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朵璀璨的“金花”,以“才女”之名活跃在报刊与荧屏上;她是军统特工组谍报员的知己,为了他奋不顾身,摇身一变有了“双重身份”。她用她的勇敢、坚毅,书写了属于她自己的传奇人生。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无言的结局(红遍大江南北为爱情息影)(1)

图 | 英茵

上海滩的交际花

三十年代初,国产电影正处于由无声向有声的转型期间,上海滩明星云集。这时,一部《火山情血》中的南洋赤脚女郎一下夺得了所有人的目光。她有着甜美的长相、出挑的身材,讲着一口好听的普通话,因为这部电影,她在上海滩一炮而红。她就是英茵,一颗在上海冉冉升起的新星。

英茵出生在北平的一个文化世家,她的父亲是《大公报》的创办人英华,她的哥哥英千里曾为台湾大学英文系主任。也许是受家庭的熏陶,也许是处于对艺术的天赋与热爱,她在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参加了联华影业公司北平歌舞训练班,并且卓有成效。在训练班结束之后,为了有更好的发展以及更广阔的舞台,英茵只身前往上海,开启了她的演艺生涯。

初入上海的她凭借超高的演技,一下子进入了人们的眼帘。她先是在处女作《火山情血》中扮演南洋赤脚女郎,随之在《健美之路》中担任女主角。后来,她便正式进入了当时实力极其雄厚的明星影片公司。

一时间,英茵的名字红遍了大街小巷。她不仅出演了红极一时的《生死同心》、《十字街头》、《压岁钱》、《桃花梦》等影片,还发表了大量文章,素有“才女”之称。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无言的结局(红遍大江南北为爱情息影)(2)

图 | 英茵、白杨在影片《十字街头》中饰演姚大姐和杨芝瑛

自然,作为巨星的烦恼现在有,过去也有。由于她的才学与美貌,她的身边总是聚集着无数的男人。这些男人有的十分识趣,看出了英茵的不理睬便自觉走开;而有些男人则脸皮厚得要命,纵使英茵已拒绝了他们千百回,可他们还是装作看不出来一样,继续黏在英茵身边,甩都甩不掉。袁殊便是后者。

袁殊生于湖北蕲春,曾在日本留学,回国后担任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创办文艺新闻。他是中共、军统、中统、青洪帮、日伪,有着多重身份。在英茵活跃于上海滩时,袁殊便“看上”了这个漂亮的女人,一直在寻求机会接触。终于在一次宴会上,他遇到了英茵,并且邀请她跳舞。

这种男人英茵见多了!她根本不理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吃饭的请求。袁殊当时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表现,却在几天之后的见面时酸溜溜地说:“明星的的架子还真是大,连我袁殊都请不动你,这是有多大的架子。”这一句话说得英茵无地自容了。英茵心想,她要想在上海发展,这种大人物怎么能得罪?无奈之下,为了缓解尴尬,她只好回请袁殊。

不料,袁殊在饭局中竟借着酒劲对她动手动脚,并且丝毫不加避讳。甚至在饭局结束后,以送她回家之名赖在她家不走,行为极其放荡。要面子的英茵,只得与他来往。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无言的结局(红遍大江南北为爱情息影)(3)

图 | 英茵剧照

不久,袁殊升了官,做了江苏省伪教育厅厅长,春风得意的他开始到处沾花惹草。自然,最伤心的还是英茵。一次,袁殊为了显摆自己的本事,把上海包括英茵在内的一大批女作家都请到了苏州玩。左拥右抱的袁殊开心得脸都红了,却把英茵晾在了一边。女大作家苏青跟她说:“你看袁大厅长真是得意,我们这么多绿叶,就陪衬他这一朵大红花”。后来苏青还在他的作品中提及袁殊,说他身边女人不断。本就窘迫敏感的英茵误会了苏青的用意,她只当这句话是说给她听的,当即离开了苏州,返回上海。

袁殊发现英茵离开了苏州,知道自己得罪了她,却没当回事,继续沉浸在自己的狂欢中。后来,袁殊在上海碰见英茵,还是不死心地讨好说:“那天好心好意买了几块苏州丝绸想送给你,哪知道你跑掉了。”谁成想英茵根本不信他的话,一句“是买了送给苏青的吧”竟闹得袁殊不知说什么好,只得灰头土脸地离开。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无言的结局(红遍大江南北为爱情息影)(4)

图 | 白杨(右);英茵(左)

为爱情奋不顾身

作为明星,难免会遇人不淑,例如袁殊,就只当是她人生中的一段不美好的经历。可不管你发生过、经历过什么,你所注定的爱情,也一定会如期而至。

英茵的爱情,要从卢沟桥事变说起。

当时,我国的全面抗战刚刚拉开序幕,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高涨,各行各业也纷纷加入到了救亡图存的工作当中去。在那时,上海演艺圈也组织了13个抗日演剧宣传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日,英茵参加的就是其中去往重庆的一支。也就是在重庆,她遇到了她一生的爱人——平祖仁。

他们的初遇,真是应了那句“未曾相逢先一笑,初会便已许平生”。他们一个是窈窕淑女,一个是君子临风,一个风云婀娜,一个英俊潇洒。自然,两个年轻的灵魂瞬间融合到了一起。他们恋爱了。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无言的结局(红遍大江南北为爱情息影)(5)

