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一部电影,《嫁个有钱人》,它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阿Mi(郑秀文)在爸爸开的煤气店里帮忙,某日被嫁了有钱人的老同学嘲笑,萌生了要嫁个有钱人的想法。

她进行了一番“准备”后,坐上了飞往米兰的头等舱,想要邂逅自己的王子。

阿Mi遇到了同样想要“找个有钱人”的阿诞(任贤齐)。

两人在米兰共度了一段浪漫时光,最后却在餐厅结账时发现了彼此都并不是有钱人,阿诞消失了,阿Mi靠着信用卡走出了餐厅。

回到香港后,阿Mi遇到了真正的有钱人,男二,Vincent。Vincent很喜欢阿Mi,她终于有机会嫁个有钱人了。

但是最后她选择和阿诞在一起。

皆大欢喜的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富翁给了他们很多钱,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部电影上映于2002年,20年前。似乎,“嫁个有钱人”这个想法,具有跨越时间的稳定性,今天依然有很多同胞(男女皆有)跟阿Mi有着同样的心情,ta们是2022年的阿Mi。

一个女人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出路吗)(1)

01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也是阿Mi,她也想嫁个有钱人,不用上班,她说:“结婚就是第二次投胎”。

当一个人想要“嫁个有钱人”的时候,无论ta是男性还是女性,我猜ta可能有着一些美好的期待,比如:

显然,上面这些都属于幻想,现实可能如此,但并不必然如此。现实也有可能是:

哪怕现实中这些幻想都能成真,嫁个有钱人之后,阿Mi真的能够不用再为钱烦恼,ta给自己开了一张或者一堆附属卡,自己可以获得一身的“神装”。依然要问,代价是什么呢?

当一个人想要嫁个有钱人的时候,实际上ta有一个欲望,对于钱的欲望。那个有钱人,是ta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ta并不真正在意这个“人”怎么样,只要这个“工具”的功能足够好就行。

但那个有钱人,实际上也是个“人”,ta是不是也在用欲望的眼睛来看着阿Mi呢?就像那句经典的话,“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又或者用一种互联网的表达是“高端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姿态出现”。

那个有钱人的欲望,就是想要嫁个有钱人的阿Mi需要付出的代价了。

比如人们常常开玩笑说的“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人们把这句话当做一句男性表达宠爱,展现担当的话。

但实际上,这句话呈现的,是一场交易,一方用“赚钱养家/钱”换取“貌美如花/美貌”,属于是当代亲密关系中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如果仔细地体会,可能会发现,实际上有钱人用钱买走的“货”是非常多的,比如:

可以确定的是,所有的有钱人跟阿Mi结婚,一定也是有所图的,而不是说“我跟你结婚,同时你拥有绝对的自由,没有任何的代价”。

02

当然,实际上,在亲密关系中,一定是有所谓的功能性的部分的没有一段关系是100%的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无条件的爱。

这样的事情,父母都做不到,就更不要指望伴侣能够做到了。这种理想的关系,估计只存在于神话/宗教/童话/象征的世界里面。

人们常说“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既然要标价,那让这个标价的过程从“暗中”转到“明面”上来,就会更好一些。放到桌面上,就可以讨论了。

阿Mi问:“我嫁给你的话,你对我作为一个妻子/伴侣的期待是什么呢?你理想中的婚姻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有钱人Vincent说:“我的希望有8个,12345678”

阿Mi说:“2458我也认可,17需要做些调整,具体来说是这样的,36我不卖”

有钱人Vincent说:“1的调整我需要点时间考虑,7的话我还是想按照我期待的来”

阿Mi说:“7,这可是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啊……得加钱”(加钱居士丁修表示认可)

有钱人Vincent说:“加钱可以,钱永远不是问题。要不我加钱,36你也一起卖了?”

有些东西,阿Mi是不卖的。如果Vincent一定要买。这就会成为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婚可能就结不成了。

如果阿Mi和Vincent进行深入讨论后,能够就双方对彼此的期待达成共识,那就可以相视一笑,一起说一句“合作愉快”了。围观群众也可以看一部《嫁个有钱人》真人版。

以前常说“结婚就是搭伙过日子”,关系一定有功能性的部分,分工合作,彼此依靠。

但我想,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亲密关系只是功能性的,也不会希望伴侣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合作伙伴,或者说工具人,而是会希望伴侣能够爱“自己”。

如果阿Mi和Vincent的关系能够变得更具有安全性,他们感受到在一种安全的氛围中,或者Vincent会问:“阿Mi,如果我没钱了,你还会爱我吗?”

阿Mi会怎么回答呢?

正在读文章的你,最喜欢哪个回应呢?

欢迎把你的答案写在评论里。

一个女人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出路吗)(2)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梁侨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