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哥2022年荐书#第174本,天天都读书,一天读一本。

摘要其要点,让您短时间即可览其概貌,高效掌握一书大意。

书名:《才能变现:如何发掘、利用自己的才能》

作者:日/坪田信贵(教育家、企业家、畅销书作家。迄今为止,他已为超过1300名青少年成长与成才进行培训指导。他是通过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在短时间内急剧提高受训者的学习成绩。)

点评:读书有没有用?读书有什么用?用了就有用,不用就没用。一切皆以成果说话,如果没有可视化的成果衡量,就无从得知做一件事的效果。所以,少纠结WHY,多运用HOW。打破“应该”和“不准”的自我设限,只要去做,就能成长。在做中不断接收反馈,臻于至善。 “运”一定是“人”带来的,你遇见的每一个人都会给你送来“运”。每一本书都能汲取良知,不在多少,只在积累。奇迹并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你促使它发生的。

阅读好的书籍做一个优秀的自己(每日荐书才能变现)(1)

◆ 自序

>> 奇迹并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你促使它发生的。

◆ 我们来分析一下“才能”这个词的意义

>> 根据《新汉语林》的解释,“才”这个字具有“草木的芽”的含义。而《大辞林》则说“才”字与“角”字同源——即含有“突出、拔尖”的意思。也就是说,能力突出的部分是“才能”,而天生能力突出的人就是“天才”。

>> 最后再查一下《广辞苑》。它是这样解释“才能”一词的:“才智与能力。个人一定的天赋,以及通过训练获得的能力。”我喜欢这个解释。至于原因嘛……读完这本书你就明白啦。

◆ “有才能的人”和“没有才能的人”

>> 所谓的才能,其实只不过是结果而已。

>> 被认为“有才能”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很努力。很多人往往会把“不努力也能把事情做好”的人说成是“有才能”。但我意识到,这种想法根本就是错误的。从本质上来说,人类本来就比别的动物更聪明,大脑构造也更优秀。换言之,所有的人本来都具备“优秀”的可能性。

>> 被认为“有才能”的人,首先有“适合自己”的动机,然后选择“正确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取得成果时,才呈现出“有才能”的状态——确切地说,是被大家认为“有才能”。周围人忽略了他“努力”的过程,只看到表面的结果就不由分说地下结论:“还不是因为他脑子好使?”“我这种没有才能的人可做不到。”

>> “才能是天生的呀。”可是,他们错了。

◆ 没考上大学,就是“本来就没有才能”;考上大学,就是“头脑聪明”

>> 无论是谁,只要做出了成果,就会被认为“底子好”“头脑聪明”;如果没做出成果,则会被认为“没有才能”,即使考试前成绩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人们只看结果,只根据结果进行判断。

◆ 人们会根据“结果”来解释事实

>> 像这样,在很多时候,“结果”成了判断有无才能的基准。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果,对过去的事实进行不同的解释。有意思的是,一个人只要有“好的结果”,那么他过去所做的一切都会得到肯定。

>> 人们会根据“结果”逆推,对事实进行“解释”。

>> 看到结果 → 改变以往的认知 → 形成新的解释。

◆ “干劲”只是幻想

>> 我在《垫底辣妹》里写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会教的老师,非但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动机”,反而会削弱他们的积极性,甚至屡屡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所谓的“动机”,其实就是“干劲”。我们经常说“干劲十足”“缺乏干劲”,而心理学上不用“干劲”这个词,而是用“动机”。

>> 并非只在积极进取地工作、学习时才有动机。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行动的。

>> 父母希望自己孩子“充满干劲”,而孩子确实也有强烈的动机——但只是“想玩”的动机,而非“想学习”的动机。没有哪个孩子是没有“动机”的。所谓“干劲”,其实只是父母们的幻想。经常有家长问我:“能让我家孩子充满干劲的开关在哪里?”——其实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魔法开关。这在上司与部下之间也一样。请立刻抛弃“干劲开关”的幻想。而要随时意识到:“无论什么方面,人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行动的。”既然如此,“如何形成动机”就变得非常关键了。父母希望孩子有干劲,

