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有爱情线吗(亲情主线表现力不足)(1)


一线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看首映屈指可数,借着头条的光,加上传统的守岁夜,第一时间第一次在头条看了一部首播的电影《囧妈》。

作为女性,我看电影总是从情感和情节角度出发。那些爆裂的特效格斗场面,令人颠倒乾坤的科幻,精良制作全明星阵容的大电影,都比不及一部温情的让你满含热泪的文艺片,更能激起心底的震荡。一部电影如果没有情感作为依托,多少会显得有些空洞,也因此不少电影看过之后,仅仅只是看了而已,不会对它有任何情感的存储记忆。而那些经典也依旧无可替代的继续经典着,《这个杀手不太冷》、《泰坦尼克》、《教父》、《辛德勒名单》、《卡萨布兰卡》、《兵临城下》等等,还有国产的《霸王别姬》、《可可西里》、《新少林寺》、《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等。


囧妈有爱情线吗(亲情主线表现力不足)(2)

囧 字表情包


《囧妈》这部电影有些特殊,特就特在它是一个系列电影,是徐峥在“囧”字路上的又一部力作。但是看过他的“囧”系列电影之后,越来越发现,他在“囧”字的路上越走越远。“囧”字,从造型上看是个象形字,像足了一个倒了八辈子霉的人,被囚禁在四面高墙中束手无策,而它的真正内涵在于背离常理呈现出的窘迫状态。从这个层面理解,《人在囧途》(由徐峥主演)中的李成功符合,他的窘迫在于有钱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而当你想要的东西从别人身上呈现时,这就形成一种救赎;《泰囧》中徐朗角色也勉强符合,至少还在“南辕北辙”的路上。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在于将喜剧进行到底,从一而终,也恰恰是不断的笑声把这部电影送上了票房巅峰。再说《港囧》就不那么专一了,借用喜剧来表达爱情,本身就有些牵强,更何况发生在一个试图出轨的男人身上。看过之后不久完全记不起电影的情节,只记得影名,主演是徐峥,还有一个败笔包贝尔。如果不打算用王宝强,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再试图克隆一个“王宝强”出来。再到这部《囧妈》,如果可以换一个名字,我宁愿叫它《开往莫斯科的列车》。从《港囧》到这部《囧妈》,至少我没有看到一个人背离常理的窘迫之态,相反,感觉麻烦都是自找的。


囧妈有爱情线吗(亲情主线表现力不足)(3)


《囧妈》题材选择--情感依托母爱

爱是一把双刃剑,母爱亦是如此。我们见证过母爱的伟大,也见证过母爱的可怕。看过《囧妈》的人,应该没有看到多少母爱的伟大,也没有看到多少母爱的可怕,看到的是,一个被母爱宠坏的中年男人,和一个极度缺乏关爱的母亲,两人在一趟列车上,在一段旅途中寻找着各自的位置,修补着母子间的裂痕。所以,从理论上讲,它应该是一部温情的治愈系电影。

也因如此,它不是一部喜剧片,更谈不上“囧”。如果是赞颂母爱的电影,只要能让你感动到泪流满面,它就是你心中的经典,因为母爱是一场心灵际遇。母爱是最容易触发泪点的题材,我们东方人的特点,对于爱的表达多半以内敛为主,越长大越不会说“我爱你”,我们的母爱更多的集中在行为上的默默付出,不厌其烦喊你吃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为你做这做那。但是,这部电影它不是讲平凡中的伟大,而是阐述母子间的冲突。


囧妈有爱情线吗(亲情主线表现力不足)(4)


在电影中,展现母子冲突的表现形式便是束缚和管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见证了不少这样的悲剧。不过在电影中的徐伊万身上,通过母亲卢小花对他的关心,体现出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控与束缚,顶多只是溺爱,孩子在母亲面前,不管年龄多大,永远都是孩子。反正我看了,我觉得徐伊万挺幸福的,人到中年还能得到这样的母爱,应该感到开心,倍感珍惜啊,怎么他那么烦恼?印象中似乎没有强烈的表现他母亲对他进行思想上的控制,只是在生活上过多的参与。作为儿子的徐伊万,对于母亲的关爱并不领情,也不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

以母爱作为整部电影的情感依托,母亲的爱和儿子的爱都显得有点力道不足,张力不够。所以,看完了,没有什么感动的地方,只是觉得,有这样一位固执可爱倔强的老妈,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囧妈有爱情线吗(亲情主线表现力不足)(5)


故事情节的设置--牵强附会

亲情与爱情,哪个是主线?

