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34个省级区划,其中以省命名的有23个,很多相邻的省份从名字就能看得出它们在地理人文等方面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比如广东广西,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基本都是有东就有西,有南就有北,而且东西南北的界限和含义都非常明确。
周召分陕
拿山东和山西来举例,山东山西的山指的是太行山脉;然后湖南湖北的湖,指的是洞庭湖。但是大家发现没有?为什么陕西省却没有与之对应的“陕东省”呢?
按照省份命名的惯例,既然有陕西,就应该有陕东,这个“陕东”哪去了呢?“陕西”的“陕”具体又是指什么呢?在说这些问题以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中国省份命名规则中的两个小知识。
以“东南西北”方位命名的省份有两种规律,一种是以“江河湖海山”这些地理事物作为省份名称的第一个字,比如山东、河南、湖北、海南、江西,这些省份名称的第一个字,都对应有具体的地理事物,只不过江西和海南也跟陕西一样比较孤独,它们没有相对的江东省和海北省;
周召分陕
还有一种省份命名规律,是以非地理事物为省份名称的第一个字,比如广东广西云南还有陕西的第一个字都不是具体的地理事物,但是,“陕西”的“陕”,源自一个很著名的历史典故,叫“周召分陕”。
大约在公元前1043年,西周开国国君周武王去世,因为他的儿子还很小,所以国家就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共同辅政,而当时正是西周建立之初,虽然地盘很大,但却并不稳定,于是周公旦和召公奭商量:我们两兄弟要分到不同的地方去坐镇管理!
怎么分呢?就以一个叫陕塬的小地方为界,约定好之后,两兄弟就在陕塬立下一根石柱,以此为界各分东西,史书上记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周召分陕
也就是说,周公负责陕塬东边新开发区域的治理,都城建在洛邑(也就是洛阳),召公留在镐京(也就是西安),对原有的地盘实施巩固,这就是“周召分陕”的典故,所以陕西的陕,指的就是陕塬,陕塬如今隶属于河南省,位于三门峡市陕县境内。
陕西的陕,源于西周时期周公和召公“周召分陕”的典故,两人以陕塬为界东西而治,周公在陕东以洛阳为中心,召公在陕西以西安为中心,于是西周就形成了东西两都共治的局面。
为什么只有陕西而没有陕东呢?其实,在“周召分陕”之初,“陕东”这个概念确实存在,当时,召公治理的关中平原就是陕西,周公治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是陕东。
周召分陕
不过,这样的东西之分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并没有对各自的范围设置具体的界线,后来,随着诸侯国的向外扩展,陕东的范围也在不断膨胀,因为黄河中下游以平原为主,可以开拓的土地实在是太大了,整个华北平原都可以说是陕东地区。
到了公元770年以后,也就是春秋时期,这遍土地上分布了上百个诸侯国,各国之间的语言文化习俗都有很大差别,如此一来,陕东这个概念已经无法概括如此大的地理区域,各自为政的诸侯开始对自己割据的地区进行单独命名,陕东这一概念也就逐渐被人遗忘。
周召分陕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陕西陕东更是归于一统,划东西而治的意义彻底丧失,陕西和陕东的概念至此也就消亡殆尽。
北宋时期,朝廷将全国分为15路,陕州以西叫陕西路,而陕州以东,因为范围过于广阔而无法设立陕东路,只能被细分为京东路和京西路等区划,从此,就形成了有陕西而无陕东的格局,并延续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