>> 上司希望部下有干劲——只要方法对头,就可以实现。

◆ 我分析了一下干劲的实质——动机——首先,你是如何认知事物的。认知不一样,对呈现于眼前的世界的看法和价值观也会截然不同,而且接下来的步调和行动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 如果能提供“自己(孩子/部下)觉得有趣的视角”,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操控动机。

◆ 克服“高不可攀的难关”之秘诀

>> “只要去做,就能成功”的想法实际上是一种“结果至上主义”。当他意识到这个结果无法实现时,就会连“做”的过程都完全放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只要去做,就能成长。”

>> “坚持就是力量”这句老话,道破了事物本质的真谛。很多人的问题就在于,在“发现自己无法做到”的认知阶段就已经完全放弃了。

>> “只要去做,就能成功”的潜台词是:“既然不可能,那干脆就不做。”有才能的人会说:“只要去做,就能成长。”

◆ 普通人是“Why型”,天才是“How型”——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 所谓“Why型”,顾名思义,就是纠结于“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上次跑得多?是因为我缺乏才能吗?”Why型思维的人往往有一种倾向——以“跑完全程马拉松”的结果为标准,为自己的表现找理由。详细分析自己失败的理由,借用数学用语来说,是“微分”式的思维。实际上,如果一直有这种Why型倾向,就无法提高能力。而被认为是“天才”或“有才能”的人,则是用“How型”思维进行思考。

>> 就以马拉松为例吧。How型思维的人并不纠结于“跑了多少公里”“是否跑完全程”之类的结果,而是享受瞬间的变化及其过程。他们跑马拉松,不是为了检验自己能不能跑,而是因为感觉快乐所以才跑。所以,他们自然会考虑:“下次怎样做才能更快乐呢?”其实,这次虽然只跑了20公里,但平均速度也许比上次跑35公里时要快。这时候,How型思维的人就能从中感受到喜悦和价值,而Why型思维则无法从中发现价值,因为他们只会受结果的左右。

◆ “抱婴儿的方法”促使我进行思维方式革新

>> 有个叫“育母塾基金会”的机构,专门教授“抱婴儿的方法”。说起来,你会特意去学习如何抱婴儿吗?一般不会吧,毕竟“抱婴儿”这事人人都会做。世界上这么多母亲都没学过,还不是照样把孩子抱大了?不过,育母塾的理事长辻直美女士所教的抱婴儿之法却有奇效——只要按照她说的方法去抱,婴儿就不会哭!我亲自去试了一下,感到十分震撼。很多父母因为婴儿哭闹不停而忙得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抱着哄睡了,结果一放到床上就立刻醒来,又开始哇哇大哭;夜里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大哭,睡眠不足,怎么哄都没用……然而,只要辻女士一抱起来,不到3秒,无论哪个婴儿都会立刻停止哭泣,破涕为笑。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这简直就像变魔术一样神奇。其实,这并非什么不可思议的现象,而是有其道理的。

>> 大人笔直地平躺下去,不会感到不舒服。可婴儿出生前是一直缩在母亲肚子里,不习惯躺着睡。所以,对婴儿来说,被平放在床上时只会感到痛苦和不舒服。然而,婴儿又不会翻身,那还能怎么办呢?——他所能做的,就只有哇哇大哭而已。想要婴儿不哭,就得让他处于舒服的姿势。简单地说,就是使双脚呈M字形,保持在母亲肚子里时的状态。无论抱着还是放到床上时,都让他保持这种姿势。这样就会马上停止哭泣,而且还破涕为笑呢,效果十分神奇。背部蜷缩着,双脚呈M字形——这样的姿势,从大人的角度来看很不舒服,但对婴儿来说却是很舒服的。育母塾基金会的理事长辻女士这么说道:“请想象一下——有个身体比你庞大几倍的巨人,战战兢兢地走近,慢慢地把你抱起来,又紧张兮兮地生怕脱手掉下去……这时,你的心情如何?肯定会忐忑不安吧?”

