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过不下去的时候都别硬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1)

在生活中,是不是经常遇到一件事一个人,让自己生气,冷静下来自我反省之余,依然还是觉得对方不可理喻。而且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看法,和别人聊聊,大家也会普遍异口同声的说:这样的人,还理他干什么?于是自己恨恨的想:既然这样,那就绝交好了~

现实中有没有那种"不讲理"、很low、认知水平很低、很差劲的人?有没有那种"怎么看都是对方错"的人?答案是肯定的。对待这样的人,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和TA断裂关系,老死不相往来,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们断裂关系,是气愤之余的无奈之举还是平和的理智选择?虽然结果一样,但是过程却大相径庭。换句话说,遇到这样的人或事,我们能做到不生气吗?

我们常说要"爱"自己,这个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爱我们的身和我们的心。除了身体健康以外,拥有稳定而平和的心境,就是给自己最好的爱。愤怒、悲伤、委屈、难过…所有这些情绪,对人的身心伤害都是持久和深远的,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还会让我们做事时无法专注,人际关系受到损害。所以,我们都需要有尽量保持平和心境的能力。这个能力的提升,其中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认知层面的提升。知则明,当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发生了改变,结论自然也就发生了改变,而心境的改变,也只是水到渠成。

过不下去的时候都别硬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2)

朋友A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她有一个亲生姐姐,从小到大,姐姐就是她心中的一个"梗"。因为和姐姐的血缘关系,她无法做到和姐姐的割裂,但是和姐姐的相处又让她十分不舒服。姐姐从小到大都好像不怎么喜欢她,无论她多谦恭,姐姐都一副冷漠的样子。和姐姐打过交道的人,也都说姐姐性格各色,不好相处。她讲了一件事:曾经她和老公到姐姐家附近办事,给姐姐姐夫打了个电话,问方不方便去看看姐姐。到了姐姐家,坐了3个多小时的客,姐姐竟自始至终没跟她说过一句话。倒是姐夫,在送客下楼时抱歉的说:你姐姐就那样,别跟她一般见识。

父亲去世时,她害怕姐姐一个人回家害怕,于是跟姐姐一起回了姐姐家,陪她睡了一晚。而这件事,后来被姐姐多次拿出来"炫耀",说自己对妹妹多好,允许妹妹在她家高级床上睡觉,她的床单是花几千块买的,她都让妹妹睡了。A对此非常无语。

A铺垫了这么多,其实主要是想强调,姐姐是她心中的梗,是她心头的一块伤。但是她这次事件的主人公并不是姐姐,而是一个远房嫂嫂。

A有一个远房哥哥,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感情还算不错。后来A家搬进了城里,跟这个哥哥联系也就少了。这个哥哥后来也进了城,很有钱,住的房子也是四五百万的,经常去A家做客,但是为人吝啬,从来不带东西,A说,虽然这个哥哥"有点不懂事",但是我们也都不计较,亲戚之间还保持着走动和来往。

远房哥哥提议自己一家、A一家和姐姐一家三家聚餐,聚餐地点是姐姐家,时间初步定于下周四。从A的角度来说,她很愿意参加这次聚餐,但是作为"主办方"的姐姐,却始终没有向她发出邀请。临近周四,嫂子给A打电话,A委婉的表达了现在还没收到姐姐的邀请,跟嫂子说:要不你们两家聚吧,我们就不去了,我和姐姐关系一直不咸不淡的,可能姐姐也不想让我去。这时候,一向强势的嫂子跟A说:你这个人连自己的亲姐姐都容不下,还能跟谁相处啊?

A属于脾气比较好的人,但是嫂子这句话却戳中了她的"伤口",她很生气,立刻反唇相讥,对嫂子说:你了解我和姐姐之间怎么回事吗?你凭什么给我贴这种标签?你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怎么能随便说这样的话?….

