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能够在家中凭借一个小盒子听到”动静“的时候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那时还得是家里经济稍微不错点儿的才能允许你有一台台式录音机,但还不能让你抗到肩膀上去压马路。从这个”小盒子“中大多数人第一次知道了”罗大佑“”林忆莲“”梅艳芳“”张学友“等一票老牌儿香港歌手。从此,如皲裂大地般枯燥单调的生活,得到了”盒子“的灌溉,万千种情绪,都有相对应的声音,不仅仅只是喜怒哀乐。

也是从这以后,听得人多了,需求就扩大了,基数决定了市场需求,往后的几年里专业的音响设备开始出现,我原来在其他文章中提到过,这是最好的时代,是被大多数人所深知熟记的时代,是值得被怀念的时代,那就是组合多功能音响,DAT,CD机,扎堆儿井喷的二十世纪末。

这时品牌的增多,独立外观设计的介入,使得产品丰富多样,在声音能得到保障的同时,用户能在其他方面有了更多一些的选择权利。直到”家庭影院“的出现。

那时候”家庭影院“的概念席卷全国,甚至是90年代一些人在结婚时候必要的”三大件儿“之一,这在人民群众的内心中是”有钱“的象征。某种程度上说,这在当时叫做”刚需“。

玩了这么多年,在拆开 Fidelio B8 包装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个极其标准的“Soundbar”,可是这么大体积,售价这么高昂的soundbar,我之前所接触过的产品中,只有哈曼卡顿的回音壁和BOSE的Soundtouch 300和它定位类似,剩下的同类产品无论是在售价还是在硬件、声音上都差的太多,没有可比性。

飞利浦326e8fjsb(纽带融合飞利浦Fidelio)(1)

因为这是个内部有着18个独立扬声器的硬货,一般数量如此多的独立扬声器共同工作时,我们可以称之为“阵列”,而且这18个独立扬声器得到了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的认证,并匹配了飞利浦声学实验室研发的Ambisound音效技术。我前面说过Dolby标现在在大大小小几百几千几万的音频器材中都能贴,其实真的还挺不值钱的,但Dolby Atmos和一个单单的普通Dolby标,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想实现全景声的话,在不偷换概念的情况下,是你所在的空间内,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物理扬声器支持。不光是在平面摆个5.1、7.1那么简简单单的环绕,而是立体的,包括上方、下方、条件允许的话还会有侧方等多个角度的扬声器支持,他所构建的,是一个环境,而不是环绕。

飞利浦326e8fjsb(纽带融合飞利浦Fidelio)(2)

这一个硬性规定,就会把一定数量的产品挡在全景声的门槛外,而Fidelio B8在硬件上达到了,但实际效果如何呢?

在测试中,我对内容进行了细化,除了把音乐风格常规分类以外,电影也主要分为大动态、和大量的人声对白两种。为的是尽可能全面的了解B8这一整套系统究竟能够给使用者带来多丰富的体验。

首先上的是音乐,音源基本都为自己的CD原盘抓轨通过同轴或电视端的HDMI输入,没有使用蓝牙NFC等无线连接是考虑到一个原因,在大功率且多扬声器的音响器材中,即使蓝牙拥有最新的APT-X高品质传输,但与有线传输相比,依然差距明显。主要现象是声音结像不实,整体声音发暗,低频突出,比较浑浊等。个人感觉,蓝牙\NFC等无线连接技术虽然方便易用,但也要看产品的定位。比如B8这种,无线连接更多的是展示了产品强大的兼容性,但如果对声音质量要求苛刻一些,就尽可能不要让无线链接遮盖了他本身的该有的锋芒了吧。

一圈音乐风格试下来。在B8现有的三种模式(电影、人声、音乐)下,音乐模式下的声音更为“正常”,为什么用正常二字呢,是因为其他两种模式下,【电影】的低频铺的实在太散了,真的完全毫无保留的把各种录音室专辑强行扭成了电影原声,当你听林宥嘉的时候都能出来一股子气势磅礴的劲头,你觉得这感觉对吗?