◆ “从□岁开始的□□教育”会扼杀才能

>> 无论对谁来说,“现在”就是最年轻的时候。

◆ “花样滑冰的四周跳”和“100米跑进10秒”曾经被认为是人类不可能做到的

>> 要怎么做才不后悔呢?——唯一的办法,是切断“后悔”的因果联系。如何切断呢?那就是:“现在立刻”→“做出不后悔的选择”→“行动”。只能以此消除“后悔没有做”的遗憾。这么一想,你就会明白:“□岁已经太迟了”这句话只是不想去做的借口而已。我们要尽早意识到: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或放在心里的人,会一直不停地后悔下去,度过牢骚满腹的人生……无论小孩子还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只要想做的话,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做。如果有什么“很想做”的事,不妨尝试一下。尝试过如果觉得没兴趣的话,退出即可。为“不做”而找借口,无异于浪费时间。

◆ 在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之中,被认可的能力也不同

>> 爱因斯坦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树的能力来评价一条鱼,那么它一辈子都会以为自己是个笨蛋。”

◆ 完全复制聪明人的行为!——这时不要“做笔记”,而要“拍视频”

>> 要完全复制别人的行为时,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把聪明能干的人的行为拍成视频。然后,一边看视频,一边找出他“做得好的关键点”。也许有人认为:“没必要特意拍视频,把要点记录在笔记本上不就行了?”然而,“拍视频”和“手写笔记”有着本质的区别。手写笔记难免带有本人的主观想法,结果只留意到自己想看的地方,而忽略了重要之处。因此,尽管做笔记能作为参考,

>> 但仅凭做笔记却无法如愿提高学习成绩或销售业绩。而拍视频呢,则可以把“平时自己没留意到的地方”也记录下来,过后可以一边看视频一边分析。认真地看视频,知道“聪明能干之人”是怎么做的,下次就完全复制他的行为。这才是最理想的方法,是走向成功的捷径,所以我强烈推荐。

>> 进行完全复制时,有一个关键的要点——不是复制对方的“想法”或“话语”,而是复制他的“行为”。人唯一可以完全复制的,只有别人的“行为”。至于“想法”,因为每个人所想的都不一样,既看不见,也不知道模仿得像不像。只有“行为”,才可以明确判断“是否完全复制成功”。

◆ 父母给孩子施加的魔咒?!“应该讯息”和“13条禁止讯息”

>> 特别是父母,从孩子出生的瞬间起,就开始默默地向其灌输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或价值观。这些规则和价值观被称为“禁止讯息”(injunction)或“应该讯息”(counter-injunction)。例如:“不可以把什么东西都塞进嘴里。”“不可以弄脏地面。”“忍一忍。”“不可以大声说话。”“要微笑才能讨人喜欢。”……这种教育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所以大多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表情和手势传达,然后被孩子牢牢记在心里。

>> 这些规则和价值观,在孩子未能自主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之前就被根植于内心,所以会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和人生产生巨大影响。

>> 这些教育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使孩子“适应社会”,但结果却很可能对孩子形成束缚,产生消极的影响。

