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中国人,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刚好是今天的两个小时。从西周起,人们就为每个时辰取了优雅别致的名字,又以地支来表示。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1)

子时|23:00-1:00 宜|睡眠 忌|熬夜

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夜半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古历分日,起于子半",此时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人早已歇下,老鼠会悄悄出洞活动。

夜半人的气血都已降到最低值,现在睡觉,是为了补上一整天的能量。所以,这时不要熬夜。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2)

丑时|1:00-3:00 宜|熟睡 忌|熬夜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此时,守时的公鸡发出清啼,棚户里的牛正在咀嚼着青草,而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人也正在熟睡中,身体处在一天中最慢的时刻。唯有肝脏在快速地"工作"着,为身体排毒。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3)

寅时|3:00-5:00 宜|熟睡 忌|熬夜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孟子,告子上》中说"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此时,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处早已显现一线生机,老虎也蠢蠢欲动,是为寅时。四点钟是老人容易发生意外的时间,因为此时血压处于一天的最低值。因此要小心谨慎,好好休息。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4)

卯时|5:00-7:00 宜|清醒 、排毒 忌|赖床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日出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先民们告诉我们,要日出而作。在古代,这会儿,官员们要上早朝、清点人数,称为"点卯",也就是上班报到了。这是清肠胃、排毒素的最佳时间。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5)

辰时|7:00-9:00 宜|吃早饭 忌|不吃早餐

食时,又名早食等,这是吃早餐的时候。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这一顿是主餐。辰时,也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时。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6)

巳时|9:00-11:00 宜|精神饱满 忌|久坐不动

隅中,又名日禺等,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云"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临近中午,艳阳当空,蛇正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这是我们一天中的第一个黄金时段,工作效率最高。所以,请保持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做最重要的事。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7)

午时|11:00-13:00 宜|午饭、午睡 忌|疲劳作战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此时,太阳正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阳气达到顶点,阴气将慢慢增加。相传这时候,动物们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是站着的,所以午时是属于马的。上古时候,午时是人们去集市交易的时间,还有"午三刻开斩"的说法。这时候和身边人聊聊天,睡个午觉无疑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有张有弛,才是生活之道。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8)

未时|13:00-15:00 宜|工作 忌|颓废

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过了正午,太阳开始偏西了。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日中时人们会有些困沌,但日仄时,人们要从困沌中醒来,慢慢调整,这是一天中的第二个黄金时刻,要抓住时机,高效地工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9)

申时|15:00-17:00 宜|工作、锻炼 忌|懒散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淮南子·天文训》里曾说,"(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今人一日三餐,但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对于古人来说,这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据说这时猴子的叫声最为清亮,是为申时。人的工作效率也渐渐到达午后的高峰值,也是做运动的最好时机。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10)

酉时|17:00-19:00 宜|放松 忌|争吵、情绪不稳定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等,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日入,人们开始收工返家,鸡于开始归巢,飞鸟也回到了丛林里的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先民流传给我们的智慧。

这时,忙了一天的人们,情绪最不稳定,很容易发生争吵。所以要适当放松,不要做重要或复杂的事。日入时,"宜晚餐勿迟,量饥饱勿过",晚餐不宜迟。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11)

戌时|19:00-21:00 宜|阅读、约会 忌|生气、无聊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最早使用"黄昏"的是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黄昏是安静的时段,此时自己可安静的读书或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一天中最后的惬意。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12)

亥时|21:00-23:00 宜|安抚心情 忌|浮躁、做决定

人定,又名定昏等,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据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甜,发出鼾声最响亮,是为亥时。人定,也是人静,这时候应该安抚心情,切勿心浮气躁,好好休息,也别在晚上做任何重要的决定。

十二时辰12个主题(被十二时辰安排得明明白白)(13)

天有十二时辰,顺天时而为,天人合一。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