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十二章人皆有不忍之心(论语第六篇雍也)(1)

【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翻译】

【杨伯峻】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李泽厚】子游做武城地方的官长。孔子问:“你得到什么人才吗?”子游答道:“有个人叫澹台灭明的,做事不抄小路;不是公事,从来不到我的办公室来。”

【钱 穆】子游做武城宰,先生说:“你在那里求得了人才吗?”子游说:“有一澹台灭明,他从不走小道捷径,非为公事,从未到过我屋中来。”

【夜辰心得】

这章需要了解两个人。一个是子游,也就是言偃。

言偃(前506年—前443年),姓言,名偃,字子游,又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常熟人。春秋时期思想家,“孔门十哲”文科第一,小孔子45岁,孔门中唯一的南方弟子,孔子曾称赞他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被称为“南方夫子”。

另一个是澹(tán)台灭明(前512年—?),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东周时期鲁国武城(今属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孔子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39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子游曾做武城的地方官。孔夫子问他:“女得人焉耳乎?”这一问,背后藏着一个理念:当官要以识才用才为己任。一个人当大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位时发现多少人才、举荐多少人才、培养多少人才,这才是为官的最大政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才能与功业。而为官一任,育人荐人,可以造福四方、八方、十方,功在千秋。

子游回答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游说发现了澹台灭明这个人才,紧跟着说出两条理由。一是行不由径。二是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注疏》解释,“行遵大道,不由小径,是方也。若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是公也。既公且方,故以为得人。”

“行不由径”,是指行走的时候不抄小路。古时的路有几种,最宽的能容下几辆车的是“路”,能容下车而且相对较直的是“道”,牛马走的或是歪斜的是“径”,曲径通幽,就是小道。周礼规定,君子应该行走于道,不走捷径。估计人们早已不守这个礼,凡事都图便捷。子游看到澹台灭明恪守周礼,说明他内心有遵循、有原则。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是指除了因为公事,从来不去子游的屋子里。作为下属,心底无私,与领导交往只限于公事,说明内心光明正大,不为了提拔重用巴结逢迎。这样的品质,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今社会,都是难能可贵。

因为这两点,子游认为澹台灭明是难得的人才。当官要以识才用才为己任,还要有识才的本领,子游以小见大,从细处察人识人,值得学习借鉴。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澹台灭明欲拜孔子为师,孔子看到他相貌丑陋,觉得他没什么才,可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遂勉强收他为徒。他受业后,谨遵老师的教诲修行,学有所成,到江南讲学,有三百弟子,学派影响广泛。后来孔子听说,不禁感叹:以言取人,看错了宰予;以貌取人,看错了子羽。

从这点看,孔夫子也有过以貌取人的偏见,相对于子游从生活的点滴细处察人识人,略有草率。启示我们,圣人也好,凡人也好,察人识人都不是掐指一算的事,需要长久观察、细心考察,日久见人心。不过,孔子之为圣人,正是用一言一行教诲我们“过而不改,是为过也”,有过错就要勇于承认、力行力改,“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学习修道,就是一个知过改过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