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部落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原在陕、甘高原一带生活,姬昌之父励精图治,对周国周边的部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周国势力的不断扩张,引起了商王的猜忌。商王文丁为了遏制周族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为"方伯",号称"周西伯",为西方诸侯之长,实则软禁了一段时间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周人葬季历于。

孔子评价周文王长相(周文王是个什么样的人)(1)

季历死后,姬昌继位,是为西伯昌。

姬昌,后人尊为周文王,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生活俭朴,跟商纣正好相反,纣王喜欢围猎、喝酒,对臣民横征暴敛、暴虐无道,而周文王却禁止臣民喝酒,不准贵族以打猎为乐,还鼓励人民耕种、畜牧,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他礼贤下士,因此许多才俊之士都纷纷前来投奔,连邻近的诸侯小国也都来臣服。

西伯姬昌在周国即位为君后,施行仁义之道,勤于治政,深受百姓爱戴,姬昌敬老尊贤的美名远近传播,许多贤士都慕名而来。

孔子评价周文王长相(周文王是个什么样的人)(2)

天下诸侯不堪忍受商纣的压迫,纷纷归顺周文王,只有犬戎、密须、耆等几个诸侯助纣为虐,帮助商纣王欺凌弱小诸侯。周文王率军征伐这些商纣的走狗,保护了弱小诸侯国。

周文王接着又率军消灭了崇侯虎,营建新都丰邑,周国的力量进一步壮大,领土已经扩展到江、汉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周得其二"的局面,周国已经完全具备消灭商纣王的实力。

第二年,一代圣主周文王辞别人世。周文王虽然没有推翻商纣王的统治,但他完成了灭商的准备工作,他的未竟事业由他的儿子周武王最终完成了。

孔子说:恐怕只有周文王是个无忧无虑的人吧!季历是他的父亲,周武王是他的儿子。他有父亲开创事业,有儿子继承事业。周武王继续着文王未完成的功业,披挂战衣,取得了天下。

孔子评价周文王长相(周文王是个什么样的人)(3)

孔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周朝从始祖后稷开始,一直积德行善,到了周文王这一代,善果已初步成熟,经过文王的努力,更加成熟。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后来,据说经过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有了卦辞、爻辞,人称《易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