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晏 村 居

石介 宋

岁晏有余粮,杯盘气味长。

天寒酒脚落,春近臛头香。

菜色青仍短,茶芽嫩复黄。

此中得深趣,真不羡膏梁。

登西山望硖石湖赏析(野狐读诗此中有真意)(1)

“岁晏”是一年将近的时候。“有余粮”此言颇为得意,农耕时代,即使在太平盛世这也是很难得的。如果你是“月光族”中的一位,一月将尽之时,快要弹尽粮绝了,突然发现一本旧书中夹有几张大钞,你此时的心情可差比诗人“有余粮”的心情了。“杯盘气味长”紧承上句,因为“仓中有粮,心里不慌”,从容自得地过着宁静和美的小日子。杯中酒美,盘里菜香,这种“美”和“香”是一种纯粹的感受,虽清素简朴,但颇利于静心养德。“气味长”三个字在此大有“麦饭养太和”、“萝卜白菜保平安”的深意。孟子讲:“民莫不有食,然鲜能得味”,诗人可算是得味之人了。

颔联的“天寒”、“春近”应首联“岁晏”而发,一年将尽之时,天气仍很寒冷,但立春也在眼前了。有人把“春近”句解作虚写,应该是对历法不太清吧,立春在公历的2月6日之前,这个时间有时会在农历旧年的岁尾,王湾的“江春入旧年”就是这一情况入诗的名句。“酒脚落”、“臛头香”应杯盘而发,描述饮食之乐。此联对仗工整,饶有趣味。“酒脚”即喝残之酒,杯中之酒几无,而好饮的诗人仰头举杯,以嘴承接摇落的酒滴,酒兴未尽,憨态可掬。“臛头”是肉羹上面起的一层皮,用筷箸轻轻一拨,香味四溢,食之口中,齿颊生芳。煮过的牛奶上面也会有层薄薄的皮,拨开奶皮,牛奶的香气扑鼻而来。可惜现在很难见这样的牛奶了,我们都喝着加过水的牛奶,不加三聚氰胺就算好的了。

登西山望硖石湖赏析(野狐读诗此中有真意)(2)

“菜色青仍短,茶芽嫩复黄”,这两句扣“天寒、春近”而发,因为“春近”才看到菜色青、茶芽嫩;因为“天寒”所以才有“短”、“黄”之说。在承接之时顺序颠倒,既有句法变化免于板滞之效,又更多表现了对这种生机的欣喜之情。南方物候早,这种景象在立春之前是常见的,即使是在北方,岁尾之时,天气晴好亦可看到枯黄的草叶下透出青青的草芽,或花枝上的芽苞泛着亮亮的红黄。这两句很准确地描绘了一年将近时南方乡村的景致。尽管天寒地冻,清冷凄苦,但大地已呈生机。作者以快乐的心情领略着自然的真趣,传达出一种和乐积极的情绪。

尾联两句是对全诗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乡居生活的一个结论,更是自己的人生宣言。不羡膏粱,不求富贵,甘于平淡,乐于自适。这种生活的真趣到底在哪里?我怕是难以说清了,对此深有体味的陶渊明也狡狯的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主要用赋法写成,诗人直陈自己乡居生活的乐趣,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和乐通达的思想。诗歌气象平和,语词简净,细针密线,浑然一体。诗歌在思想上、艺术表现上都受到了陶诗的影响,读后感思颇多,一时难以具言,戏成打油诗一首作结:

性定菜羹香,情逸风物好。

此生无所愿,但愿人不老。

登西山望硖石湖赏析(野狐读诗此中有真意)(3)

作者介绍:石介(1005—1045),字守道,人称徂徕先生,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历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镇南节度掌书记、嘉州军事判官。躬耕徂徕山下,入为国子监直讲,后擢太子中允,出判濮州,未上任即去世。他主张道统文统合一,推崇韩愈,反对西昆体,有《徂徕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