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兴新闻网何以理清一团“乱麻”?第三方运维专业解决雨污管道难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雨污分流管道改造规范?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雨污分流管道改造规范(何以理清一团乱麻)

雨污分流管道改造规范

来源:长兴新闻网

何以理清一团“乱麻”?第三方运维专业解决雨污管道难题

上午10点多,泗安镇集镇路边上,两辆工程车正在对雨污管网进行日常巡查。工作人员将CCTV机器人放入管道,通过360°摄像头,在地面就可以清晰看到管网内部情况,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措施。

这是长兴首个第三方运维雨污管网的乡镇案例。今年以来,泗安镇以小城镇第二轮培育为契机,不断探索市政管网治理模式,最终选择“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由第三方对雨污管网进行运维,确保城镇市政管网稳定运行。

泗安镇共有15个小区,其中使用年数最长的已经超过30年。很多小区的配套设施比较落后,雨污混流现象长期存在,管网基本通往市政水域、泗安塘等地,“有时候晴天管网往泗安塘排水,那肯定是污水。碰上下雨天,雨污水一起,很容易渗漏、溢出。”泗安镇村镇建设办主任林伟介绍,破坏环境不说,集镇上的很多群众也有颇多意见,时常闻到污水散发的臭味。

整治是必须的,但困难也摆在眼前。泗安镇村镇建设办工程师陈显智几乎每天都在和雨污管网打交道。较早时候建设的少数小区雨污都没有纳管,这是最严重的,污水直排进入河道;还有的管网年久失修或者因一些工程、群众家中装修等损坏,导致雨污水串管、溢出。

为此,近几年来,泗安镇一直在对集镇区域小区雨污管网进行改造提升。今年已经完成振兴路南沿小区和宜安公寓两处雨污管网改造提升,另有康城华府和三里亭桃园新村两处正在进行中。“这些纳入改造的都很有难度,比如振兴路南沿小区,已经交付居住30多年,居民年纪较大,有沿街商铺,是上住下店的模式,周边环境较复杂。”陈显智说,环境越是复杂,越有改造提升的必要,“目前我们已经完成集镇区域范围内30公里污水管网的铺设,所有污水全部接入泗安污水处理厂。”

管网铺设完成后,长效管理、运维成为重中之重。现在普遍的情况是乡镇自主运维,遇到问题或者困难的时候才会请第三方帮忙解决,多地、长久的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林伟坦言,镇里工作人员对管网的运维,只能在比较浅显的层面。每天巡查,但无法了解管网内部的具体情况;遇到简单问题,几名工作人员自行解决,但他们并不专业;遇到较大问题,如长距离堵塞,最终还要寻求第三方帮助,且耗时较长。

为此,泗安镇最终决定委托第三方单位浙江景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对镇区雨污管网进行专业运维,公司专门在泗安设立项目部,派驻专业运维人员12人,并配备一辆管道疏通车、一辆巡查车、一辆柴油发电机车、水泵、封堵气囊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等专业运维设备。项目部班组长王校雷说,12名工作人员按照排班,每天都会对管网进行常态化的巡查,并在微信群里通报运维情况,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全镇雨水管网28公里、污水管网30公里检测,共整改管道错接13处、混接9处。

有了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运维变得更加有效。“故障点更精准查找,处理故障时更高效。”王校雷说,相较于以往工作人员简单查看,班组工作人员的日常巡查都是通过巡查车、CCTV机器人代替工作人员成为主角,下到三五米深的管道里充当“侦察兵”,无死角翻转的摄像头同步把管道内部情况实时反馈给地面工作人员,“哪里有故障,一清二楚,这就解除了很大的限制,有些管网下面气体复杂、水位较高,人员下去容易发生突发事故,机器检测就不会。”

知道故障才能对症下药,尤其碰到较常见的管网堵塞情况,按照以前的人力疏通方法,费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好。现在有了专门的管道疏通车,一个携带水管的“子弹头”钻进管网,通过水压冲力,一点一点将管道堵塞物冲出,省时省力还安全。

除了日常巡查和清除故障,今年台风天,第三方运维的模式还解决了内涝点积水难题。林伟说,集镇区域共有24个内涝点,每每遇上台风,就很容易产生内涝,影响居民出行。今年也遇上了这样的情况。“以前内涝,都是镇里工作人员连夜排水,但是台风天会有各种紧急情况,很难顾周全。今年有专业的运维人员参与,一夜没睡对内涝点进行强排,没有影响居民的出行,这是很难得的。”据统计,今年以来,运维班组共疏通管道约20公里,清运管道淤泥约20吨,处理管网突发事件3次。

为更好推进管网运维、提升管网治理模式,泗安镇还成立了市政管网治理工作专班,组建督察小组,每天对市政排放口等重要节点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以“督办单”的形式发给相关负责人和责任领导,明确整改完成期限。今年以来,已经发放督办单23件,完成问题整改35个。

编辑:张彪

本文来自【长兴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