>> “应该讯息”(婴幼儿时期从父母接收到的非语言讯息):1. 要做到完整、完美。2. 要让别人高兴和满意。3. 要努力。4. 要变强。5. 要做快点。

>> “13条禁止讯息”(童年时期从父母接收到的讯息):1. “不可以存在”……父母对孩子说“要是没有你就好了!”之类的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导致家庭不幸的原因,觉得自己没有活着的价值。结果,有可能出现自暴自弃、酗酒、嗑药、异常性行为等倾向。2. “不可以做任何事”……管教太严,过度保护,或者过度干涉等,以此限制孩子的行为。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听从别人指示”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缺乏积极性,只会听从别人的意见。3. “不可以长大”“不可以独立”……如果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的过度保护或过度溺爱,孩子就会“不想长大”,觉得“什么都不会做才更被疼爱”。这样的孩子容易有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4. “不可以有情感”“不可以表露情感”……父母经常让孩子忍耐,或忽视孩子的情感,孩子就会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情感。因为无法表露情感,所以不会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或感动。不会哭泣,不会生气,面无表情。5. “不可以做自己”……父母经常说“本来想生个儿子”“生女儿吃亏”,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性别和身份被否定。在成长过程中会缺少同性友人,不擅长与同性的圈子打交道,容易被周围人的评价、常识、面子等左右。6. “不可以像个小孩子”……父母对孩子说:“你是哥哥,应该懂事了。”敦促其自立,不放任自由。这样长大的孩子责任感太强,处理事情太规矩,比如在宴席上经常为别人夹菜斟酒,为别人操心。7. “不可以接近”……父母经常说:“我现在很忙。”“你等一下。”“你安静点。”与孩子产生距离,拒绝与孩子交流。这样的孩子就不容易向别人敞开心扉,遇事自己一个人扛,把所有烦恼和压力都积压在自己内心。8. “不可以思考”……父母经常凶巴巴地或歇斯底里地训斥孩子:“听话!不准顶嘴!”孩子会放弃思考,最终变得无法进行有逻辑性的思考,无法做出冷静判断,只会认命,或者盲目听从别人的话。9. “不可以成功”……孩子成功时得不到父母的夸奖,失败时却能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而关键时又被父母说“不行”。这样孩子的内心会受到挫折,觉得自己注定无法成功,从而降低自我评价。10. “不可以有自己的欲求”……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因病给父母造成经济负担的孩子,当看到父母如此拮据窘迫时,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欲求。长大后会变得处处让着别人,比如说优先把钱借给别人用,而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欲求。11. “不可以健康”……多见于这样的孩子:只有当自己生病时父母才会给予关心,或是自己曾经照顾过体弱多病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以后会有这样的倾向:用生病、受伤、反常行为、古怪言行来博取同情,甚至无视自己的健康。12. “不可以成为重要的人”……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的反应都很冷淡,也不给予认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可以成为重要的人”,于是变得行事低调,不敢承担责任。作为部下是个得力助手,可一旦让他做领导者就马上蔫了。13. “不可以有归属感”“不可以交朋友”“独自一人就好”……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不准跟那个孩子玩”“跟这个孩子玩吧”,替孩子选择朋友,充当孩子的代言人。这样的话,孩子就不会自我表达,无法融入同龄人,无法融入集体。

◆ 如果把学习也分为“技”和“术”,就能加深理解

>> 死记硬背公式是“技”;而像这样弄清楚思路再记忆,则是“术”。

◆ 遇到才能的“瓶颈”时该怎么办

>> 碰到瓶颈时,能力的增长会变得十分缓慢。这一状态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学习高原现象”。假设你想爬上一座山巅,一路沿着险峻的山路和山崖前行,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广阔的高原。远处的山巅隐约可见,但高原却一直向前延伸,感觉似乎永远也爬不上山顶……这样的状态就是“学习高原现象”。只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下去,一定会走上通往山巅的路,但延绵不绝的平地难免会让人感到不安,

◆ 36岁的前警视厅狙击手成了我的得力助手

>> “才能研究家”

◆ 建立信赖关系,是发挥才能的第一步

>> 坪田塾的“Credo”表明了坪田塾的追求、宗旨和重点。(“Credo”是拉丁语,意为“理想、信条、规定”。)坪田塾的Credo:坪田塾是一所旨在发现学生的可能性、培养其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的教育机构。我们承诺:我们将不断地进行改善,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和体系,以便在学生陷入黑暗迷惘时能够像灯塔一样照亮他们的人生。坪田塾是现代的松下村塾,坪田塾的学生终将成长为建设世界的栋梁之才。为此,我们的学生会努力学习从多方面解释事物,以及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 人有这样的特点:一旦能看到“愿景”,就能找到朝目标前进的道路

