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之前,先讲述一下写作背景:我于2019年8月参加开于盐湖城的联合国公益组织大会,于8月29日(美国山地时间/MST)早上9:24退房离开酒店,从盐湖城机场出发回中国,在西雅图中转,于8月30日(北京时间)大概下午7点抵达上海,晚上9点起飞出发回成都。

以下为正文(有改动,原文叫《一期一会——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午后的CSC放着抒情却又不符合心情的音乐,明明拿到驾照了,却突然很想哭。

你曾经有没有对一个陌生人念念不忘?

你并不觉得他是一个特别的人,但从正面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似曾相识,但在你出生后的第6777天,那一面才到来,然后又消失了。

尽管你们只说了不到3句话。

离开后仿佛是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有种从身体里抽离什么的及其真实的感觉。为此我低迷了很久很久。

这一切发生得太玄幻。

飞机上3个小时的时间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也许只有几分钟。

一、

坐上离开盐湖城的飞机之前,明明可以取下来,但我又戴上了联合国的牌子,始终舍不得将它放到行李箱里。没想到,围绕这块牌子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

相见3分钟相守一辈子(一期一会带你体验一生中只有一次的缘分)(1)

明明那么多趟航班,一趟飞机上有那么多个座位,接近200个workshops,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个人。

第一趟飞机,冥冥之中我竟然被安插到了和我同一个Workshop之前还找了我合照的老奶奶的旁边,她看到我的牌子之后立马给我打了招呼,没想到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我,向身边一堆人介绍我之后整个机舱都往我这边张望。

北京时间2019年8月30日,经过20小时的长途飞行我早已疲惫不堪,老早就坐上了从浦东到双流的机舱,对身边的一切都不以为意(找不到贴切的词语形容当时的心情),与人的相处方式仍然停留在整个美国行程中的那种isolate自己,安静到惜字如金的状态,一点都没有要恢复到原来在中国的那种自来熟的傻气的意思,或者是征兆。

然后一个黑影就出现在我旁边了,吃力地把行李放到头顶的柜子里,是一个看起来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子,(以下回忆都带有感情色彩,在当时就是完全自闭毫无内心活动)坐在椅子上看起来有多动症(也看起来像我之前第一次坐飞机一样哈哈Happy得像只兔子)跟我这边死气沉沉形成强烈对比。

打开东航的电影单,选择了《触不可及》,广告弹出来还持续了很久。他看到我没有要快进的意思(其实我知道可以快进只是不想动),就伸手过来帮我点了快进还附带一句"我刚刚试了这个可以快进"。神奇的是屏幕在这个时候莫名其妙地失灵,怎么点都点不动,尴尬在空气中飘荡。他怯懦懦地收回手,我还是一言不发。

不知何时我余光发现他低下头侧头一直在尝试看我的胸牌?然而他并没有发现我发现他整趟航班三个小时断断续续的尝试......看清我的badge之后在我旁边就开始了整趟飞机的英文脏话(类似于shit or f*ck)。我还是处于极度自闭没有理会,内心毫无波动,也不想笑。

期间我唯一的一次巨大的心理波动是,我坐外侧,他解开安全带准备要出来(或者是回来坐下的时候,我记不太清了),我侧步起身,无意看到他宠物小精灵的集合壁纸,他抬头,我正好居高临下正面看到他直视我,不知道为什么,就相视了很久(大概),也不觉得尴尬(可能是我当时自闭的原因)那是我第一次去看他,习惯性地第一眼看眼睛。

你相信第一眼就看到灵魂深处吗?我相信。我现在连他的脸都记不得了,但还是记得他的灵魂很干净。

毫不夸张地说,我真的看到了从出生以来见过的最干净的灵魂(除了小孩子),就像是没有被任何东西摧残过、打磨过,就是灵魂很干净的一个人。我回视他的目光不仅仅是因为被吸引,更多的是被怔到了。

"我相信我见过他"

回到座位后继续自闭前,这是我残留的唯一想法,然后归于寂静。

前排兄弟将椅背调后,非常影响我的观影效果,我只好也尴尬地按下旁边按钮企图也往后调那么一点,但,什么都没有发生。他二话不说就帮我按,椅子也没什么反应,没想到他竟然扭头就喊了飞机上的小姐姐来帮我排查故障。