A和嫂子挂了电话,心里很生气。但是她随后意识到在这件事上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比如说,毕竟是亲戚,自己的言辞太过激烈了,对于以后的相处不利。再说,嫂子碰到了自己的伤,但是可能人家也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也不知道自己会有那么大的反应….想到这,一贯习惯自我反省和道歉的A,主动给嫂子打去了电话。

电话拨通,嫂子却把电话挂了。于是A在微信上给嫂子留了言,把自己的想法和对嫂子的歉意、观点一五一十的写了出来。

A的微信石沉大海,嫂子没有半点回应。A又给表哥也发去了相同内容的微信,同样石沉大海。

A彻底被激怒了,嫂子尚且可以忽略,而哥哥太过分了,甚至连一句"和稀泥"的话都没有。她选择了断裂的方式,先删除了表哥的微信,打算一周后再删掉嫂子的微信。事件描述的最后她告诉我:现在已经不生气了,对这样的人生气,不值得,大不了就是以后不来往了,没什么的。她还说:我以前是一个讨好型的人,现在活到这个岁数,觉得讨好什么的都没必要,能相处就相处,不能就断舍离,对自己应该好一点,没必要委曲求全。

关于这件事,不管是A的朋友还是A同样脾气很好的老公,都对A表示了支持,大家的一致意见是:这样的亲戚没必要再来往了。

不知道你看完这个故事是什么感受?这是一件发生在A身上的"鸡毛蒜皮",而我写鸡毛蒜皮系列的初衷就是想说"时时处处皆心理",从别人的鸡毛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学到很多东西,并给自己启发。所以,今天就A的这件鸡毛,我们来聊一聊"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过不下去的时候都别硬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3)

1.我们喜欢"同",但我们更应接受"异"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才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丰富性。从个人的感受来说,我们都喜欢自己的"同类",志同道合、三观一致、道不同不相为谋….所有这些词汇,都向我们昭示了一点:在同类之间,我们更容易有认同感,更容易互相理解,从感受上也更舒服。

但是,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很容易知道但却经常选择性忽略的人生真相:那就是"异"比"同"更普遍。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自然,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思维模式、经历的人和事都不一样,自然生长出来的两个人也不会完全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生而孤独,因为我们找不出第二个和我们惺惺相惜,一模一样的人。

你可能会说,我没想找一模一样的人,但是我可以和跟自己更接近的人在一起,选择远离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不行吗?

当然行。而且,这几乎是每个人趋利避害选择的必然结果。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依然可以以更客观的视角看待"异"和"同"这两个概念。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两个真相。

①异是常态,同是少数。

正因为如此,我们找一个同类惺惺相惜才弥足珍贵,甚至可遇而不可求。有人说,孤独不在于身边有多少人,而在于身边的人有多少是能同频的。

如果能真心接纳"异是常态"这个真相,也许我们再面对"异"的时候,会多保持几分平静———哦~原来他跟我想的一点也不一样啊,可是,这是很正常的啊…..

我们常说要和别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但是理解尊重这几个字真的是知易行难。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和理解别人与我们的"异",将"异"以平常心看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去自我中心",实现人格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没有人能和你完全一样,区别只在于程度的多少,虽然从感受上不一样,但从本质上其实并无区别。"求同存异"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国与国的谈判,更适用于人际交往。这是人生的一个真相。

②遇见与你不同的人,也许对你来说,正是渡你成“佛”的机会。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这个佛,指的是"开悟的人",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是尚未开悟的佛"。

如何开悟?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将你生命中每一次遇到的令你不舒服的人和事,都当成自己成长道路上的邀请函。

遇到让自己讨厌、生气的人和事,先别着急生气,或者生完气以后也可以想一想,TA给我带来了什么启示呢?TA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类似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自省和探索的过程。一个人的人格完善程度越高,其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和内心平静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个"内求"的人,是一个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强烈探索欲的人。

如果我们再遇到那些让我们生气、讨厌的人,能换个角度,以好奇之心,将其的出现视为自己成长的"邀请函",那么我们的火气就会消减很多。当我们关注的视角变了,自己的心境也就随之改变了。

如果我们只是生气,愤怒,或者陷入这种不良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那其实是很可惜的放弃了一次自我成长和了解他人的机会。

过不下去的时候都别硬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4)

2.同一件事,不同的当事人,一定会有不同的版本。

我小时候学过的成语里面,印象最深的其中之一就是盲人摸象。这个简单的成语,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的意思是,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全貌和真相。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盲人",尤其是在我们摸象的时候。

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人的认知也是有选择性的。认知,是人认识过程的一种产物。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思维都是认识活动。而认识过程是主观反应客观的过程。

换句话说,我们对一件事的看法、感受、记忆等,都一定掺杂了自己个人的主观色彩。既然有主观色彩,就一定和"真实客观"有或多或少的距离。

人都是有自我保护和趋利避害的本能的,所以,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出于本能,一定是会往自己有利的方向倾斜的。这种倾斜,都导致了我们认知上可能出现的偏差。

所以,真相是,我们越客观、中立的看待别人和事情,越接近事实的真相,自己的情绪也越少。

当我们被对方气的火冒三丈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我对ta的判断一定是真的吗?我认为ta是这样或那样的,一定是ta的真实想法吗?我认为事情一定是这样或那样的,我认为的,一定是真实的吗??

