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是对联的禁忌之一,这个错误,在网上的对联爱好者中,出现率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对联只贴一边的禁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对联只贴一边的禁忌(对联的禁忌合掌)

对联只贴一边的禁忌


合掌是对联的禁忌之一,这个错误,在网上的对联爱好者中,出现率很高。

(以下是前一段我为了学习对联而在网上收集到的关于合掌和如何避免合掌的一些对联知识,觉着挺好。现转发出来,希望能给喜欢对联知识的师友些许帮助)。

合掌对,是指在对联和诗词中表达同一种意思,却用词不重复的一种对仗形式,一副对联,一般字都不多(长联除外)。撰写对联,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在数字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还意思重复,就没有多少内容了。这就是要“忌”的道理。

比如上联是寒,马上想到用冷去对;上联是枪,马上想到用炮去对,这样对出来往往境界狭窄,打不开思路。比如杜甫的工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是点,一行是线,这是从平面构成上有变化;上联黄和绿色彩明媚,趋于暖色,下联蓝和白色彩清淡,趋于冷色,这是在色彩构成上有变化;翠柳是线的排列(柳丝)与点(黄鹂)搭配,青天是面的展开与线(白鹭)搭配;上联在地上,下联在天上。这样的对联既工整又灵动,而且互为补充。

再如昆明大观楼长联首句: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上心头 ———五百里是上联,但下联没有对空间,而是对时间,数千年,一下子境界就打开了,时空立体了,让人感慨万端。

有上联曰:观云自在三千岁,很多对“五百年”“五百秋”“一万年”“二十年”“一小时”“一整天”“一百年”等,都属于合掌一类。再举一例,杜甫七律《登高》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如果上句是千岁,下句是百年,境界就很难开阔。

王力在《诗词格律》一书中说:“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大忌。”

当然,整联当中,有时出现局部词义相近的情况,只要内容不重复,并无大碍。

最后谈谈几个著名的公案。“生意兴隆 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有说是合掌,我认为是合掌不假,但这种属于特殊对联,类似于祝福语,下联再说一遍同样的话主人会更高兴,可以例外。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直有人认定是合掌,是病句,其实不然。这两句极富诗意,蝉噪和鸟鸣宛如交响曲,以动衬静,两句意象不同,下句对上句是递进和补充的关系;再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也是递进和强调的关系,这两个例子虽有合掌之嫌,但这样的“合掌”是必须的、允许的。也就是说:合掌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只是多数情况应当避免。

撰写对联如何避免“合掌”

在构思、立意时就要统筹全局,安排好上、下联的布局──这是对联创作中避免“合掌”的根本。只要在上、下联选择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寄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时空落笔,上、下联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意思就不会重复,就不会“合掌”了。下面选择避免“合掌”的表现手法,供读者参考。

1、时空对。上、下联分别从时间和空间构思落笔:

人间/岁月/闲难得;

天下/知交/老更亲。

──【清】佚名赠友联

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

──【清】孙星衍自题联

2、形声对。上、下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构思落笔:

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清】佚名题趵突泉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乐府/唱南朝。

──【清】李尧栋题莫愁湖

3、今古对。上、下联分别从过去和现时、古代和现代构思落笔:

旧事/总惊心,阶前/桧贼;

感时/应溅泪,庙侧/花神。

──【清】佚名题西湖岳庙

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中贞/扶季汉;

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4、动静对。上、下联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事物构思落笔:

小楼/容我静;

大地/任人忙。

──【清】杨应琚题罗浮山酥醪观楼

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

嬉笑/悲歌/怒骂,到此/方休。

──【清】鲍桂星自挽联

5、纵横对。上、下联分别从景物、事件的纵向和横向构思落笔:

积石/导流/趋大海;

崆峒/倚剑/上重霄。

──【清】左宗棠题拂云楼

6、远近对。上、下联分别从近景和远景落笔:

对岸/绿杨,摇乱/三春/旗影;

出场/红杏,招来/几个/酒人。

──【清】戴鸿庥题杏村古酒

7、前后对。上、下联分别从空间的前后或时间的先后构思落笔: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清】秦大士题岳墓

为过去/古人/重写照;

看将来/吾辈/亦登场。

──【清】蒋士铨题戏台联

8、俯仰对。上、下联分别从空间的俯瞰和仰瞻构思落笔: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员峤/水中央。

──【清】赵翼金鳌玉蝀桥

9、有无对。上、下联分别从有什么和无什么构思落笔:

并无/半点/生机,饿死/不如/读死;

只有/一条/活路,文通/即是/运通。

──【清】钱沣自题联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清】百龄引苏轼诗句戏题联

10、收放对。上、下联分别从景观、思路的聚拢和开放构思落笔: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清】朱彜尊题山晓阁

11、轻重对。上、下联分别从内容、气势的轻重构思落笔:

小筑〈于〉山水间,直以/云霞/为伴侣;

大名〈在〉欧苏上,尽收/文藻/助江山。

──【清】佚名贺梧门书屋落成

12、别物对。上、下联分别从不同的事物构思落笔:

鹤舞/关河动;

云飞/楚塞长。

──【清】顾景星题黄鹤楼

酒/不能豪/偏爱客;

米/犹难索/更藏书。

──【清】吴嵩梁题赠昌彝

13、别景对。上、下联分别从不同的景物构思落笔:

九曲/初通/三岛近;

万山/遥拜/一峰尊。

──【清】黎士弘题九曲溪

14、别位对。上、下联分别从我方、他方或此方、彼方构思落笔:

富贵/无常,尔小子/匆忘/贫贱;

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时书。

──【清】佚名题宅中飨堂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清】王夫之题湘西草堂

15、问述对。上、下联分别从设问题和叙述或回答问题构思落笔:

有客/临舟/怀帝子;

何人/下榻/学陈公?

16、怀望对。上、下联分别从怀念往事和想望未来构思落笔:

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清】佚名题滕王阁

17、行感对。上、下联分别从作者的行为和感想构思落笔:

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

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清】佚名题黄鹤楼太白亭

18、景人对。上、下联分别从景物和人物构思落笔:

地居/黄运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

官作/军民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清】张鼎题徐州府道署

樽前/帆影,槛外/岚光,数/胜迹/重重,都向/江头/开画本;

楼上/仙人,阁中/帝子,溯/游踪/历历,又来/亭畔/吊忠魂。

──【清】佚名题大观亭

19、景情对。上、下联分别从状景和抒情构思落笔:

北迎/拱极,西接/延青,共分得/一池/烟水;

春步/柳堤,秋行/蔬圃,最难消/六月/荷风。

──【清】佚名题兴化柳园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清】陈大纲题岳阳楼

20、景事对。上、下联分别从景观和事件构思落笔: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指/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清】佚名题碧山书屋

21、景史对。上、下联分别从景观和历史构思落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气力。[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清】孙髯翁题大观楼

22、流水对。上、下联一意相承,不能颠倒的对联叫做流水对。

无可/奈何/新白发;

不如/归去/旧青山。

──【清】郑心一自题

大抵/浮生/若梦;

姑从/此地/销魂。

──【清】曾国藩嵌名题赠“大姑”

通过以上二十二类构思落笔,不同构思作出的对联,其意境是不同的。我们清楚地看到,在选择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寄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时空构思落笔,肯定还会有多种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