>> “愿景”的英文VISION本来就表示“视觉”之意。向公司员工描述愿景时,“视觉化”这一点非常重要。比方说,“代表21世纪”“振翅飞向世界”之类的话固然很积极,但却不能算是“愿景”。因为它们缺乏形象化,轮廓模糊不清。——21世纪还剩下80年,这80年将如何变化,我们不得而知;同样,“振翅飞向世界”这句话具体表达什么意思,也颇为费解。我的目标是培养优秀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点,首先必须跟员工们分享本公司的愿景。我是这么对员工们说的:“坪田塾将会青史留名。”突然来一句“青史留名”,谁都会觉得莫名其妙吧。所以我又加了一句提示,使愿景显得更加清晰可见。“你们觉得,200年后,坪田塾所在的这幢建筑还在吗?”这样问的话,“建筑是否存在”这个形象就比较清晰。我又继续说道:“200年后,这幢建筑肯定已经没了。不过,这里会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坪田塾遗址’几个字,还写着这样一段话:‘坪田塾创办于2014年,曾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塾长坪田信贵提出了新的理念和学习方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行改革,并以此化解了日本的危机。然而,在关于新学习法的争论中,某某先生与坪田塾长发生意见冲突,遂于梅花树荫下砍杀塾长。这块总公司大楼遗址正是当时的事发现场。’200年后,这里将成为修学旅行的热门路线,还出售据说是由坪田塾学生制作的、写有“加油”字样的缠头布。游客们纷纷买来拍照留念。”——以上这番话纯属虚构。但如果像这样用语言描述具体的情景,对方就会在头脑中进行视觉化的想象。等对方头脑中浮现出清晰的形象时,再对他说:“有意思吧?你肯定希望能实现这个愿望吧?”这时,他头脑的信息会按我所说变得形象化。然后,关键是要让他输出——让他自己说出“要是能实现就好了”,这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人一旦开口说话,情感也会随之而动,由此在心中形成“大义”——即重要而正确的道路。人如果拥有“大义”,而不仅仅是“目的”,那么行为方式就会随之改变。要让对方心中形成“大义”,关键在于“情感力度”和“情感触动”。

◆ 只要“用自己的嘴巴”反复输出,就能解除限制能力的桎梏

>> 这样让其反复输出,记忆就会留存在头脑中。“用自己的嘴巴说出来”这一点尤其关键。在记忆巩固之前,不厌其烦地反复问,让他反复说。不这样的话就无法巩固记忆。只有巩固记忆,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所以这个过程需要反复不断地进行。这就是“管理”。

◆ 比起一整夜长谈,还是每天早晨的一秒钟微笑更能加深同伴意识

>> 人具有这样的特点:会对新鲜罕见的事物产生抵触,很难一下记住从未见过、从未听过的英语单词。相反,对于自己了解的、或见过一两次的事物则感觉比较亲近。至于那些接触过多次的事物,当然就更有亲近感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单纯接触效果”——看见的次数越多,接触的次数越多,效果就越好。只要像这样增加接触次数,人的大脑就容易巩固记忆,产生同伴意识。

◆ 信赖关系为何破裂

>> 如果相互有所“期待”,并能满足对方的期待,自然就会建立起“信赖关系”。但如果双方一开始的“期待”存在偏差,就无法建立信赖关系;如果是中途产生偏差,则会有“遭到背叛”之感。

>> 在现实中,如果不是双方用心维护的话,是很难做到每次都能满足对方期待的。所以,信赖关系越深,就越容易产生“遭到背叛”之感。

◆ 一旦用“约定”建立起联系,人就会被自己的强烈意志驱动

>> 无论对员工还是对学生,我都会不厌其烦地进行交流,问他们:“下一步做什么?”“本周的目标是什么?”以此明确我们目前是为了什么而行动。

◆ 为了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传达给对方,首先需要“确认前提”

>> 我在培训的时候,常常会向听众介绍“博弈论”。这一理论作为“剖析社会结构的划时代的思考方式”,经常被应用于商业领域。它的提出者是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一听到数学家,大概有人会觉得这理论抽象难懂。当然,也有人根本就没听说过。实际上,要彻底地理解它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关于博弈论的书层出不穷。但博弈论能够导出一个我很想告诉大家的“结论”,所以我每次都非说不可。培训开始时,我先问大家:“有没听说过博弈论?”——这就是“确认前提”。如果有人没听说过,我就从零讲起;如果大家都听说过,我就可以把这个理论当作我们的共同语言,迅速地推进话题。像这样,一开始就确认“前提”。然后,接下来一定会“点题”——就是告诉听众“今天要讲什么”。