排队等候下飞机的时候,我竟然忘了拿水杯,起身的一两分钟就感觉到有人戳我,从身后弱弱地飘来一句"你的杯子忘拿了"。

匆忙地下飞机企图赶上那趟快挤满的摆渡车,上车站在离门口不远安顿好自己后,一抬头就正好和他在远处对视,他一上来,门就正好关了。整趟路程真的过了很久,大概有10分钟的样子,我对着门外发呆,但也无法不注意到,他时不时地在回头看我。

我感觉出来他是想和我讲话的,但是我的自闭显得我太高冷。而且我当时,只是在自闭。

"嗯?"这是我当时所有的心声。

我把自己困住了,我的情绪动弹不得。

下了摆渡车已经接近1点半了。他回望了我一眼。但我抓紧时间跑到行李认领处企图早点回家。

等到拿到行李箱那一刻我才猛然回过神来仿佛睡醒了一般,我刚刚错过了什么?!然后一阵铺天盖地的后悔将我完全吞没。我曾经的自来熟、无畏和热情呢??我好后悔去美国的时候没有带上另外半边"我",后悔没有大方地share my badge with him,后悔没有要联系方式,后悔没能和他做成朋友。要是早点醒过来,就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我只知道我在后悔什么,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后悔。

凌晨2点天早已黑透,但发光的航站楼和公路的路灯把整个空间照得苍白。走在从T2到T1的路上,我东张西望,内心深知希望渺茫,却仍希图能够再找到他。但我没有。

二、

我从来没有因为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普普通通的陌生人怅然若失那么久。

我和HBY(一个好朋友)都爱形容善良的人叫"天使",但他是我觉得最符合"天使"两字的人。说出天使两个字的时候,我厚着脸皮在HBY面前哭了一顿捂着脸像个小孩子一样闹着这辈子还能不能够再遇见他,就像小时候一定要那个自己觉得独一无二的玩具一样。

在每天所有零碎的时间里,你会忽然望向窗外,一直回忆还有想念那个连脸都已经模糊的人,你会有意识地去看路上的每一个人、会希望在下一段路途中就能遇到他,你会想他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会想他在做什么,会担心会不会交到朋友,会担心会不会被带坏。就像之前HBY跟我说,她会想象她未来的对象在干什么,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好好睡一觉。但对于我来说他并不是这种角色,他甚至对于我来说是无性别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我来说只是就像是一个很想团住很想保护的一小团白茫茫的小世界。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这种感受,这种感情太抽象了,抽象到难以描述,难以具化。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再见到他,我只知道有一种我从未在捉迷藏里体验到的那种强烈的想把人马上找出来的感情。

有一种我从未感受过的很强烈的感情在我心中咆哮。

我也明白了,我哭和后悔的理由,是我没能尝试然后鼓起勇气好好抓住那一抹很干净的颜色。他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人,更多的是一份对生活,对人类希望的承载。

三、

我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也相信这世上没有人是彻彻底底的唯物主义者,因为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所相信的东西/事,没人能够知道真相;以及崇拜偶像、Party,他们在人的内心深处都被放在了神灵的位置,即使你深知他们是人,但都是一种唯心的行为);

我把我所有认识的无论是上帝还是佛祖,都称为神灵(神さま/神様),无论以什么样的宗教形式,无论在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分岔路口,18年来我都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们的存在,但这次是对我信仰的最大考验,我每天都告诉自己,一定一定还会再见面的,却又忍不住一遍又一遍质问自己,成都1633万人,中国14亿人,全世界75亿人,就像要在太平洋找到我曾经扔下的那滴全世界最干净的水,我要怎么找到他,换句话说,我感受到的那种强烈的感情,真的能够带我找到他吗?《你的名字》里至少有名字和长相,我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串航班数字和座位号。

飞机上看的《儿童法案》也动摇了我的信仰。是否事实真的凌驾于信仰?

为什么我会戴上那块牌子?为什么我的椅子调不动?为什么我面前的屏幕突然失灵?为什么我的水杯会忘记拿?为什么明明我和他中间隔了那么多人,他却正好最后一个上来,我们恰好还是坐上了同一辆摆渡车?

明明冥冥,

是不是神灵真的在暗示我什么?

