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俞任飞 通讯员 刘科雅
滚圆的肚子,金黄的皮肤,顶着一头“大波浪”绿叶,浙江省第一个国家原产地域保护水果——常山胡柚,一改传统水果形象,以电影主角身份开始在大银幕里搞怪耍宝,还有了个小名——小柚柚。
在近期举办的浙江省“电影暖场活动”中,入选节目单的国产动画片,除了名声在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就只有《胡柚娃》一部新片。
今天下午1点30分,记者在杭州举办的动画电影《胡柚娃》抗疫公映暨全域上线启动仪式上获悉,自8月22日起,其还将陆续在浙江、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各大影院上映。
很快,这部以水果为主角,讲农村故事,致敬中国动画学派的动画影片,就能被更多观众所看到。
胡柚娃的诞生
下午2点40分,灯光黯去,电影《胡柚娃》在一片水墨风景中开幕。
“‘胡柚娃’就孕育于胡柚林。”《胡柚娃》总制片人刘峰,是土生土长的常山人,尽管常年在外打拼,但他仍旧怀念家乡的风土人情。
刘峰还记得,接受常山县委宣传部为家乡拍摄一部城市宣传片的邀请后,他回了一趟老家的胡柚林。他戏称胡柚是“自备冰箱”的水果——在自然温度下能存放7个月,味道还能经久不衰,甚至越来越美。
况且,胡柚还有一种圆融的本事,能把甜酸苦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胡柚味道。“何不干脆就结合这些特点,以常山胡柚为原型,勾勒出一个富有乡土特色的动漫卡通形象。”这个想法一萌生,刘峰很快有了新动作。
他找来了曾参与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魔方大厦》等多部知名动画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导演周一愚,两个人几经修改增益,金灿灿、黄澄澄、圆滚滚的 “胡柚娃”卡通形象呱呱落地。、
动画片的制作要经历原画设计、创作、修片、手绘、采集、上色、分镜流程处理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胡柚娃》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画师一笔一画在纸上一张张画出来的。彼时,共有6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首部“胡柚娃”动画片的制作,光是手绘画稿就重达300多公斤。
电影《胡柚娃》的剧情,脱胎于常山地区的民间故事。相传,胡柚是八仙铁拐李的“妙笔”,他感动于三衢山孝子胡进喜,为给父亲治病的小心,遂将仙果种在了人间,造福百姓。2013年最早创作的《胡柚娃之胡柚诞生记》,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胡柚娃之拜师学艺记》《胡柚娃之保护祖宗树》《胡柚娃之仙果奇缘》《胡柚娃之保护水源》……之后每一年,“胡柚娃”都会迎来新的冒险。2018年,《胡柚娃》动画系列片在浙江少儿频道播出,每部时长16分钟。
“把传承中国动画学派风格与突出常山文化特色相结合,在弘扬和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让《胡柚娃》成为常山文化传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发布会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郑虎如此评价《胡柚娃》系列动画片。
为什么要做胡柚娃
画面里,胡柚娃还在活蹦乱跳,当他用常山特有的贡面“调戏”几大反派角色时,放映室里传来了孩子们的哄笑声。
如果不是主创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在电影里耍宝卖萌的胡柚娃最初诞生于2013年初,任谁也很难想象这个阳光、活泼的动漫人物今年已经8岁了。
“‘胡柚娃’对于提高常山胡柚知名度,提升常山城市品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启动仪式上,常山县委书记潘晓辉向记者介绍道,从胡柚到“胡柚娃”动漫形象的问世,不仅能生动地传播常山地域文化,反映常山人民的精神面貌,更能带动胡柚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了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主创团队和常山县委县政府自2013年起,就将胡柚产业延伸到文化产业中。其后,“胡柚娃”系列作品相继亮相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中国伊朗文化贸易周、法国戛纳电视节……
在此后的创作过程中,常山县力推“胡柚娃”动漫卡通形象的文化品牌价值,2015年8月向国家商标局注册了“胡柚娃”商标,并开发了胡柚娃玩偶、胡柚娃表情包、胡柚娃连环画等各种文创产品。
“在创意化特色城市建设过程中,动漫产业往往能够通过文化创意将城市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起来,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的高度融合渗透中,运用大众化视觉媒介有效可持续地提升城市文化的品味和影响。”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贡建英说,胡柚娃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动漫资源,进一步的开发对常山县的特色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觉得常山政府能够用动漫的形式把当地的特色推广出来,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方法,具有借鉴意义。”在启动仪式后举行的《胡柚娃》文化IP价值开发座谈会上,众多中国动画界“大咖”齐聚一堂,从故事、艺术、产业、品牌、跨界等多个层面,就胡柚娃产业发展和品牌规划等开展研讨。刘峰不无感慨的认为,动漫是青少年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通过这样的形式,才能够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常山,记住常山的文化和特色。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