◆ 就算是很无聊的故事,只要换个讲法,也能使人兴趣盎然

>> 在此基础上,再继续说我在人才培训研修上的讲话流程。首先是“点题”和“确认前提”:“今天我要讲博弈论。大家听说过博弈论吗?”然后,进一步确认前提:“博弈论是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提出的理论,大家知道冯·诺依曼吗?”听说过“博弈论”的人还比较多,但知道约翰·冯·诺依曼这个名字的就寥寥无几了。所以,在介绍这位人物时,我会借用那些家喻户晓的名字。“冯·诺依曼这位数学家,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厉害的天才,甚至有人说他比爱因斯坦还要牛!”于是,听众就会产生兴趣:“哇,原来这个人这么厉害呀!”我接着说道:“据说,电话簿上写着的数字,诺依曼只要随便看两眼就能算出它们的总和。还有,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就是他发明的,所以被命名为‘诺依曼型’。而且,他那个理论还是一口气写出来的呢。”像这样,一个接一个地讲述他的趣闻逸事。“关于诺依曼的趣事,那可是说也说不完。比如,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人;还有,因为他行为古怪而被叫做‘火星人’;还有,据说他IQ竟然达到了300……”讲到这里时,听众们都会开始产生兴趣:“这样的奇人提出的博弈论,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我开始一点点地接近主题。“大家可能会以为,‘博弈论’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数学难题。其实,这是一个能使人生更加幸福的理论。连人类历史上最厉害的天才冯·诺依曼都说过“这样做能使人生更幸福”,大家当然是了解一下为好吧?”像这样,即便是很难引起听众兴趣的内容,只要换个讲法,就能打动听众的心。

◆ 人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旦接收到“反馈”,就想进行改善

>> 你知道世界上最善于反馈的东西是什么吗?——是镜子。你一动,镜子里的自己也跟着动。镜子随时都能反馈出“自己此时的状况”。

>> 从镜子里看见脸上沾着脏东西时,我们会擦掉;化妆的时候,为防止画歪眼线或涂错口红,我们会对着镜子进行微调;剃胡须和做发型的时候,我们也会经常接受镜子的“反馈”。

>> 通过照镜子,能发现“想改善的地方”,而且还能确认“改善后的结果”。接收到来自镜子的反馈之后,我们会一点一点地进行确认和改善。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人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旦接收到反馈,就想进行改善。

>> 相反,如果没有一个人或事物向你反馈,你意识不到异样,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 反馈只需要说出“客观事实”即可

>> 镜子实际进行的反馈并非判断好坏,而只是单纯的客观反馈。

◆ “中立的反馈”可以提升部下的才能

>> 上司想要提升部下的才能,有什么最简便的方法呢?——那就是“不断地给予中立的反馈”。

>> 所谓“中立”,是指不在反馈时夹带自己的价值观。

◆ 掌握“元认知”能力,就能全方位地提高能力

>> 成长的最快捷径就是“让接收到反馈的一方自己领会”。自己领会到的话,就能培养自发地发现问题的能力。

◆ 如果自己也能给自己反馈,那就能发生神奇的变化

>> 脱掉拖鞋,下次想穿时它却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这时谁都会觉得有点不爽吧。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此刻的自己才是正确的”。比起15秒前的自己、1小时前的自己、昨天的自己、去年的自己,我们会觉得“此刻的自己才是正确的”。

◆ 说话之后的一个笑脸,比语言更能打动人心

>> 交流中,“自己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接收到了什么”。

◆ 分类反馈更有成效

>> 对待他人的基本是“反馈”以及建立“信赖关系”。把这些做好了,别人就能在你手下自动地发挥才能。

◆ 磨炼感性是什么意思呢

>> The Ritz-Carlton Hotel的原日本分社长高野登。我有幸聆听过高野先生的许多教诲,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句“只接触一流的”。“每次消费3000日元的居酒屋,如果你有钱去10次,不如把这30000日元存起来,去一次超一流的酒店餐厅。”

