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中佳丽无数,爱皇上的、不爱皇上的,都被高墙禁锢,幽囚一生,所谓的赢家,熬到最后不过是赢了个空名,却要在漫长的岁月中孑然一身,深宫冷月。

而输家则各有各的悲剧——如懿寄望能得到皇帝的真心,寄望青梅竹马之情能历经岁月,不变初心,但龙椅上的那个人终究不是曾经墙头马上遥相望的少年郎了,他的多疑,他的冷漠,他的无情,让多少后宫女人满腔柔情错付,徒留一地鸡毛。

历史上的舒妃(才貌双绝受乾隆宠爱)(1)

中宫皇后如懿是如此,另一个女人则更是可怜。

叶赫那拉·意欢,一枝自出场就自带仙气的傲骨寒梅,十多年前她与乾隆遥遥一望,自此便许下要做这芝兰玉树般好看的男人的妻子,只是这男人是大清的天子,他自负又多疑,敏感又多情,他会对唱着《醉花阴》的意欢讲着让人耳熏目迷的情话,又会理智清醒地顾忌着她与太后的关系而疏远于她。

她想要一个属于他们两的孩子,他就将一碗一碗的堕胎药赏给她,她因仰慕他而抄御诗学翰墨,他却将这一切都批为逢场作戏——等到她在烈火中吟唱着“落尽梨花月又西”的满腹情殇时,他才恍然惊觉,原来深宫中也曾有人那样纯粹而热烈地爱慕着他。

历史上的舒妃(才貌双绝受乾隆宠爱)(2)

可惜一切都晚了。

而舒妃叶赫那拉·意欢也并非是作者凭空杜撰的人物,她的原型正是乾隆帝的舒妃叶赫那拉氏,虽然历史上的叶赫那拉并没有如此跌宕又坎坷的心路历程,但她却也是乾隆帝的宠妃之一。

她的一生,同样写尽了深深宫墙后的万般无奈与心酸。

出身名门望族,才貌双绝惹人爱

叶赫那拉氏拥有显赫的出身,单单是叶赫那拉这个大姓便自带贵族气质,叶赫那拉的太祖是清太宗皇太极的亲舅舅,曾祖父则是康熙帝的肱股之臣纳兰明珠,叶赫那拉氏的父亲纳兰永绶,17岁便是御前一等侍卫,二十几岁便身兼议政大臣、礼部侍郎等要职,可谓是文武双全的国之栋梁。

可惜,雍正九年,纳兰永绶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岁。

历史上的舒妃(才貌双绝受乾隆宠爱)(3)

父亲的早逝并没有影响到叶赫那拉氏的教育,因为纳兰家本身就是书香门第,祖父辈的纳兰容若兄弟都是当世奇才,叶赫那拉氏的亲生母亲苏完瓜尔佳·思柏也是才貌双全,曾和闺蜜宫淡亭合著诗集,两人也常在家中吟诗作对,挥文泼墨。

在书香气的浸染下,叶赫那拉氏自小便面容姣好,气质超然,家世和文采赋予叶赫那拉氏的是进宫即一鸣惊人的资本。

入宫即受宠爱,翻绿头牌翻掉漆

叶赫那拉出生于雍正六年,乾隆六年,年仅13岁的叶赫那拉奉旨入宫,这个不到十四岁的小姑娘却在后宫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初入宫便被封为贵人,六日之后晋为舒嫔,成一宫主位。

这样的晋升速度让多少妃子眼红,要知道,即使在日后盛宠不断的令妃,现在也不过是富察皇后的贴身宫女,更遑论在潜邸就陪伴乾隆的格格们。

历史上的舒妃(才貌双绝受乾隆宠爱)(4)

其实对于叶赫那拉这个姓氏,清朝后宫是多有忌惮的,因为叶赫部落留下的诅咒“亡大清者,叶赫那拉氏”,让爱新觉罗家族对叶赫那拉氏的女子诸多避讳,大多数都在选秀时期就撂牌子了,而乾隆自第一眼见到叶赫那拉氏就被她清冷如月的容颜和孤高淡然的气质所吸引,将叶赫那拉氏纳入宫中。

而叶赫那拉氏也和后来的令妃一样,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盛宠。

入宫十年产子,幼子早夭伤透心

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病逝,同年五月,无子的叶赫那拉氏和魏佳氏同被晋升为妃,也就是舒妃和令妃。

在前期,舒妃比令妃是更加受宠的,令妃出身不高,又无文采,而舒妃不仅才貌双全,还精通琴棋书画,无论是出身、样貌还是才学,舒妃都将令妃死死地压制住了。

而现实也确实如此,舒妃的绿头牌都被乾隆翻得掉了漆,敬事房不得不几次更换绿头牌——这一个小小的墨绿色的牌子,承载的是皇帝的宠爱,谁的牌子经常被翻,谁就盛宠不断,谁的牌子崭新如初,谁就是被冷落的。

历史上的舒妃(才貌双绝受乾隆宠爱)(5)

不论是晋升速度还是侍寝次数,舒妃都是破纪录的,足可见她的恩宠之盛。

舒妃娘娘文采出众,涵养颇高,因而更受乾隆的宠爱,乾隆十六年,舒妃在承乾宫率先诞下皇十子,这个孩子也奠定了她在后宫的地位,而此时的舒妃已经进宫十年之久了。

入宫十年才有一子,舒妃对这个孩子可谓是尽心竭力,可乾隆十八年,年仅三岁的皇十子还是不幸夭折了,更可怜的是,这个孩子甚至没有名字。

这个孩子的早夭对舒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的生育记录也就此停住,尽管此后舒妃依旧有侍寝记录,但是她再无生育。

因为预言忌惮,纯属是子虚乌有

有人说,舒妃入宫十年才生育,因为舒妃身体虚弱,导致皇十子出生后便体弱多病,最终病逝,此后舒妃再无子嗣,会不会真的如《如懿传》所演,是乾隆给舒妃下了避子药导致舒妃很难受孕呢?