我不想听也不想相信任何心理学和统计学的解释,我不想要任何唯物的答案,我宁可去相信一个我永远找不到也没有回应的答案。

尽管它无限接近0.0000%

太阳一定是东升西落吗?这一定是一个必然事件吗?说不定在平行世界是半年东升,半年西升或者是西升东落;尽管硬币落地有接近50%的概率为正或反面,但你也不能保证,那连1%几率都不到的,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正中间落地会不会出现(此梗来源于《游戏人生》)。

我不愿相信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的,过于单调的颜色(即使那是颜色)会让我如同看不到任何的颜色,即寂寞。

所以我相信,也不得不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再见面,即使不在这一个世界。

他们被神灵地安插到了那个时候、那个地方,他们的出现一定会产生意义。或是迷雾中悬崖边前方突然出现的一辆开了危险警报灯的车,领航后就突然消失;或是安插到你身边的某位阿姨或某位天使,只是为了将你拉出之前的消极情绪,找回自我,然后他们就消失了,也许再也不会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因果啊因果。若没有戴上那块牌子,他就不会(也许不会)一直盯我,如果没有一直盯我,我就不会注意到他,然后我就不会这么快恢复过来。一份善可以抵掉所有的恶。

偶然的偶然,无数个偶然组成了必然。

无论发生什么,我下一次一定要变得更勇敢些,把无限接近0变为1。

无论如何,陌生人,感谢你的出现。

四、后记

9月的某天凌晨1点给东航打了一通电话

台词都想好了

北京时间2019年8月30号晚上9点过MU5417航班40A的兄弟有东西掉在我这里,小精灵吊坠、胸牌和水杯,麻烦传达一下我的联系方式

"为了保护您的隐私和安全,我们不能透露您的信息"

"哔——"

在那个暑假前,在我以前看的所有文学作品里,我异常反感开放性结尾,因为在人的心中,总是追求一个完美的结局,一个开放式结尾往往能在我的心中留下一个洞,一种空虚感,虽然我们老师教我们分析文章的时候常常称开放式结尾是一种写作技巧,但一味空洞地灌输"留给人无限的想象力"这几个没有感情的打字是永远无法真切感受到开放性结尾所带来的那种朦胧的美,各种遐想和期待。

这是我第一次在不知不觉间完成的一个开放性结尾,也许一部分人如同之前的我一样,很反感,看完之后会好奇它的结局,但为了给一部分人留下想象空间,也为了一部分人与我一样追求圆满,我会把故事的结局放在最后。以及这个故事中也有很多谜团,比如:为什么我自闭了?以及我所说的"恢复过来"是什么意思?这次相遇与神灵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感谢他的出现?第一个问题我会在下次联合国的文章中有所解答;后面的三个问题我会在下文解释。

这次的开放式结尾却给我很不一样的感受,并不只是技巧上地"留给人无限的想象力",而是我作为创作者本身也希望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假如没有找到,那么这个故事到我离开人世的那一天都不一定有一个结局,文章中我说"我相信,也不得不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再见面,即使不在这一个世界。"平行宇宙,薛定谔的猫的原理;假如找到了,那么在另一个宇宙,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相见。

"正如生活不提供答案,只流淌时间让你寻找答案,且答案不唯一。"

对于正在活着的一个人来说,生活本身就没有一个答案和结局。正因为没有答案,才显得真实。

这篇文章写于2019年9月6日,虽然已经过去了6个月,但那种遗憾、失落、美好却仍然偶尔会涌上心头。所以我常常会看我之前写的这篇《一期一会》。但有时对于自己以前写的文章,常常都有新的理解与感悟,因为心态的不同也会注入自己新的思考、能量和情绪。

可以说这篇文章是意识流的,因为它仅仅描述了发生在4个小时里的故事,以及我的所思所想,因此它是我非常私人的一个故事,也是我非常主观的一个刻画。所以大概有很多你们不能理解的地方。

"意识流",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这个故事本身,如果用第三人称视角以白开水的文字平淡的描述其实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很平淡无奇的故事:一个女孩在飞机上遇到了一个男孩,男孩很特别,女孩与他分别后对他久久不能忘怀。顿时整个故事看似完整清晰实则支离破碎,索然无味,低俗趣味,如果是这样,你也不会看到这里了。

你可能发现,其实这篇文章具有小说的色彩。

这让我想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的一句话:"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文字本身没有任何色彩,但因为人是主观动物,在描述的时候会代入主观情感,所以人的文章创作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我们看到的与事实总是有所差别,但这恰恰是创作之美

美在哪里?