>>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他说的那句“磨炼你的感性”。磨炼感性,一句简单的话,意思不难明白,但应该怎样做呢?即使想要磨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被难倒了,最后又去请高野先生为我答疑解惑。高野先生告诉我:“每天刷鞋。”您可能觉得,这不是常见的唯心论嘛,其实当时我也这么觉得,但这和唯心论完全不同。每天下班回家后刷鞋子,就会想连西服一块儿刷干净。我照先生说的做,还真如他所言。把鞋子搞干净后,也想打理一下西服,好配合鞋子。这样每天刷鞋,连带着把西服也打理了,由此,就会对他人的西服和鞋子也留意起来。不久,你就能分辨出鞋子和西服是否每天经过打理的了。如果眼前站着的是习惯每天打理的人,这就表示他性格细腻,善于察言观色,你就得小心谨慎地对待他;反过来,如果对方看上去不讲究仪容仪表,但穿的是上等西装,那就表示此人好讲排场,不拘小节。“每天刷鞋”虽然简单无趣,但只要坚持做,就能明白许多事。只要自己亲身体验过一次,就能注意到微妙的差别。这令我茅塞顿开。原来,通过贯彻这种基础中的基础小事,会对将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实在太令人兴奋了。哪怕只有3个月或半年,只要彻底去做,一切都将豁然开朗。这就是“磨炼感性”的精髓。高野先生对我说磨炼感性要先刷鞋的那一刻,我感动得无以复加,自那以后,我找来高野先生的书拜读,决定开始完全复制他的行为。

◆ 快速完全复制行为

>> 绘本《烟囱之城的普佩尔》的作者,绘本作家西野亮广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和他相会时,他问我:“坪田先生,您花了哪些工夫在卖书上?”我不像西野先生那样,举办过那么多场签售会和个人演出。我说:“硬要说的话,就是年中年末的时候,还有平时,我都不忘给人家送礼。”我去拜访他人时,总是会带点礼物。给出版社的人送礼的时候,他们着实大吃了一惊,觉得原本应该反过来才对。但是,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拜访别人或者去哪里玩的时候,理所当然不能空着手去。所以我在采访或开会之前,总是到名古屋车站买这买那的,还得注意不能给同一个人送重复的礼物。选购妥当后,再乘上新干线,前往目的地。

>> 年中年末,还有平时,我也会给关照过我的人送礼。有的人会回礼,但我并不是冲着这个去的,而是想对他们一直尽心尽力帮我售书表示感谢。不过,礼尚往来毕竟是人之常情,他们有的回我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有的委托我新的工作,有的给我介绍新朋友,拓宽人脉。听了我的话,西野先生说:“我以最快的速度送!”并立刻开始实行了。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对于“完全复制别人的行为”没有任何踌躇,而且实行的速度快得不得了!两人说话的时候,西野先生也总是做着笔记,提到令他有所感触的事时,他就会跟我确认一下:“刚才说的,我可以发微博吗?”对此,我也很高兴,所以请他自便。于是他真的马上就发到微博上去了。西野先生把我的行为完全复制,给出版社营业部送去了礼品。和我不同,

>> 他给包括兼职人员在内的所有人都送了。这就是证明“完全复制别人行为一定会产生原创部分”的一个例子。

>> 送礼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并非“只要送礼,书就能大卖”这么简单。但是西野先生找到了他自己的“根据”,决定模仿。不管在什么方面,当他复制自己认定的事情时,速度是惊人的。这就是他成功的理由。

◆ 偶遇土豪老奶奶,获取其信赖、分得其遗产的方法

>> “运”一定是“人”带来的,你遇见的每一个人都会给你送来“运”。既然如此,只要对遇见的每个人都以诚相待,那么将来一个大机会出现在你眼前时,你肯定能把它“变现”。

◆ 与超一流人士见面的超直接方法

>> 至今为止,我取得过两位超有名人士的私人预约,跟他们见过面。一位是好莱坞的门面,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美国演员。由于太过出名,在这里不方便说出他的名字。我大学留学美国期间,那位演员是我无论如何都想见上一面的,于是我查到他所在事务所的电话,毅然拨了过去。自然,电话那边十分戒备地问我是谁。我说:“我是Nobu,我忘记××的电话号码了,他在吗?”我说出那位演员的名字后,对方问我:“哪里的Nobu?”“日本的哦。他现在不在的话,麻烦你告诉他,请他回拨这个电话。”说完后,我挂断了电话(那时接电话的大哥,实在对不起!)。结果,那位演员本人当天就给我回电了。“嗨,Nobu。话说,我在哪里见过你?”“对不起,其实您不认识我。我是在美国留学的大学生,我在考虑洛杉矶有哪些人是我想见的,结果只想到您。但是又不知道联络方式,所以打给了您的代理人。”结果对方大笑起来:“哇哦,被你骗了!”“没有骗您哦!我只是陈述事实而已,我不知道您的电话号码,所以请您回拨给我。”“Nobu,你真有趣!”“觉得有趣的话,请见我一面,带我去拍摄现场参观参观吧。”“OK!”之后,他真的给我送来一张通行证,我得以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演员。因为有这层缘分,在那之后我们也见过几次。

