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网络上有两个热得发烫的词:“广东人吃福建人”、“福建人瑟瑟发抖”。

这个梗来源于吃吃吃。

吃货的世界,各有不同也各尽相同。

“广东人爱吃福建人”,那么,福建人爱吃什么?

有外地朋友就说,你们是不是天天抱着一坛“佛跳墙”吃啊。

迅速脑补一下这句极其有画面感的话,然后郑重其事地回答,

拆二代,可能是。

毕竟,单就售价而言,就没几个人有能力,可以抱着“佛跳墙”吃喝。

那我们就来讲讲佛跳墙的故事。

广东人吃福建人蘸什么(广东人吃福建人)(1)

佛跳墙的由来,如今已衍生出了多个版本故事。有个版本说的是,因为实在是太香了,引得和尚翻墙过来,因而得名佛跳墙。但这更多民间闲暇时传言,并无实例可考证。

广东人吃福建人蘸什么(广东人吃福建人)(2)

更多人认可的版本故事和福州本地女孩子较多不善于厨艺有关,说有个富家新娘子出嫁后,要展示自己的厨艺,显得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结果不擅长烹饪的新娘子,就将鲍鱼、鱼翅,连同丈夫家的猪蹄等山珍海味一股脑装进大坛子里,可能是因为原材料的好,这个“福州乱炖”,出奇的香气扑鼻。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街坊邻居听说后,纷纷在自己家里模仿起来。于是,多种食材一锅煮的做法,就在福州周边地区流传开了。

后经厨师改良,得名“坛烧八宝”,制作工艺和民间传说格外贴近。

再后来,“坛烧八宝”被改为“福寿全”。

广东人吃福建人蘸什么(广东人吃福建人)(3)

清道光年间,郑春发改良了制作方法,将“福寿全”的口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郑春发的的“福寿全”上桌开坛后,芳香四溢。有个书生吃后诗兴大发,立即泼墨挥毫写下:“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诗句。这也是之前说和尚翻墙的传说相对应。

再后来,“佛跳墙”的名字取代了“福寿全”,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闽菜之首,甚至已成为国家宴请外宾的重要佳肴之一。

广东人吃福建人蘸什么(广东人吃福建人)(4)

附:佛跳墙的做法

主料:水发鱼翅500克、净鸭肫6个、水发刺参250克、鸽蛋12个、净肥母鸡1只、水发花冬菇200克、水发猪蹄筋250克、猪肥膘肉95克、大个猪肚1个、羊肘500克、净火腿腱肉150克

调料:姜片75克、葱段95克、桂皮10克、炊发干贝125 克、绍酒2500克、净冬笋500克、味精10克、水发鱼唇250克、冰糖75克、鲂肚125克、上等酱油75克、金钱鲍1000克、猪骨汤1000克、猪蹄尖1000克、熟猪油1000克、净鸭1只

烹饪步骤

1、将水发鱼翅去沙,剔整排在竹箅上,放进沸水锅中加葱段30克、姜片15克 、绍酒100克煮10分钟,支其腥味取出,拣去葱、姜,汁不用,将箅拿出放进碗里,鱼翅上摆放猪肥膘肉,加绍酒50克,上笼屉用旺火蒸2小时取出,拣去肥膘肉,滗去蒸汁。

2、鱼唇切成长2厘米、宽4.5厘米的块,放进沸水锅中,加葱段30克、绍酒100克、姜片15克煮10分钟去腥捞出,拣去葱、姜。

3、金钱鲍放进笼屉,用旺火蒸取烂取出,洗净后每个片成两片,剞上十字花刀,盛 入小盆,加骨汤250克、绍酒15克,放进笼屉旺火蒸30分钟取出,滗去蒸汁。鸽蛋煮熟,去壳。

4、鸡、鸭分别剁去头、颈、脚。猪蹄尖剔壳,拔净毛,洗净。羊肘刮洗干净。以上四料各切12块,与净鸭肫一并下沸水锅氽一下,去掉血水捞起。猪肚里外翻洗干净,用沸水氽两次,去掉浊味后,切成12块,下锅中,加同有汤250克烧沸,加绍酒85克氽一下捞起,汤汁不用。

5、将水发刺参洗净,每只切为两片。水发猪蹄筋洗净,切成2寸长的段。净火腿腱肉加清水150克,上笼屉用旺火蒸30分钟取出,滗去蒸汁,切成厚约1厘米的片。冬笋放沸水锅中氽熟捞出,每条直切成四块,用力轻轻拍扁。锅置旺 火上,熟猪油放锅中烧至七成热时,将鸽蛋、冬笋块下锅炸约2分钟捞起。随后,将鱼高鱼肚下锅,炸至手可折断时,倒进漏勺沥去油,然后放入清水中浸透取出,切成长4.5厘米、宽2.5厘米的块。

6、锅中留余油50克,用旺火烧至七成热时,将葱段35克、姜片45克下锅炒出香味 后,放入鸡、鸭、羊肘、猪蹄尖、鸭肫、猪肚块炒几下,加入酱油75克、味精10克、冰糖75克、绍酒2150克、骨汤500克、桂皮,加盖煮20分钟后,拣去葱、姜、桂皮,起锅捞出各料盛于盆,汤汁待用。

7、取一个福建老酒坛洗净,加入清水500克,放在微火上烧热,倒净坛中水,坛底放 一个小竹箅,先将煮过的鸡、鸭、羊、肘、猪蹄尖、鸭肫、猪肚块及花冬菇、冬笋块放入,再把鱼翅、火腿片、干贝、鲍鱼片用纱布包成长方形,摆在鸡、鸭等料上,然后倒入煮鸡、鸭等料的汤汁,用荷叶在坛口上封盖着,并倒扣压上一只小碗。装好后,将酒坛置于木炭炉上,用小火煨2小时后启盖,速将刺参、蹄筋、鱼唇、鱼高肚放入坛内,即刻封好坛口,再煨一小时取出,上菜时,将坛口菜胡倒在大盆内,纱布包打开,鸽蛋放在最上面。同时,跟上蓑衣萝卜一碟、火腿拌豆芽一碟、冬菇炒豆苗一碟、油辣芥一碟以及银丝卷、芝麻烧饼佐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