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说:人并不是被某个事件所困扰,而是被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所困扰。

所以,具有浓郁主观色彩的"看法",才是困扰我们的本源。而去除困扰,改变看法的重要途径,就是从自己的情绪中"跳出来",看到或无限接近的看到事实的真相。

至于怎么看到,其中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求证。例如A,她对于兄嫂的无回应愤怒至极,因为她对"无回应"有自己的解读,例如不尊重自己、自己都道歉了还想怎么样(杀人不过头点地)、对方根本不在乎自己(如果在乎,起码应该说句话吧?)…….但是所有这些都是她自己的看法和解读。真相到底如何?她并没有求证。她说她可不相信对方是因为忙,没看手机。实际上,真的没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而她在自己的情绪里,把这种"可能性之一"完全屏蔽了。这实际上就是盲人摸象——被情绪蒙蔽了我们的双眼。真相到底如何?求证对方,不是唯一的办法,但却是最简单的办法。

在这里,我想插播一个小故事。

我的朋友B,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对方的"无回应"有深深的恐惧,并会因为这种不自知的恐惧,进而产生攻击。有一次,她给C留言,内容是对C的意见和建议,但是C迟迟没有回复她。根据她"对C的了解"(实际上是猜测),她认为C是因为不高兴而回避她,不愿意对她进行回应,甚至还有蔑视她等其他成分,于是,因为对无回应的愤怒(实际上深层次的核心是恐惧),她将"战火"烧至公开的微信群中,目的是逼C出来回应,或者让不回应她的C难堪。然而事实的真相是,C一整天都在医院忙碌,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回复她。这件事给了B极大的启发和震撼,她从这件事上看到了自己的心理坑洞,自己对他人无回应的主观臆断(主要是负面的)、恶意揣测….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自己内心的坑洞,会对某一个现象或行为产生不自觉的误读,这种误读本身,不来源于真实的事件,而来自于我们人格中"未成长"的部分。而且,认知水平越低的人,思维越固着,ta会坚定的认为自己所想的,就是事实的真相,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一系列的反应,伤人害己。

幻象与现实,是需要区分的,只不过幻象往往是不经思考的自动化思维的产物,我们不易察觉。所以,保持自省的能力,是人格成长的一项重要法宝。

过不下去的时候都别硬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5)

3.每个人都只是在表达TA自己。

在我与A的聊天中,这一点是我最终打动A的部分。她表示,听完后自己舒服多了。

我们需要了解的另一个人生真相是:一个人的行为无论在你看来(甚至在社会普遍认可的标准之下)有多么的差劲、不合理、不可理喻…..但在ta自己的个人系统里,都是合理的。

存在即合理。这是一条真理。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选择和行为。没有人会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不对,还故意这么做。一般来说,ta只要这么做,基本上就是ta自己觉得对或者是满足了ta自己的某种需要。

这个"对",是站在ta自己的认知体系里得出的结论。

如果将ta的行为放在别人的标准里、大众的标准里,可能都是错的,但是,这依然不妨碍在ta自己的系统里,ta自己认为是对的。

举个例子,就好比一个人有一把尺子,ta的尺子从刻度上就是错的,但是ta并不知道,ta拿着自己这把歪尺子衡量自己,在ta的认知世界里,ta觉得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才是错的。

理解了这层意思,我们就减少了很多对对方"恶意"、"故意"的解读。Ta不是故意,只是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Ta的语言和行为,只是在ta自己的体系里,真实的对ta的感受做出了反馈,仅此而已。

不说枯燥的理论,我们可以从A的这件事中尝试看看嫂子或哥哥的感受。在我看来,嫂子很可能是一个外厉内荏的人,外表的强势,很可能是为了掩饰自己虚弱的内心。她的内心,实际上住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受过很多伤,所以,她不得不天天扎着翅膀保护自己,甚至主动攻击别人。小女孩的内核,其实是恐惧,对被伤害的恐惧和防御。

