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市扶沟县吕潭镇胡楼村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一片土地到了夜晚居然会发光,后来人们在土里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小蚯蚓。

这种蚯蚓在土壤里缩成一团,只有米粒大小,它体内含有一种带荧光的分泌物。它一受到刺激,就会将这种物质分泌出来,与空气接触后,在土壤周围形成一定的光点。这种分泌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吃氧化,氧化后就消失了,所以就会出现光亮一会儿后变暗的情况。

蚯蚓的荧光可起到保护、避害、吸引异性的作用。蚯蚓从背部分泌出一种略显黄色的黏液,黏液中含有荧光素、A丅P、氧以其他成分。与空气接触后,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光电子回归反应,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目前,国外发现的发光蚯蚓有十几种,国内也发现无锡微蠕蚓、赤子爱胜蚓和磷微蠕蚓三种。其中无锡微蠕蚓头尾透明、体态微微发红,长度为1~5厘米,喜欢生活在腐殖物丰富的土壤里;赤子爱胜蚓色泽较重,体长一般在4厘米以上;磷微蠕蚓在草丛中较多见,体长一般只有2厘米。

生物学家初步判断,在周口发光的蚯蚓很可能是无锡微蠕蚓。

有花纹的蚯蚓(发光的蚯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