整部电影有两条线,一条主线集中在徐伊万和母亲卢小花的列车上,一条辅线集中在身在美国的妻子张璐与徐伊万的电话线上。不知道徐峥是不是受《人在囧途》的影响太深,由他自导自演的“囧”系列电影里都少不了一个想要离婚的妻子。不过与前几部不同的是,徐峥终于在这部电影里把“婚给离了”。预测在以后的“囧”系列电影里应该不会再有妻子出现了。

个人看法,相比前几部“囧”系列电影,《囧妈》中的辅线占了太多的篇幅,导致人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集亲情和爱情于一身的情感电影,那么亲情为主还是爱情为主,于我而言,我记忆深刻的是徐伊万老婆张璐的经典台词胜过他与母亲的相处模式,但很明显,电影的意图更想集中在列车上的母子二人身上。


囧妈有爱情线吗(亲情主线表现力不足)(6)


经典台词:

你看,这就是我们俩之间的问题,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象的那个人吗?(一个“爱拖拉”的人终于被妻子点醒了)

这段台词是电影开始时,徐伊万的妻子张璐对他说的一段话。主人公徐伊万也把它转嫁到了母亲身上:

经典台词:

在你的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顿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那个想象中的儿子。

其实,这个转嫁刚好可以体现儿子并不真正了解母亲,所以才会借“爱情”来表达“亲情”。不过这种宣宾夺主的表达方式,是否合适?对于爱情的阐释明显好于亲情的表达。

经典台词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争吵,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只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像我对你一样。(爱情的台词抢戏吗?)


囧妈有爱情线吗(亲情主线表现力不足)(7)


依我几十年做女儿的经验,我妈永远知道我在想什么,特别是在一些关键事情上。知子莫如母,孩子的心理需求有哪个母亲不了解,这种了解不会因为后期的分开而改变,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灵感应,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纵使它尘封已久,再翻开它依旧如新。每一个母亲,只要你想,都可以找到一条通往孩子心里的路,因为母爱的无私可以融化心灵的坚硬。

对于母爱的无私,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结果,那便是张璐因为看到了婚姻的真象而离开,卢小花因为太了解自己的儿子,因为爱而选择了尊重。不爱的终究会离去,爱你的永远不会走开。


囧妈有爱情线吗(亲情主线表现力不足)(8)


小品化的情节片段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品演员进军电影市场的缘故,电影里总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对白,刻意的营造一种让人发笑的气氛,略显尴尬。小品演员参与电影总有种让人出戏的感觉,身上的小品味道浓重,就连台词和表情都一如继往如小品演出一般夸张。这对电影来说,不知道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喜剧演员与小品演员的区别在王宝强身上便可体现出不同,王宝强的确是一位自带笑点的演员,由他参与的“囧”系列电影,笑点不用刻意便自然流露,喜剧效果十足。“囧”系列电影中,唯以《泰囧》可称之为一部上乘之作。

电影中的列车员贾冰也是一个小品演员,不是亵渎小品,不知道说实话会不会被骂。近些年看过的小品,说实在话,真没什么令人发笑的点,还没恶作剧的家庭幽默录相好看。利用小品化的片断去营造一部电影的经典对白,是不是有点悲哀?小品演员参与的电影演出最先去除的就是身上的小品化印迹,融入到电影的氛围,这样成就的才是电影的亮点。


囧妈有爱情线吗(亲情主线表现力不足)(9)


意象化的失败

电影的后半段出现了两头熊,而且刚好是母子。这无疑是一种意象化的表达方式,是电影将母爱升华的地方。有人说很突兀,我觉得这个情节设立的很好,只不过遗憾的地方在于,那两头熊是真实存在的,最后还被人击毙,这有点太写实了。

如果换成另一种画面,徐伊万和母亲卢小花两个人静静的坐在森林里,回想着两个人一直以来的相处模式,这里加入意象的画面,意象化的最高境界就是梦幻。这时电影里引入一头母熊和一头小熊,代表他们的心魔。一头小熊只是转晕了,并没有受到伤害。但在母熊看来,就是以为它受到了严重的侵害,于是疯狂的追杀报复。母熊的行为恰好可以体现出母爱的盲目性,小熊此刻需要的是救助,而不是替它去复仇。当母熊最后意识到小熊的真正需求后,母子间的沟通障碍自然就消失了。所以,熊的结局如果换成自然的幻灭则更富有电影的艺术感染力。


囧妈有爱情线吗(亲情主线表现力不足)(10)


逝去的不会再回来

不要试图去成就一个不可能的遗憾,如果是遗憾,就让它变成永远的遗憾,这样的情节更深入人心,更能激起人们对遗憾的份量。

电影中的母亲花了两万块赴俄罗斯红星大剧院演出,其目的就是为了弥补曾经的遗憾。在儿子的帮助下,这份遗憾被补上了,而且真的站在了红星大剧院的舞台上,还有伴奏。单从这段情节看,真的一点都不囧,如果一部电影非要演绎一个众人已猜到的结局,那不妨可以俗到自然。


囧妈有爱情线吗(亲情主线表现力不足)(11)


如果我们看到的画面是一群花了钱的老阿姨,落寞的站在演出散场的红星剧场之外,在稀稀落落的人流中,用中文淡淡的清唱出俄罗斯的经典曲目,引人驻足倾听,是不是更有人生的味道,更接地气。遗憾终究无法弥补,但追求的精神不畏严寒,如红梅开放。

看了《囧妈》,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冲动,冒着严寒去莫斯科,想坐那趟“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长途列车,如果能在冰湖上走上那么一走,那就完美了。电影的外景画面感很美,俄罗斯风情足够浓郁,如此美好的旅程,被一些强硬的情节给毁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免费的永远有吸引力。徐峥的这波神操作可能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加分项。

吐槽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