历史上的舒妃(才貌双绝受乾隆宠爱)(6)

其实这个猜测多少有些杜撰的成分。

首先,乾隆对舒妃的感情是装不出来的,皇帝为了巩固统治而将世家女纳入宫中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而这些女子多数都在入宫后便被冷落一旁,莫说是绿头牌被翻得掉了漆,可能一年到头也见不到皇帝几次。

而舒妃的绿头牌屡屡被翻,如果乾隆对舒妃没有感情,大可将她弃置一旁。

其次,舒妃的母家纳兰家在乾隆时期早已式微,官职最高的纳兰明珠早已被罢黜,不受重用郁郁而终,纳兰家自康熙时期后期便被冷落,雍正时期经过进一步压制,到乾隆时期皇权高度集中,纳兰家早已威胁不到皇室地位,乾隆没有理由对叶赫那拉氏忌惮。

最后,要说到那个关于爱新觉罗和叶赫那拉的预言,如果乾隆真的迷信这个预言,就绝对不会让叶赫那拉氏进宫,所以说乾隆因为害怕预言应验才给舒妃用避子药纯属子虚乌有。

所以,乾隆对舒妃确实是真心喜欢和欣赏的,否则舒妃也不能独占十几年的恩宠,而舒妃盛宠多年却无子,最大的原因有可能是她年纪太小便进宫,各方面都没有发育完全。

历史上的舒妃(才貌双绝受乾隆宠爱)(7)

多年止步妃位,死后未能享哀荣

自乾隆十八年舒妃唯一的孩子病故后,舒妃便没有了生育记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令妃魏佳氏异军突起,接连产子,一跃成为后宫宠妃之首,而舒妃则愈加低调,愈加平淡,直至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也许是心气颇高的舒妃在丧子之后看淡人生,看淡恩宠,也许是皇十子病逝后乾隆的冷漠让舒妃看穿了皇家凉薄,从此急流勇退,再无野心。

而乾隆对这位十三岁便入宫的才女也是心怀愧疚的,皇宫禁锢了她的才华,也禁锢了她的心灵,她这样钟灵毓秀的人儿本应该拥有光明灿烂的未来,如今却要在皇宫中茕茕孑立,孤独终老,这是乾隆所不愿意看到的。

历史上的舒妃(才貌双绝受乾隆宠爱)(8)

因此,尽管舒妃自己选择了低调,乾隆心里却始终有她的一席之地,舒妃虽然比不上他的白月光富察皇后,可舒妃在他心里也相当于一位心灵挚友。

乾隆将舒妃安排在距离养心殿最近的永寿宫里居住,又安排她伴驾左右,南巡随侍,在热河避暑时,乾隆的身边站着舒妃,木兰秋狝时,宫廷画师郎世宁的画像里有舒妃,宫里逢年过节的赏赐也从不会少了舒妃的那一份……

乾隆和舒妃之间,褪去了激情的外衣后留下的就是相敬如宾的君子之交,若即若离,似有似无,尽管舒妃已经关闭了心扉,但是在乾隆心里,舒妃的地位依旧不容置疑。

舒妃曾在史书记载中神秘消失了七年,而这七年,舒妃受乾隆所托养育了一子一女,一个是淑嘉皇贵妃所生皇十一子,一个是令皇贵妃所生皇九女,舒妃将未尽的母爱悉数倾泻在两个孩子身上,在她的悉心教导下,皇十一子才华横溢,以书法见长,深得乾隆喜爱。

自乾隆三十年继后乌拉那拉氏因为断发而被废黜后,令妃和舒妃便是后宫主理人,虽然舒妃娘娘平日里鲜少出现,可是在没有中宫皇后的日子里,乾隆违背祖制,让舒妃越过令皇贵妃和庆贵妃,主持了本应由皇后主持的亲蚕礼。

历史上的舒妃(才貌双绝受乾隆宠爱)(9)

乾隆三十二年,舒妃四十千秋,乾隆给予了舒妃极重的赏赐。

乾隆四十年,令皇贵妃薨逝,舒妃娘娘以妃位统领六宫,携众嫔妃向皇太后请安,此时的舒妃已是后宫地位最高的妃嫔。

乾隆四十二年,舒妃薨逝,享年五十岁。

而人生尽头,舒妃却未享尊荣,她的丧仪并没有格外加恩,相比忻妃和愉妃的贵妃规格丧仪,舒妃的丧仪未免过于寒碜,舒妃论家世论宠爱论资历都胜于二妃,又曾主理六宫两年,却并没有得到贵妃的待遇,只能说,乾隆确实宠爱舒妃,却也没到那么宠爱的地步。

写在最后:

舒妃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13岁入宫享尽恩宠,独占十年宠爱却惨遭丧子之痛,舒妃的通透和豁达便在于她能够及时看清后宫的波云诡谲和乾隆的凉情薄幸,及时抽身,没有沉溺于争风吃醋与针锋相对,自在过活,乐得逍遥,名分地位都是浮云,当了几十年舒妃没有晋升也不争不抢不恼火,大概只有舒妃自己知道,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吧。

可惜自她进宫那一刻起,她便知道,自己这因缘际会的人生啊,不论如何,都与这座紫禁城再也密不可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