◆ 如果有无论如何都想见的人,就用不给他“添麻烦”的方法

>> 另外一位是创作出世界级作品的漫画家。也是非常有名,不过他几乎没接受过媒体采访。成立补习班的时候,我想给学生和员工办一场演讲会,脑海中浮现出我个人钟爱的漫画家先生的名字。但是我没有任何线索联系到他。于是,我是这么干的。首先,我给正在连载那位老师作品的漫画杂志出版社打电话。原本想写信寄出去的,但不知道粉丝来信是不是真的能送到本人手上,所以想先确认一下。这种时候,一开始是打电话给代理人对吧。我对代理人说:“我有事找××老师的责任编辑。”自然,对方问:“您有什么事?”我据实以告:“我是××老师的粉丝,我想给老师写信,请他出席一次演讲会,为此想确认一下信是否果真能送到。”结果,接待我的人说:“寄来的信件我们都会交给老师的。”“真的吗?您亲眼见过信件交到××老师手里吗?”我这么一问,对方噎住了(那时接电话的妹子,实在对不起!)。于是,电话转接到了编辑部。接电话的编辑又问了我同样的问题,我将自己对老师的仰慕之情坦诚相告,电话便又被转接到了另一人手里,对方跟我约好,一定会将我的信件送到。我立刻将我的心意写进信里,告诉老师,我从小就是他的粉丝,尽管像这样写给老师的请求一定多如牛毛,但我无论如何都希望请到老师来我的补习班开展一次演讲。还有,我想让这间正处于起步阶段的补习班的学生和员工们听一听超一流人物的见解,以及除了老师我想不到其他人的理由……然后,我把写着我的地址和名字的明信片与信纸一道装进了信封。我还在明信片背面写上“想·不想”的字样,再加一句“如果还想跟我聊聊,就请您在‘想’字上画个圈,回信给我吧。”回信的时候,对方只要画个圈就可以。以防万一,我还留出一部分空白区域,供老师写下他的联系方式,加上一句“如果您真的感兴趣,请告诉我联系方式。收到您的回信后,我再郑重告知您详情。”信寄出几天后,我就收到了“想”字上画着圈的明信片!联系方式写的是老师的电话号码。后来,我自己也开始写书,收到了自己的粉丝来信,经常有信件上写着“请回复”。收到充满热情的粉丝来信时,我总想写信回给对方,但有时数量实在太多,难以一一回复。我一直在想,如果信上写有邮件地址或电话号码的话,不是就可以立马向对方说声谢谢吗?就算只是一封信件,如果能从中看出粉丝的关怀考虑的话,我想也会希望与这人见上一面吧。

◆ 后记

>> 我把“才能”“天才”“头脑”“运气”叫做“四大放弃思考词”,这也是许多人很容易说出口的词对吧?如“一郎是努力的天才”“爱因斯坦有才能,运气也好”等等。

>> “何谓才能”“何谓天才”“何谓头脑”“何谓运气”,把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和自己亲眼看见的结果结合起来,很多事情便解释得通,于是这些词也用得频繁了。


一本书,看完后,是根本记不住的,因此,需要进行摘录做笔记。一本书,看完后,成果就是几条或几十条摘要。将书看完,就是所谓的读薄的过程,就是抓重点的过程,看后的摘要成果,再行反复记忆和实践。

所以,我看书,求速度,快速看完。看快看慢,其实最终的收获都差不多。看书,就是按己所需,抓取书中重点。记忆本就是靠不住的,看得慢,也并不代表就记得多,第二天仍然是一半多都要忘记的。何况,记忆本就不属于看书这一步骤。

这种快速摘取要点的读书法,我称之为“淘金读书法”。

阅读好的书籍做一个优秀的自己(每日荐书才能变现)(2)

天天都读书,一天看一本。

摘录书籍之精华,让您花更短的时间,即可掌握各种资讯。

请关注下《非哥笔记》,以便及时接收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