如现在热恋的男女一样,他们如胶似漆,难解难分,甜言蜜语,你侬我侬。平祖仁见英茵喜欢吃川菜,便带她吃遍朝天门码头各种各样的川菜馆。他们一同站在码头上,吹着重庆潮湿清凉的海风,看着波澜壮阔潮起潮落的无边大海,两个人不禁感慨万千。他们拥抱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温度,心的距离也更近了。

可是这个时候,英茵并没有完全了解平祖仁。她只知道这个男人有多么英俊潇洒,有多么温柔似水,可她却不知道平祖仁从哪儿来,未来要到哪儿去,做的是什么职业。由于繁忙的工作,她也没工夫问。当时的英茵,即使身在重庆也有着繁忙的工作,有着无数的电影、话剧要拍。等到快要离开重庆时,她与平祖仁早已难解难分。

那天晚上,她与平祖仁再一次来到了朝天门码头,两个人紧紧依偎在一起,各怀心事。英茵开口道:“你还是跟我到上海去,通过这段时间了解,我知道重庆是个挺不错的山城,但是它远远不能和上海相比。”然后英茵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上海,讲起了上海的汽车、咖啡、电影、洋房。

看着兴奋的英茵,平祖仁一言不发。他不知道要怎么面对这个女人,也不知道要怎样向她道明自己的心声。沉默了许久,平祖仁才缓缓开口:“我暂时离不开重庆,我无法离开。”“为什么?你可以告诉我吗?”英茵不解地追问,可等来的还是沉默。

平祖仁看着黑夜中翻腾的江河,听着黑夜中行船的黑夜发出呜咽的悲鸣,他的心中百感交集。他转头看向旁边的女人,将她揽入怀中,轻轻对她说:“你不要害怕,我全部告诉你。”

于是,平祖仁将自己的身份一五一十地全部说了出来。他告诉英茵,自己是军统第三战区谍报组组长,同时,他也是军统特工组谍报员。于是,他劝说英茵以自己作家和明星的双重身份,加入他的工作,他会安排英茵接受严格的培训。英茵害怕了,她决定离开这个危险的人物。可是临分别,她又反悔了——她太爱这个男人了。最后,英茵决定同他一同工作,并肩作战。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无言的结局(红遍大江南北为爱情息影)(6)

图 | 英茵在《十字街头》中的剧照

不久,英茵便称“病”返回上海,又从香港回到重庆。到达重庆后,她参演了抗日题材电影《保家乡》。由于她逼真的演绎,拍摄时竟被饰演日本人的演员划破了血管。她被送入医院后,数月皆闭门谢客,等人们再次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离奇出走了。

英茵出走的消息轰动了整个演艺圈,一时间留言纷纷。有人说她受不了重庆清苦的生活,有人说她是投奔了汪精卫才转身离开,更有电影界以正直闻名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厂长郑用之先生在港报发表声明:“英茵行为浪漫,中制已予开除。”可后来的材料证实,这段时间,英茵已经成为了平祖仁最好的伙伴,她已经秘密地奔波于上海、重庆之间了。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无言的结局(红遍大江南北为爱情息影)(7)

图 | 电影中的英茵

走投无路,“干净”凋零

后来,平祖仁被捕的消息传来,着实让英茵吃了一惊,也慌了神。可这个时候,她突然想到了一个可以救命的人——袁殊。她记得有人说过,袁殊与“76号”的头目李士群是莫逆之交。因此,她什么也顾不上了,赶忙去寻找袁殊,请求他的帮忙。

见了袁殊后,他也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他一句话,就可以就下平祖仁一条命,可是他却提出了让英茵委身于他的要求。英茵无可奈何,只得含泪屈从。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无言的结局(红遍大江南北为爱情息影)(8)

图 | 英茵剧照

可尽管如此,平祖仁依旧于上海被杀。英茵运回了平祖仁的尸体,花大价钱将平祖仁头部弹洞修补好,安葬于万国公墓,并在平祖仁的墓地旁给自己也买下了位置。因为她知道在平祖仁过后,自己也离死不远了。

后来,也许是因为她决心赴死,再也没有人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过悲伤。一次,著名导演屠光启,聊起平祖仁。英茵并没有说她与平祖仁的关系,只是说她在重庆时就认识了平祖仁,他们关系非常好。她亲如弟弟的屠光启开玩笑说:“万一有一天你有不测,我会尽一切力量,替你办后事。”英茵却认真了,郑重地和屠光启立下了约定。

1942年,英茵以“干净”之名登记入住在国际饭店十楼的一个房间。她将生鸦片拌高粱酒吞服下去,直到毒发呕吐。服务员想将她送至医院,可惜为时已晚,她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25岁。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无言的结局(红遍大江南北为爱情息影)(9)

英茵的一生充满了惋惜,也极具传奇色彩。她本可以一生从事她所热爱的演艺事业,做一颗上海滩最璀璨的明珠。可是她没有。因为她遇到了一生的爱人。她愿意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愿意为了爱人放弃自己的工作与他并肩作战。这是爱情的力量,无对错好坏之言。那便让她走得干净吧,正如林黛玉一样,只留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文 | 锦华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