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古典诗词,它不仅凝聚着丰富的情感,其实还积淀着智慧的结晶。因为古代文人,大都具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所以总能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总能从客观事物中找出规律。因此,即使是习以为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在古典诗词里都含有深刻的智慧。

黄庭坚最出名的十首诗词(黄庭坚的这首词并不出名)(1)

譬如,苏轼游览庐山风光,便有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陆游酷爱啃读诗书,便有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诉衷情》,便是宋代词人黄庭坚一首并不出名,却含有大智慧的词作,甚至可以说最后12字直击人心,令人彻悟。

公元1095年,也就是宋哲宗绍圣二年,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黄庭坚被贬赋闲期间,常常登高览胜,感怀今古,不禁产生了想要寻求超脱的心理,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诉衷情》便是黄庭坚在这样的心境下有感而发。

黄庭坚最出名的十首诗词(黄庭坚的这首词并不出名)(2)

《诉衷情》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

金鳞正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首先,词的开篇两句“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即江上万顷波涛一个接一个涌来,一位戴斗笠披蓑衣的渔翁,正独自一人在江边垂钓。从它的意思来看,显然是勾勒出了一幅寒江独钩图。其意境颇似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因为黄庭坚与柳宗元都有被贬的境遇,又都是清高之人。

黄庭坚最出名的十首诗词(黄庭坚的这首词并不出名)(3)

紧接着的“金鳞正深处,千尺也须垂”,意思是说鱼儿就在这水中深处,即便它是深藏千尺也要钓上来。从字面意思来看,它不过是身为垂钓之人对于鱼儿的正常渴求罢了。但对于黄庭坚这个贬谪之人来说,他想要表达的却是一种屡遭坎坷后寄情山水而忘却名利的情怀。对鱼儿的渴求,其实就是黄庭坚想要寻求超脱的决心。

然后,我们来看看词的下片。起三句“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即鱼儿吞下了鱼饵,又吐了出来,将信将疑,却迟迟不肯上钩。同理,这三句除了将垂钓的过程描述了出来,更多的是表达了黄庭坚寻求超脱之路的艰难。其实想想就能明白,毕竟不是圣人,想要一朝一夕就忘却名利,从而超脱出来是何等的不现实。

黄庭坚最出名的十首诗词(黄庭坚的这首词并不出名)(4)

最后,“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则是一幅笔墨空灵的江渔归晚图。它的意思是说,当渔翁归来的时候,已经是水寒江静,满目青山,明月当空的时候。我们说按照词的思路,到了这里应该是对垂钓结果对描写。那么究竟有没有钓到鱼儿呢?其实这个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词人通过对一种自然超妙的景象描写,表达出了自己觉悟超脱,由凡入圣的襟怀。

黄庭坚最出名的十首诗词(黄庭坚的这首词并不出名)(5)

这种澄静澹远的境界,也象征着黄庭坚不再为名利上的失意而烦恼,而把目光放到了大自然中的山水上。如此一来,鱼儿有没有钓上来,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独钓江天的自由生活。对于最后这短短12个字,历来诗论家对它的评价都很高,说其是“令人彻悟言”。虽然我们不曾有黄庭坚这样的坎坷经历,但是我们却可以借鉴他寻求超脱的经验,从而助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中不如意的事。

黄庭坚最出名的十首诗词(黄庭坚的这首词并不出名)(6)

综观黄庭坚的这首词,它笔墨空灵,所描写的是渔翁垂钓寒江的情景,要表达的却是黄庭坚遭遇贬谪后寄情山水忘却名利从而超脱的情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不要忘了生活中还有“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这样的自然超妙景象。对于黄庭坚的这首词,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讨论一二。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