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喜剧”这个大标题下,《欧也妮·葛朗台》无疑是巴尔扎克笔下最为成功的悲剧之一,他本人评价《欧也妮·葛朗台》:“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

阅读完《欧也妮·葛朗台》,给我最大的感受简而言之便是心痛和愤怒。

欧也妮葛朗台疯狂挥霍(欧也妮葛朗台)(1)

为何心痛?让我最为感慨和同情的便是欧也妮。试想,若欧也妮生活在今天,作为一个富豪的独生子女,她会拥有着怎样幸福的生活?然而在当时那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她却成为了一个牺牲者。她珍视感情,不重金钱,向往幸福,然而她在家庭生活、爱情生活、婚姻生活方面的遭遇却都是悲惨的。

为了省钱,父亲要她整天缝制衣物;为了不让金钱外流,父亲迟迟不让她出嫁;查理将她遗弃,是以为她没有多少钱;格拉桑和克罗旭两家争着要娶她,是因为她家富有;特蓬风答应同她做名义夫妻,是想继承她的金钱。

可想而知,当时连人际关系中最接近人类自然本性的爱情、亲情、友情关系都被厚厚地戴上了假面具,完全被纯粹的金钱关系所替代。其导致的欧也妮的人生悲剧,着实令人揪心和同情。

巴尔扎克满怀同情与赞美之情塑造了欧也妮,使人们在这个为金钱遮蔽的黑暗世界里看到了一抹光亮,与此同时,又不禁为她作为无辜牺牲者的命运感到同情。

为何愤怒?在未阅读作品之前,原以为作品中会描写大量金银财宝,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眩晕感。可在阅读之后,却形成强烈反差。全书给人的却是一种凄凉感,无论是漠索城,还是葛朗台的家中,无不透着一种凄凉与阴沉。可以说葛朗台家中的凄冷更多的是由葛朗台对金钱的病态痴迷导致的:他对家人毫无亲情可言,有的只是对金钱无止境的欲望。即使密室里库存的金子堆积成山,他也要求全家人节衣缩食,生活窘迫不堪。这不得不让人感到不解与愤怒。为何不用金子去换取更美好的生活呢?

欧也妮葛朗台疯狂挥霍(欧也妮葛朗台)(2)

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葛朗台对金钱病态的痴迷确实很让人气愤。当葛朗台面对太太病得很厉害,需要调养生息的时候,他唯一想到的却是:“是不是要花很多钱啊?” 面对女儿的终生幸福的时候,他却果断地选择了金钱。不得不感慨:怎么会有如此自私而又愚蠢之人!

书中的葛朗台老头十分富有,却误读了金钱的含义,他除了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可以说一无所获。他对于金钱的吝啬和对于金钱的疯狂,在书中随处可见。

欧也妮葛朗台疯狂挥霍(欧也妮葛朗台)(3)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变态的程度,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可以说,巴尔扎克通过这部作品极其尖锐地批判了当时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在心痛与愤怒的背后,亦是一种反思,对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又应如何自处,我想这也是一个值得现代人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