坡度不小于 0.005,查表7-2

9) 由H 与 F1 选择立管查表 7-3

10) 排出管与立管,管径相同,当满足室外标高时,可以放大一级查表7-2。

11) 根据建筑性质选择埋地管的形式,并由 F2 选取,埋地管在 DN200~DN600

敞开式,埋地管坡度不得小于 0.003,其最大允许充满度 300 为 0.5,350~600 时为0.65,大于等于 500 时为 0.8.查表7-4,7-5

汇水面积重现期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10)

注:重力流流雨水排水系统长度大于 15 米的雨水悬吊管,应设检查口。

K=1 雨水斗最大允许汇水面积( m2) 表 7-1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11)

K=1,h5=100时多斗悬吊管最大允许汇水面积(m2)表 7-2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12)

K=1时立管最大允许汇水面积(m2)表7-3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13)

K=1,h5=100 时敞开式埋地管最大允许汇水面积( m2) 表 7-4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14)

K=1,h5=100 时密闭系统埋地管最大允许汇水面积(m2) 表 7-5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15)

Ⅵ、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六)节水、节能措施:说明高效节水,节能设备及系统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措施等。

(七)对不隔振及防噪要求的建(构)筑物,说明给排水设施所采取的技术措施。B设计图纸

(一)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Ⅰ、全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位置、道路等,并标出主要定位尺寸或坐标、标高,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Ⅱ、给水、排水管道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流水方向、闸门井、消火栓井、水表井、检查井、化粪池等和其他排水构筑物位置;

Ⅲ、场地内给水、排水管道与城市管道系统连接点的控制标高和位置; Ⅳ、消防系统标注出干管的管径。

下图为一商务楼给排水总平面图实例。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16)

(二)建筑给排水平面图

Ⅰ、绘制给排水底层、标准层、管道和设备复杂层的平面布置图,标出室内外接管位置、管径等。

下图为一商务酒店一层给排水平面图实例(没有地下层)。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17)

Ⅱ、绘制机房(水池、水泵房、热交换间、水箱间、水处理间、游泳池、水景、冷却塔等)平面布置图。

下图为一医院的泵房平面图实例,水泵机组的布置需符合表16的规定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18)

表16 水泵机组外轮廓面与墙和相邻机组间的间距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19)

注:

1水泵侧面有管道时,外轮廓面计至管道外壁面。

2水泵机组是指水泵与电动机的联合体,或已安装在金属座架上的多台水泵组合体。

Ⅲ、绘制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各类消防系统、热水系统原理图,标注干管管径, 设备设置标高,建筑楼层编号及层面标高。

下面列出常用系统图实例,以供参考: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20)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21)

C 主要设备表

按子项分别列出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参数)、数量。

可以参照下面设备表的格式: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内容(建筑给排水设计参考手册)(22)

施工图设计:

(一)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

(二)图纸目录: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三)设计总说明

Ⅰ、设计总说明:

施工图说明应采用公司统一说明,详见《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明》。Ⅱ、图例。

Ⅲ、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一、 绘出各建筑物的外形、名称、位置、标高、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二、 绘出全部给排水管网及构筑物的位置(或坐标)、距离、检查井、化粪池型号及详图索引号;

三、 对较复杂工程,应将给水、排水(雨水、污废水)总平面图分开绘制,以便于施工(简单工程可以绘在一张图上)。

四、给水管注明管径、埋设深度或敷设的标高,宜标注管道长度,并绘制节点图, 注明节点结构、闸门井尺寸、编号及引用详图(一般工程给水管线可不绘节点图);五、 排水管标注检查井编号和水流坡向,标注管道接口处市政管网的位置、标高、管径、水流坡向。

六、 排水管道高程表和纵断面图

1、排水管道绘制高程表,将排水管道的检查井编号、井距、管径、坡度、地面设计高、管内底标高等写在表内。简单的工程,可将上述内容直接标注在平面图上,不列表。

2、对地形复杂的排水管道以及管道交叉较多的给排水管道,应绘制管道纵断面图,图中应表示出设计地面标高、管道标高(给水管道注管中心,排水管道注管内底)、管径、坡度、井距、井号、井深,并标出交叉管的管径、位置、标高;纵断面图比例宜为竖向1:100(或1:50,1:200),横向1:500(或与总平面图的比例一致)。

(四)水泵房平、剖面图

一般指利用城市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不足时设计的加压泵房,

Ⅰ、平面图

应绘出水泵基础外框、管道位置,列出主要设备材料表,标出设备型号和规格、管径、阀件,等位置、尺寸。

Ⅱ、剖面图

绘出水泵基础剖面尺寸、标高,水泵轴线管道、阀门安装标高,防水套管位置及标高。

(五)水塔(箱)、水池配管及详图

分别绘出水塔(箱)、水池的进水、出水、泄水、溢水、透气等各种管道平面、剖面图或系统轴测图及详图,标注管径、标高、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消防储备水位等及贮水容积。

(六)建筑给水排水图纸

Ⅰ、平面图

一、绘出与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有关各层的平面,内容包括主要轴线编号、房间名称、用水点位置,注明各种管道系统编号(或图例);

二、绘出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管道平面布置、立管位置及编号;

三、当采用异型系统原理图时,应标注管道管径、标高(给水管安装高度变化处, 应在变化处用符号表示清楚,并分别标出标高(排水横管应标注管道终点标高),管道密集处应在该平面图中画断面图将管道布置定位表示清楚;