【人声】下的低频又收的有点过了,中频突出的有点丧病,甭管是谁来唱,都感觉嗓子有点发干,甚至有些毛躁。而音乐模式下,高中低三频分布基本上是个343的感觉,高频不暗,低频不蹿腾到中频,中频结实线条感明显,是个能卖到5000档书架箱的声音,不错。另外这箱子对于爵士乐的瞬态和味道的把控极其到位,以至于在进行电影体验的时候我顺手就拽了个原盘的《Whiplash》。

电影体验的时候,我选了仨片子,暴雪的良心情怀作《魔兽》、《Whiplash》和让高圆圆

赵又廷定情的《搜索》。掌握了B8三种模式的声音特性之后,这三部片子,我分别用了【电影】【音乐】【人声】。

【电影】模式下的《魔兽》在几个大场面下都成功的唤起了我的鸡皮疙瘩,动态和气势都完全的超出了预期,气氛的营造相当出色,除了有一点,刚开始觉得全景声带来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把低音炮从墙根往出挪了半米之后,效果好了很多,但也有一点让我明白,全景声的营造和家庭环境的以及环境内都放了些什么东西,放在了哪儿,都关系太密切了。终于,我们回到那个老问题。

”在居住环境中播放电影、音乐的播放系统和把居住环境打造成“影院级别”的标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不过真的,经过小20年的发展,如今这套箱子的表现,已经从根本上超出了当时电影院的效果,可能有人会说我强夸,但你要懂的两个词,什么是民用领域,什么是非民用领域。

《Whiplash》,果然Miles Teller敲完第一个小节,我就已经乐了,这他妈才是我要的效果啊,电影级别的录音后期会修的稍微夸张一些,但目的就是为了取悦观众的耳朵,音乐表现力丰富,才能衬托出整部电影的氛围,你看的才会爽。但为了评测,这部片子没有时间从头到尾的看完,实在有些可惜,毕竟国内电影院没有上映,以后如果会放也是一些小型影院,比如电影博物馆放映EVA那样。

《搜索》呢,是部好片子,预言一般的在5年以前就讲了网络舆论究竟能致人到何种地步。名导演,选角牛逼,演员演技也都炸裂。人声模式下,每一个人嘴里头说的话,都清晰了,因为密度加强了,也就是这个密度才会导致放音乐的时候人声发干。但是到了电影对白这儿就会加强语气、情绪的表达,但这个模式如果台词爆多的电影从头到尾看下来会有点疲劳,因为仅是几个争吵的片段,我就已经皱眉了,有用,但不实用。

B8的综合素质很强,包括强大的兼容性啊,你不听歌不看电影插个主机打个游戏也是可以的,你愿意走电视也行,愿意插主机也可。声音输出端输入端都比较随意。且在使用中有一个点,我觉得是优于同类产品的。我之前在其他文章中曾经说过,BOSE的音箱无论多小到多大,都涉及到一个”摆位“的问题,且还是独立的单个箱体。”摆位“一般会在落地的HIFI箱子中才会涉及到,因为箱体摆放的角度是会影响整体声音形态的。尤其是家中声音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会更为突出,箱体靠墙太近,低频就会出现过量淹掉其他频段的现象,而B8在这方面却没有明显的问题出现。低音炮靠墙,也只是会出现全景声效果的减弱,并没有轰隆隆的低频产生共振或者轰头。这得益于低音炮底部的镂空蜂窝状反射底座,把一部分过量的低频抵消掉了。

目前B8的官方售价是在18888,还是那句话,在如今的音响市场中,即使你是纽带上的一颗大扣子,也该把自己扣对位置,毕竟,联接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飞利浦326e8fjsb(纽带融合飞利浦Fideli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