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理咨询师 咿呀

喜欢我可点上方的“关注”

言多必失到底好不好(决定性因素真的是因为)(1)

言多必失,这是一句流传已久的成语,意思是话说多了必有失误。

在我们平时生活、工作中,会经常出现这种言多必失的状况。那真是因为言多而产生了过失吗?

三国时期的杨修自恃聪明,常常口无遮拦。

一次,曹操出兵汉中被困,进退两难,就餐时看到碗里的鸡肋有感而发,刚好下属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而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让士兵收拾行装,撤兵回家。并解释到:“从今夜的口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国。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而现在,进兵不能胜利,退兵恐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我断定明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所以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走时慌乱。”于是,军中的诸将领都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去。

曹操听说后,大怒,传来杨修:“你怎么敢造谣生事,动乱军心!”随即喝令将杨修推出去斩首。

言多必失的决定性因素我认为不是”言多”,而是“不慎言”。

上文杨修,如果不误解曹操的口令,如果不到处造谣生事,也不会弄得如此下场。

言多必然也会增加不慎言的发生几率。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也许你没有别的意思,但可能别人不这么想。往往危险就在这个时候隐藏了。

言多必失到底好不好(决定性因素真的是因为)(2)

既然我们都知道言多必失的重要性,为什么还会有人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 当我们在聊天过程中,可能过于投入,越聊越兴奋,越兴奋就越聊的多,而忘记了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这种人往往为了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把所有事情一吐为快。
  2. 在聊天过程中,当对方不认可你说的时候,或者你想反驳对方的话语,这个时候我们都容易情绪激动,且说话会有不经过大脑的时候,更有甚者,会出现愤怒的情绪。都说冲动是魔鬼,越是愤怒时,越容易说出一些后悔莫及的话来。
  3. 有些人说话会紧张,越紧张越害怕说不到点子上,越害怕就越容易说错。

言多必失到底好不好(决定性因素真的是因为)(3)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言多必失呢?

01,正常情况是这样的,即使再严谨的人,也会犯错,说多了也会有口误的时候。

02,平时说话较少,性格较内向的人更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平时沟通较少,对于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会经常判断失误,有时也会因为话错了而想着去弥补,越想着弥补,内心越着急,人会越不理智,说错的内容就越多。

大家还记得之前有个明星仝卓开直播,和粉丝聊着聊着,就透露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自己是复读生,但很想去一所只收应届生的学校,于是利用了一些手段和关系,改掉了自己复读生的身份,从而读上了心仪的学校”。此事情的结果就是自己断送了自己的明星之路,且还被学校开除学籍。虽说仝卓改学籍的行为本身是不光彩的,但他没有说低调行事,少言谨行,而在直播这么开放的平台上大谈此事。

言多必失到底好不好(决定性因素真的是因为)(4)

所谓 “ 话到口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 ” 。所以,不论在什么场合,我们尽可能的以少说话为妙,说的多了不一定有益处 ,说的少了不见得会有什么损失。

一旦不慎说错话了,即使我们说再多的话也是无济于事的。

老祖宗才让我们管好自己的嘴巴,少说就能少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