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旅游发展(乡村游成增长最快的绿色产业)(1)

盐都区大纵湖镇三官村一景

袁明浩摄

本报记者陈兵

春到龙冈赏花闻香,夏到仰徐、尚庄游园摘果,秋到大纵湖泛舟品蟹,冬到杨侍泡泉养身……如今的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乡村、田野、湖荡湿地已不是贫穷落后的象征,而是休闲、娱乐、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主动融入盐城市大市区都市休闲度假圈建设,围绕全域旅游目标,多要素联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链,走出了一条旅游兴农、兴区的生态发展新路。2016年11月15日,农业部公布了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名单,盐都区位列其中,成为全省四个入选县(市、区)之一和全市本次唯一入选县(市、区)。

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整洁、优美的村庄环境。2011年以来,盐都区财政每年设立20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各镇(区、街道)平均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全区人均达到50元标准,专门用于城乡环境治理和管护。“河道、道路、绿化、垃圾清运、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的“治管并重、即治即管”长效管理体系已建设到位。2014年,盐都区在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结果中,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空气质量、绿化覆盖率等涉及生态建设的多项指标就已达到目标值,2015年上半年,又率先在全市通过国家生态区考核评估。

盐都区境内河网密布,农产品资源丰富,为了将自然资源变成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全区先后投入75.6亿元,大力构建双新大道乡村旅游产业带、蟒蛇河水上游览风光带和大市区都市休闲度假圈“一湖两带一圈”旅游发展新格局。沿大纵湖领舞的乡村旅游景观带,全区相继建成了龙冈桃花园、仰徐乡村乐园、杨侍农业生态园、三官·北京农庄、泾口湿地风情园等20多处集水乡风情、观光采摘、民俗文化、乡村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景点。在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内涵的同时,该区又着力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大力开发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精品民宿等旅游新业态,“多彩盐都、欢乐水乡”的乡村旅游品牌日益响亮。

大纵湖镇三官村苏北里下河腹地,虽然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纵湖旅游度假区毗邻,但过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农耕村落。近年来,盐都区镇村三级组织投资1.5亿元,以农耕、民俗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三官村里下河古村落风貌和传统婚庆文化、龙文化、渔耕文化、养身文化等特色主题馆。目前,三官村已荣获省休闲农业示范村称号,三官·北京农庄已进入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创建单位行列,并通过初步验收,“市区—杨侍村—三官村—大纵湖”线路也已成为省十佳旅游精品线路。

三官村只是盐都区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让每一个村庄都如画似景,让每一位游客都流连忘返,乡村旅游已成为盐都区增长最快的绿色产业之一。近3年来,全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年增幅均在35%以上,2015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总收入达32亿元,仅今年国庆黄金周,就接待中外游客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