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一种现实状态(这又不是那又不是)(1)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这点要清楚。共同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这也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共同富裕更不是劫富济贫,这是底线。共同富裕更更不是人均数字化,那是自欺欺人的把戏。这不是那不是,那什么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高标准,就是让大家都能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重点是自己满意。如果你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就会承认“自己满意”的标准也有差异性,这个差异性同样会表现出高低胖瘦各不同。但这个不同有什么关系呢?总之每个人都自己满意自己的,这就对了。

那么共同富裕的中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让大家的生活都达到一个公认的富裕程度,这个富裕程度一般是用经济收入来衡量的。例如,相对于当前的物价水平,绝大多数的,普遍的老百姓,月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高的可以几十万上百万,那是个人能力的特殊体现。但低的,起码也在一万以上。这就是说,大家都富裕了,但允许存在富裕程度上的差别。

那共同富裕的低标准呢?就是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先走第一步,就是消除绝对贫穷。贫穷可以有相对的,但不能有绝对的。举个例子,当地物价水平下,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包括精神消费,需要5000元,张三月入一万,完全应对这个生活费了。但是,除了张三少数人以外,其他人的月入都在10万以上。1万对10万,是相对贫穷了,但他绝对贫穷吗?没有。

所以,我们说的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第一步要实现的,就是消除绝对贫困。首先让多数人的日子脱离揭不开锅,没米下饭的状态。我们可以从吃穿住用行五个方面去衡量第一步的目标进程。吃,起码不要再为了混口饭吃而出卖了自己的灵魂;穿,起码可以自选款式,冬暖夏凉;住,就是有房子住,居者有其屋;说这个话我都有点冒冷汗。用,日用品,行为消费等物质使用方面,基本的需求不再发愁;行,有代步工具付得起油费,没有代步工具的付得起车费,并不为之纠结发愁。

这只是共同富裕的第一步啊,如果不打破固有的一些分配机制,让这个过程加快实现步伐的话,仅仅这第一步,走上一百年都难说。那共同富裕就真成了一句空口号了。所以现在阶段的核心要点就一个字:破。不破不立,就是这个意思。说文雅一点就是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改革力度。

然后说这个中标准,从经济指标上看,大家都富裕了。但是经济指标的富裕,并不完全代表生活幸福感指标,这两者之间有时候差距也很大。有人月入3000很幸福,有人月入30万还借酒消愁愁更愁。但无论如何,经济上,大家不能再说是穷人了,都有钱,但有程度差别。你们村长有1000万,是有钱人,但村民各个少说也有百八十万的,也不算穷了。这就是中标准了。

共同富裕高标准,那就是真正的从每个人“幸福感”指标说事了。那个时候,经济指标不再那么显眼地拿到桌面上说,大家的幸福感,才是最主要的。

现在大家按照这个设想去思考,就知道我们的共同富裕,是一个什么过程了。

现在说开头那几个不是。

第一,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这是肯定的,就算是革命暴力手段也不可能实现同步富裕。所以这个好说,大家都能理解到位。第二,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义。这个认识有点市场,平均主义就是遏制了个人的进取心,确实是会培养全社会的惰性的。这一点稍加提示也就会懂的。第三,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济贫的暴力分配。富人有富人的坏毛病以外,也有他的好作用,那就是富人的富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奋斗过程,这些对社会发展都有不可小看的推动作用。当然这里除了那些出生就口含金钥匙的以外,通过非法途径的以外。那后面要进行什么呢?就是要让已经富裕的人,不能再继续加速度地攫取财富了。也就是要通过一些机制,放缓他们的财富攫取速度。是放缓速度,不是不让他们获取,更不是把他们的财富切割了,分给其他人。如果那样,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还有谁愿意去奋斗呢?

第四,共同富裕不是人均数字化。这是很扯的一种说法,基本上都不用多说。你和马云一个小区的话,这个小区一平均,人人都是富翁了,还喊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我就偏偏看到了某位国内知名经济学者,就在大谈这种人均化概念。说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高速度增长,才有人均化收入的提高,否则,经济都不发展了,哪来的人均呢?人均都没有了,哪来的共同富裕呢?这个逻辑有点儿像扭麻花一样拧巴。他是用虚拟的人均数字,来反映我们真实需求的富裕水平。这有点像是做一个麻花,一根是用面条是对的,另一根却用铁丝,两根扭在一起,怎么吃?

把共同富裕说得再具体一点,这涉及的方方面面非常广泛,也不太可能在这里都说全了,就列举几个老胡关心的方面吧。比如,乡村振兴,薄弱地带就是乡村,那就搞起来吧。现在也有了这个振兴布局和实施规划图了。另一个,老年人退休金的事,有人说过万的就切了吧,怎么怎么地。其实万不万的,这只是一个僵硬的数字,还不太具备系统性。那么国家针对这个问题也出了一个政策,例如通过企业年金的形式,去逐步替换我们现在说的职工社保。只是目前这个还在一个摸索试点的起步阶段。比如现在只是对一个事业单位进行。

这里面就扯出了一个新概念,什么是企业年金?还是篇幅原因,需要另外再讲,这里大概说个轮廓。企业年金就是职工个人完全缴纳社保费,把这个钱交到企业账户上,企业再把这个钱上存到指定账户进行理财。特点是这个理财是国家兜底的,也就是说,是非常稳妥的一种。等到发放退休金时候,也是被拉长了杠杆进行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高回报率。

这样做的前后对比是,把企业解放了,企业不用再为职工缴纳社保那部分了,给企业减轻了负担,让企业更好发挥自己的业务。然后是把职工个人的收入高低与退休金高低成正比这个套路给破了。以前是工资高的人,按照比例进行的社保结果,就是退休金也比那些低工资的高。之后呢,甭管谁高谁低,交得多才能领得多。如果你工资特别高,又舍不得多交社保费,那将来退休金也就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