首先我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

我所说的"恢复过来"是什么意思?

当时我处于一个非常自闭的状态,不主动和任何人说话,就很像小时候的我,见到生人就会害怕,只会躲在妈妈身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长大的我已经不可能再躲在任何人身后了,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坐上一架陌生的飞机,我只有躲在自己的身体里,才能稍微具有安全感一些。可以说我的身体里住着两个我,一个是大家都看得到的,异常活泼大大咧咧的我,另一个是住在我身体里的,小时候的我。我去美国的时候我只带去了那后一半,尽管到了上海回到了中国,我还是没能恢复回去,也没有要恢复的迹象,如果不做点什么,那么我可能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回那个异常活泼无所忌惮的我了。原文里提到:我把自己困住了,我的情绪动弹不得。一句话简单概括:我不能"自救"。这就是"恢复"的来源。

文字很奇妙对吧?

这次相遇与神灵又有什么关系?

他本身仅仅是一个普通人,但我却说他"对于我来说是无性别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我来说只是就像是一个很想团住很想保护的一小团白茫茫的小世界"。因为对于那个时候自闭的我,我觉得我的灵魂得不到宁静,感觉处于一种黑暗之中,可能当时我的内心主观上迫切需要有一个人把我拉出来,但却只有以被动的方式去一点点地回归这个世界。处于这种矛盾的情况中,他的出现就好像一种隐喻,虽然从概率学上来看他也就是你一生中所遇到的八百万人分之一,一个冰冷的数字,一个擦肩而过的人,但是如果我们在那个时候需要这么一个人,然后他又正好出现了,你是更愿意相信只是唯物概率上的巧合,还是神灵安插到那个时间点来帮助你的呢

我选择后者,对于唯物的人来说这仅仅是意识的"自觉选择性",也许他在现实中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二次元男孩,但对于创作者以及需要被救赎的我来说,他单纯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每当我们不安的时候我们往往总是会寻求一份慰藉,而这种感情会主观具象成一种高于自己智慧和能力的存在,不管神灵是不是真的存在,我们只是从外部寻找一种安全感而已。但如果他们真的存在,一个故事才会显得美不是吗?

通过创作者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的颜色,很美对吧?

为什么要感谢一个陌生人的出现?

其实我在正文已有解答:一份善可以抵掉所有的恶。

也许你的出现,也恰好影响了别人的人生,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至于为什么取名为一期一会,是在2019年9月10日那天,我还沉浸在当时那种悲伤和失落当中,和另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脑中突然蹦出这个词,那一刻觉得这个词和这个故事都很美。

相见3分钟相守一辈子(一期一会带你体验一生中只有一次的缘分)(2)

一期一会,日语是いちごいちえ,是由日本茶道发展而来的词语。在茶道里,指表演茶道的人会在心里怀着"难得一面,世当珍惜"的心情来诚心礼遇面前每一位来品茶的客人。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够和对方见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对方。这样的心境中也包含着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无常观。也指只被允许一次施行。

一生只有一次的缘分。

一期一会,来形容这次的相遇,再贴切不过。它不是昙花一现的那种凄美,而是人与人之间缘分的美妙,不是有一句话叫做"缘,妙不可言"

这个词让我从当时的悲伤中解脱出来,心中也得到了慰藉。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与这样美好的一期一会相遇过呢?

以本文致那些只有一面之缘的美好的陌生人;那些因为一瞬间丧失勇气而错失的那些人;希望我们都能找回自己的勇气,抓住属于自己的"那团白茫茫",不留遗憾。

如果你在旅途中,请对着路过的人微笑,因为也许你们在彼此的一生中只有一次的缘分,何不在彼此的世界中留下一份美好?

"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好好相处,因为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周遭的人或事物,终将有别离的一天。就像你我此时的谈话,不知道下一次会是什么时候。所以,我们应当感激每一次相遇。"

感激与你们的相遇~

Hey,我真希望我能够找到你,然后对你说声谢谢!

B站/公众号/微博:MoonDo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