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古猗园建园500周年。关于它的命名缘由、园名变迁以及历代园主等话题引发了大家的热议。跨越500个春秋,历经了500年岁月更迭,古猗园传承着江南文化园林,怎能不令人痴迷?
近日,“上海嘉定”发布了一篇名为《500年前古猗园为何叫“借园”?》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纷纷讨论起了古猗园命名缘由。今天,就让我们展开说说古猗园的初命名缘由吧!
古猗园竹径
园林命名,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红楼梦》中所云:“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可见命名对园子本身来说尤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园林文化是一种山水文化,而山水文化又是一种人文文化。因此,对园林的命名不能局限于西方的具象化表述,而要求把人类的情感融入其中,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最佳汇合点。一个好的园名,既是命名者自身情感流露,又能使他人触景生情,引起共鸣。
古猗园荷风竹露
园林“芳名”何处来?
一般来说,园林主人的修建园子的目的、寄托的情感、追求的理想或当时的境遇,不管是哪种命名类别,都离不开一个动人的古文典故或故事,这也是历代私家园林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
造园之目的
如取“豫”字喜悦、安泰之意,为“豫悦老亲”,使老父亲高兴,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从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
寄托之情感
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北宋诗人苏舜钦,在汴京无罪遭贬谪后以四万贯钱买下,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命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
当时之境遇
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在明正德初年(1505年),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而成,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命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小飞虹
拙政园海棠春坞
理想之追求
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的网师园,将园林蕴含的隐逸文化彰显到极致,该园初名“渔隐”,后废。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就是撒网的渔翁。如园林学者曹林娣教授所言,渔翁、渔夫作为隐逸文化符号的代表是没有别的概念可以替代的。
网师园
那么古猗园初定名为借园又有什么含义呢?与上述园林命名又何相同或相异之处呢?
借,顾名思义,有暂时使用的意思。明嘉靖初年,第一任园主人为徽籍闵姓,乡土观念浓厚的园主或许是用“借”字表达自己是客居南翔、暂借于此之意。事实上,“借”字还有凭借、依靠之意,这与第一种推测似乎有矛盾的地方。令人欣喜的是,笔者在古画中发现,竹叶的形状除像“个”字外,还像“介”字,而介与借谐音,古画中的“疾风骤雨”常用一个个“介”字表达。
明万历后期,闵氏一族也发展到了第三代,此时距始建借园也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闵士籍取意《诗经》“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开始改建借园,延请嘉定竹刻“三朱”之一的朱三松设计督造,构建“有水一池,有竹千杆”园林布局,完工后更名为“猗园”。
古猗园竹景
“猗”字,指美盛的样子。“猗猗”,意即柔美、美好。修葺一新的园子,自然是美好的。“猗”,古文通“倚”,指依靠。如果原名“借园”有暂时栖身和凭借、依靠的矛盾,那么“猗园”则完全避免了这一矛盾,而且仍然不改其爱竹的雅心。
古猗园竹景
“园园有竹”,早在周朝时,就有竹子应用于皇家园林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隐士建造的自然山水园,竹子就融入了造园之中。明清时期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都对竹子造园作了详尽、精辟的论述。竹景更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为人们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可以说,独具特色的竹文化,已成为江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人们爱竹虚心谦和、高风亮节、凌云壮志、坚贞不屈的操行以及柔韧、孝义精神,其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禀赋。
倪瓒、王维、苏东坡、郑板桥、白居易这些文人笔下的竹早已渗入到我们的血液和文化基因中。明清时期,文人更广泛地参与造园,竹子与水体、山石、围墙建筑结合形成的竹林景观成为江南园林、文人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
古猗园内的竹窗
拙政园的“梧竹幽居”、沧浪亭的“翠玲珑”、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古猗园的“不可无竹居”成为以竹造景、因竹对话的典范之作。“竹窥将以拒俗客也”,这是猗园第六任主人为其书房的题额,从“借园”到“猗园”,一字之别,变的是园主人从客居南翔到定居南翔的心境转变,不变的是对竹一如既往钟情和追慕。
素材来源:上海古猗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