在她心里,A是自家妹妹,是自己人,还是一个平时比较好说话又"软弱"的人。所以,嫂子也就自然按照自己的习惯教训A,说A"连自己的姐姐都容不下,还怎么和别人相处"———生活中,很多人不会好好说话,用攻击、挑剔、抱怨、指责来表达关心和爱,当然也有控制。而不管是爱还是控制,都源于他们自己内心的恐惧。换句话说,他们,也是他们自己成长环境的受害者。

嫂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踩了A的伤,所以也没预料到被A反攻。所以当A的反攻出来以后,尤其是A的反攻又听上去那么合理的时候,嫂子"受伤"了。她心中的那个容易受伤的脆弱小女孩跑了出来,她觉得无力:自己怎么又错了?又被攻击了?但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她不愿承认自己的受伤和无力,她用对A的愤怒转移自己的无力感,她心想:我对你是关心,我本意是想说让你和姐姐搞好关系,你却不识好歹!

当一个脆弱的小孩被自己的情绪裹挟时,她根本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自己的旧伤被碰到因为剧痛而反应过度的幻觉,她只学会了用自己在养育者那学会的方式:愤怒/攻击对方,来保护自己。

此刻,嫂子就像一个手无寸铁的小猫,它被对方扎疼了,它恨对方,因为它的疼是如此的真实,它认定一定是对方故意伤害了它,于是,它愤怒的亮出利爪,伸出獠牙,抓对方,咬对方,或者选择逃跑——再也不和你来往…..

被它咬、被它抓的人感觉到了疼,但是,你不知道的真相是,小女孩很可能更疼。所以你能很快自省,道歉,而她,却长久的和自己的愤怒(其实是她不愿意承认的脆弱和疼痛)待在一起,不能自拔。你以为你递交了道歉信,小女孩就应该马上冰释前嫌,殊不知,小女孩正抱着伤口痛不欲生,根本无暇顾及你的道歉信…..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场误会……

过不下去的时候都别硬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6)

学了心理学,就如同掌握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你看到的是她张牙舞爪、不懂事理,我看到的是她的伤痛和为求自保的挣扎…..所谓悲悯,其实就是真正看懂了对方。

我告诉A ,嫂子的反应,很可能是她受到刺激之后的本能反应,她的反应在你看来不可理喻,但是就是她出于自我感受和认知做出的反应。她的尺子可能本来就是歪的,所以,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她不是故意的,也不是针对你的,而是每当她遇到相似情境,都会有类似的反应。她的这种反应,可能伤害了你,但同时,更会伤害她自己(例如你从此再也不理她,她在这个世界上就又少了一个对她原本心怀善意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也许"可恨",但她更"可怜",因为她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这样伤害了自己。

A听我说嫂子很可能不是如她所想的那样高高在上、故意气她、羞辱她,而很可能是更痛苦之后,非常高兴,觉得自己心里舒服了很多(主要是平衡了)。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懂心理,每个人都有看破你攻击性背后脆弱的能力,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疗愈自己,提升自己。这样做不是为了宽恕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活。

如果我们能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每个人的表达(无论你听起来多么刺耳,看起来多么不顺眼),都只是在根据TA自己的感受做出的反应,那么你就不会生气,不会觉得他是在攻击自己了。这时候,境由心转,你也就释然和真正的放下了。

同样是选择老死不相往来,一种是被对方气到(其实是伤到)之后的无奈愤然的选择,另一种是客观的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之后,认为在对方和自己都成长的不够的时候,交集过多,容易被互伤的机会也多,而自己不愿意总是遭遇"疼痛",做出的理智选择。结果一样,但心境却大不相同。

而更勇敢的人,会选择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排斥和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痛并成长。当你疗愈自己,成长到一定的程度,你会发现自己心态平和,哪怕对方是一只猪,你也能看到TA的可爱之处,那时候,你的感觉,就好像畅行在一方广阔、有序的高原上,一马平川,风来风往,畅快自在。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掌握,自己的新生,由你自己创造。

我们每个人带来的伤,都是可以疗愈的。这是我们的选择,一个成年人可以做出的选择。

过不下去的时候都别硬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7)

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