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沟通不能说的话:他们内心真的不想跟你说话(1)

作者:David@勤美村

编辑:木鱼师兄

先看一个案例:小A是工程部负责人,小Y是老板助理。在某个小群里,有人@小A,需要资料;小Y看到小A五分钟内没有回复,小Y立马将群消息截图,发给老板和小A都在的群里面,并再次@小A。

在企业或者工厂里面,我们每天会花很多时间在沟通上面,特别是管理人员。有上下级的沟通,有跨部门的沟通,有与供应商的沟通,也有与客户的沟通。

对于很多新人来说,可能很多事情拿捏不准,该如何沟通。比如,某工程师需要找品质部要一份测试报告,职场新人可能会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1>是直接联系对方负责的工程师,还是要先跟对方的主管打招呼?

2>对方的主管会不会不理我一个小工程师?

3>需不需要请我的主管先跟对方的主管打个招呼?

4>这个资料是老板要的,要不要把这几个关联人员拉个群,或者在公司大群里面@对方,这样他们就不得不配合提供了。

今天,我们不讨论具体该如何沟通,因为这方面的资料也非常多。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哪些沟通方式是不太友好不太受欢迎的。

01 咄咄逼人的沟通方式

这种沟通方式,一般都是自以为自己沟通能力很强的人干的。

1>微信、钉钉、邮件、电话同时轰炸

我经常碰到这种人,真的有点难受。比如,对方发微信消息,问我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我正在咔咔咔地输入呢,结果,“叮叮叮”的对方就打电话过来了。我就想说,既然要打电话,那干嘛还发个微信给我呢?既然发了微信给我,那就等我回复呀,干嘛又这么着急呢?

我们其实在正面讲沟通技巧的时候,确实是会提到多种沟通方式搭配进行,但不是这样轰炸的方式

2>发一堆文件给我,或者发一堆计划表给我,然后一样,立马打电话催完成时间。

不管是新的任务也好,还是配合的项目也好,我们都应该给对方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而不是在对方还没搞明白是什么情况的时候,就逼着别人给回复。这种我也是经常碰到。比如某人需要我根据他的需求描述,提供一份数据报告。我连他的需求都没搞清楚,就逼着我回复一个时间,什么时候能够把数据报告给他。

03>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对方收到信息后立即回复收到

这一点,其实就是我开头说的那个案例。发生在我身上的。我们处于放假期间,找资料没那么方便,所以需要时间。但因为我没有在5分钟之内回复“收到”两个字,所以小Y就把这个信息发给有老板在的钉钉群。都投诉到老板那里了,我只能解释一下,刚刚没看到。然后立马在微信群里回复了“收到”。我都想附加一个对不起的,但还是没发,发了又显得自己心眼小了。

当然,我没有不回复的意思。我们要根据这个事情的轻重缓急,来给予对方一定的时间。而不是不管什么事,都要逼着对方几分钟之内回复收到。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回不回复,而是他把消息截图发给老板这个动作。

这种方式,比上面第一种方式更让人难以接受。这也是典型的小聪明。

02 不给对方时间,强压交期

接着上面第2项,我今天的工作已经安排得很满了。但对方发了几个文件,问我什么时候能完成,我说明天上午,他说不行,今天下班前要完成,他那边明天要提交资料审核。

这里,当然,我还是会加班到很晚的时间,帮他完成;但是,作为需求方,我们应该考虑别人的情况,要给别人留有足够的时间。因为他们不可能24小时待命等着你的活。

03 公司群内一对一讨论嚷嚷

一般小公司,其实各个部门的人,都在联办办公,即使不在同一个办公室,相隔也不远。在这种情况下,尽量选择当面沟通,而不是在微信上特别是大群里来来回回的语音和文字消息,讲一大堆只跟你们两人相关的事情。

比如,A找B要一份数据。

A:@B,你在哪里?我需要一份测试数据。

B:在办公室,你需要什么数据呀?

A:234机种的性能测试报告。

B:你说清楚一点。我这里这么多测试报告,不知道你具体要什么。

A:昨天做的不良分析的。

B:哦哦,我知道了。一会就发给你。

A:好的,谢谢!

B:发送了文件……

B:已经发给你了,请查收一下。

A:收到!

就这段对话,公司群里面三十几号人,每一条信息,我们这三十几号人都要点开看一次。实际上跟我们大多数人又没什么关系。这是很让人反感的。

04 用上级或老板来压制对方配合

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方式。短期内,会有效果,但用的次数多了,老板也会烦,而且会觉得你一点沟通能力都没有。

还是一样的案例,A需要B帮忙制作一份文件,他可能担心B会推脱,或者不按时完成。这个时候,他就会在有老板的群里,@B,同时CC @老板,然后对B提出需求。B一看,老板也在,为了维护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印象,还是乖乖地答应吧。

A最后达成了目的,但是,失去的更多。很多人喜欢用这种方式,根本不会去想有什么不好:

1>首先,你会让对方很不高兴。你有需要直接跟他说,他不会不配合,动不动就拿老板来压,这算什么呢?

2>老板也会有疑问,是B不愿意给吗?还是A你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跟B沟通?但也没发现B不配合呀,所以最终,会判定A沟通能力差,同时也会觉得,部门之间沟通能力均差。

05 公众场合或公共工作群内反驳或顶撞上司

有的人非常固执。比如,连续几天在公司加班下班很晚,然后加上部门配合可能出了一点小矛盾,于是某人就在公司群里面@老板,说:从即日起,我不再接受免费加班。

其实,他只是情绪的一种发泄,第二天他照样会免费加班到十点,如果工作没做完的情况下。但你在群里面这话一出,让上司、老板都很难做。有问题可以采用合理的方式去沟通,不必要走这种极为笨拙的方式。

06 什么都回复收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可能我们习惯性地在主管发的通知和指令后面回复“收到”,而且回复得非常快。但是,没有然后。

比如,我@生产主管,上午十点组织召开生产例会。他回复得很快,“收到”。

然而,我从十点一直等到下午4点,实在憋不住了,问他会什么时候开,他说,“哦,今天太忙了,明天开行不行?”

我内心是五味杂陈啊!

接到指令,我们要回复,这个是一定的。但是,我们回复收到的同时,真的要仔细看清楚我们收到的是什么指令,是什么要求,我们能不能做到,要怎么做。能做到的,就不折不扣地去做;做不到的,就早点提出来,再想办法去达成。

回复收到了但又不去落实,还不如不回复。对方看你未回复,会体谅你,然后用别的方式通知到你。

我是小结

其他的不是很好的一些沟通方式,其实还有很多。因为上面讲的比较啰嗦,而且,我所讲的都是在我身边发生的事情,所以,不想说太多了。简单总结一下:

1>不要咄咄逼人的沟通方式,要给人喘气的空间;

2>需要对方帮助处理事情时,要给对方留时间,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安排,没有谁是24小时待命等你的指令或者能够随意插队的;

3>能一对一聊或当面沟通的,就不要在大群或电话里吵吵嚷嚷,减少对他人的影响,也多培养一下自己的沟通能力;

4>不要动不动就用老板来压着对方,这对大家都不好,要用真心 真需求;

5>不要在公众场合或公司大群内怼人特别是怼上司、领导,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6>回复“收到”的时候,要仔细看清楚要求,然后必须要落实。

沟通,是要用心的。心中为对方着想,才能达成有效且愉快地沟通。以上,是本人的一些亲身体会,也犯过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