四、底层平面应注明引入管、排出管、水泵接合器等与建筑的定位尺寸、穿建筑外墙管道的标高、防水套管形式等;

五、标出各楼层建筑平面标高(如卫生设备间平面标高有不同时,应另加注), 灭火器放置地点;24m 以上住宅,首层做商铺的住宅,必须设置喷淋系统;消火栓管必须做环管,环管设检修阀门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消火栓支管,不能连接多于2支消防箱,(低层住宅可为枝状),原则上广州地区低层住宅也要设消火栓系统(地方消防部门要求);

六、若管道种类较多,在一张图纸上表示不清楚时,可分别绘制给排水平面图和消防给水平面图;

七、对于给排水设备及管道较多处,如泵房、水池、水箱间、卫生间、报警阀门、气体消防贮瓶间等,当上述平面不能交待清楚时,应绘出局部放大平面图。生活水池:优先采用不锈钢生活水箱,水箱溢流管必须高于进水管2倍管径或200mm 以上。

(七)系统图

给水系统必须严格遵守给排水设计的要求,原则上,入户水表,前水压不能低于10mH2O,卫生洁具水压不能大于45mH2O,否则必须作分区处理。

Ⅰ、系统轴测图

对于给水排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一般宜按比例分别绘出各种管道系统轴测图。图中标明管道走向、管径、仪表及阀门、控制点标高和管道坡度(设计说明中已交代者,图中可不标注管道坡度),各系统编号,各楼层卫生设备和工艺用水设备的连接点位置。如各层(或某几层)卫生设备及用水点接管(分支管段)情况完全相同时,在系统轴测图上可只绘一个有代表性楼层的接管图,其他各层注明同该层即可。复杂的连接点应局部放大绘制。在系统轴测图上,应注明建筑楼层标高、层数、室内外建筑平面标高差。卫生间管道应绘制轴测图。

Ⅱ、展开系统原理图

对于用展开系统原理图将设计内容表达清楚的,可绘制展开系统原理图。图中标明立管和横管的管径、立管编号、楼层标高、层数、仪表及阀门、各系统编号、各楼层卫生设备和工艺用水设备的连接,排水管标立管检查口、通风帽等距地(板)高度等。如各层(或某几层)卫生设备及用水点接管的接管图,其他各层注明同该层即可。

Ⅲ、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平面图中已将管道管径、标高、喷头间距和位置标注清楚时,可简化表示从水流批示器至末端试水位置(试水阀)等阀件之间的管道和喷头。

Ⅳ、简单管段在平面上注明管径、坡度、走向、进出水管位置及标高,可不绘制系统图。

(八)局部设施

当建筑物内有提升、调节或小型局部给排水处理设施时,可绘出其平面图、剖面图(或轴测图),或注明引用的详图、标准图号。

(九)详图特殊管件无定型产品又无标准图可利用时,应绘制详图。

(十)主要设备材料表

主要设备、器具、仪表及管道附、配件可在首页或相关图上列表表示。

(十一)施工图图纸设计

设计人员应认真学习给排水专业有关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强制性条文规范等。给其它专业委托及给排水方案的确定应与专业负责人或总工协商。

(十二)给排水专业与其它专业协调内容Ⅰ、给排水与建筑专业

一、避免水池、卫生间、厨房邻近电房;

二、避免排水管穿越沉降缝;

三、优先考虑层间抄表,水表安装于公共空间,并设水表间,水表安装方向长度>90cm。

四、水表间楼板预留管线孔洞,保留钢筋,便于完工后封堵;

五、泵房面积充足,高度大于3m;

六、消防泵房设防火门,且能直接通向室外或安全出口;

七、消防、生活水池分别设置;

八、生活水池预留正,中间无柱、便于安装不锈钢水箱;

九、水池、水箱水面以上有足够空间安装检修孔和浮球阀等,不考虑结构梁影响

情况下,侧开检修孔的水面以上留80cm,顶开的50cm;

十、集水坑最好设为长方形,1500×800,以便安装2 台水泵(一用一备)

十一、消防电梯排水集水坑,1500×1500,深度以消防基坑府深1m,以达到有效容积2 立方米;

十二、电房通道亦需设集水坑,以排除喷淋水;

十三、提倡卫生间内设管井,减去管道外露以影响外立面;

十四、要排足够、适合场地设化粪池,以便粪水管道不会太长;

十五、化粪池及污粪水,雨水管于室外宽度要求5m;

十六、分户空调室外、室外机要对应,且预留¢80 冷缧管孔,厅空调室外搁板1000×400,卧室空调800×400。

十七、室外机安装位置要考虑到:

1、通风散热通畅;

2、不影响其它用户;

3、与室内距离尽量靠近,且使冷缧、冷凝管安装隐蔽和美观、排水方便;

Ⅱ、给排水与结构专业

一、卫生间、排水管不能穿越不同住户,要求结构考虑沉箱高度400mm,如有穿梁必须征得结构同意,并做加强处理,保证结构稳定性;

二、埋地管道必须考虑地梁及承载标高;

三、如有转换梁,不能穿越转换梁,并要求结构提供位置。

Ⅲ、给排水与甲方

与甲方人员取得联系,取得所建工程周边的城市资料,如进水管的位置、市政管压力、排水市政管位置、城市排水系统分流情况;

设计图纸校对:

每项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对图纸进行自校,并交由专业负责人审核,内容详见审核记录卡。

....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暖通南社整理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