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炸”也挡不住战“疫”胜利的脚步,郑州正在逐渐恢复活力。今天的郑州,更多的店铺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开张营业了,真好!

郑巷小吃:来郑美食记那些(1)

五步一餐饮店,十步一小吃街。郑州金水区这块儿的小吃店,是真多。

早上上班前,专门绕路转一圈,各种早餐店外卖营业。还是河南人民最爱喝的胡辣汤,豆浆、油条包子。遗憾的是我竟然没找一家有卖水煎包的,嗐!

郑巷小吃:来郑美食记那些(2)

在经三路上,看到很多“美食印记”,有邓城猪蹄、叫花鸡、椒麻鸡、卤味等肉类美食(不知道是有多好吃,多正宗,敢在郑州立足);还有更多热干面、秘制凉皮等各自家字号的小吃美食。还有小吃一条街,不过没开张,但还是有点让我激动到缺氧……

郑巷小吃:来郑美食记那些(3)

很多都是以各自家字号,例如:刘记、马记热干面,秘制凉皮等等,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例如“成碗”热干面。难道热干面有不成碗的吗?这个店名取得有些偷懒,但却挺吸引人……不知道旁边的窝窝鸡是什么鸡,难道是取鸡鸣叫的谐音“喔喔”?

郑巷小吃:来郑美食记那些(4)

晚上下班回去,还看到一家日料店嘞。这么直接的命名直奔主题,突出重点,就像肉夹馍、凉皮、热干面一样的门头,也是人家店的主打和特色。让人印象深刻,利于品牌推广。可能这是我等唯一吃的起的日料店了吧。不过话说“町上”是什么意思?

郑巷小吃:来郑美食记那些(5)

如果今晚最让我惊喜的一个店名,那就是这个“瘦先生,轻食”,让吃货们吃还是不吃呢?这是个问题。店名很文艺,却也很吸引人。

郑巷小吃:来郑美食记那些(6)

“老何和他的小伙伴”,店名起的随意,让人不禁好奇,店老板到底是个怎样欢快、童心的人呢?

郑巷小吃:来郑美食记那些(7)

“马有才牛肉面故事”牛马风不相及,在这里,牛和马相及了,以故事巧妙结合一起了!并且马有才三个字格外醒目。老板,您是不是有点自恋呢?

郑巷小吃:来郑美食记那些(8)

路过这家“火荣宫廷桃酥”时候,我就跟家里人说,等星期天,一定要买回去些尝一尝,因为闻着太香了!桃酥,本不是啥贵重甜食,而且非常容易腻。小时候奶奶把“珍藏”的宝贝桃酥给我吃,吃了一块两块,就很难再多吃了。看他家生意,应该不会不好吃!

郑巷小吃:来郑美食记那些(9)

只是上下班路上随手拍的一些和美食相关,也是来郑的生活记录。这久违的烟火气息,正在一天天变浓。仅仅是亲眼看到这些店铺的名字,我都觉得,那是有温度的、让人温暖的名字。

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烟火气,用心呵护,别当“王炸”。

郑巷小吃:来郑美食记那些(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