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72年,在西方世界,狄德罗呕心沥血长达21年编纂的《百科全书》十一卷全部出齐,大功告成;而在东方世界,乾隆皇帝则正式下诏各省征集图书,开始了我国古代堪称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作为主编这两部巨著的领袖人物狄德罗和纪晓岚,他们曲折的命运,无疑最集中地展示了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心路沧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四库全书分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四库全书分类(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分类

公元1772年,在西方世界,狄德罗呕心沥血长达21年编纂的《百科全书》十一卷全部出齐,大功告成;而在东方世界,乾隆皇帝则正式下诏各省征集图书,开始了我国古代堪称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作为主编这两部巨著的领袖人物狄德罗和纪晓岚,他们曲折的命运,无疑最集中地展示了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心路沧桑。

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如论文字容量,只有《四库全书》的四十四分之一。但两者对社会进程的影响,却南辕北辙,天壤之别。它们主要的区别只在于两个词语:自由,科学。

《四库全书》是推进封建教化,实现思想禁锢,文化独裁的官定教科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崇尚权威,膜拜经典,体现中国“述而不作”的传统精神,“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以儒家的思想学说为准则。

其中,经部书籍被抬到惊人的高度,置于最显赫的位置。而有关生产工艺,科学技术一类的书籍,却被贬为“奇技淫巧”而受到排斥。因此,在《四库全书》著录的三千四百余部书籍中,经部各书“甄录最宽”,所收高达六百余部,接近全部著录书籍的五分之一;而关于手工业,科技一类的著述,除某些为封建统治所需要的项目如天文历法,数学,水利,农桑外,其他方面收录的则寥寥无几。即使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有关科学技术的著作,也挂一漏万,缺略颇多。

而《百科全书》作为一部知识词典,不但全面记载了法国的社会面貌,而且系统总结了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的成就,有力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发展。《百科全书》有七万多个条目,近三千幅插图,采用词条的形式,把各门学科知识汇聚一书并分门别类加以论述。每一词条,作者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对该命题的范围,含义,历史渊源以及发展现状,作出全新的阐释或详细的记述。一方面,它含有封建制农业改良者和进步资产阶级要求得到的情报,技术细节;另一方面,它从新生的自然科学已获得的成功案例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质的哲学构思,如实验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等等。这就使得《百科全书》不仅描绘出当时法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典章制度,风俗人物等各方面的全貌,而且反映了十八世纪下半叶欧洲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水平,表达了那个时代各个领域启蒙学者的要求与呼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