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我近期收到不少学员的反馈:

能讲讲有关扒带的那些事吗?

好的,我就来简单讲讲扒带这回事。

我相信大家刚接触编曲的时候,就有前辈跟你说:

你想编曲进步啊,还是要扒带啊!

So?你可能就去听这位前辈说,找了N首歌,然后找出一首自己想扒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后你发现,自己好像听梦一样,不知道从何下手。

比如以下,由整容过程中的大佬壹来饰演:

编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编曲新人想用扒带来提升水平)(1)

就这样,你可能就陷入一个思考了:

扒带到底是不是好的编曲学习方法?

我的回应——是的,它是一个好的编曲学习方法

但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想要接触扒带,你只有两条路:

1.老天爷赏饭给你吃,你有一副金耳朵。

2.巩固好自己的流行和声理论及运用。

路线1:老天爷赏饭吃,有一副金耳朵。

这个应该是每个音乐人都想要有的一个逆天Bug。

听一个音,就能把这个音扒出来。

隐藏得很深的音,也能把它扒出来。

这样你是不是成为了人肉扒带机啊~!多开心喔~

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嘛?有?只是较少。

绝对音感的人,还是存在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有绝对音感,就不见得就是特别好的事。具体因为什么?留给大家去思考一下。

但同学们,就会说,如果我没有咋办?

不担心,还有路线2。

路线2:巩固好自己的流行和声理论及运用

事实上,很多编曲新手,一上来接触扒带的时候

都会出现一个问题——老师,我听什么,都是Do!!!

会出现这个问题的理由只有一个点:对听音这块,没有很敏感。

这个时候,新手就会去默默的听一些前辈说,你要学习一下视唱练耳。

最后,下载了个听音的APP,然后再反过来去问其他正在学习编曲的朋友:

我明明已经用了听音APP练习耳朵一个多月了,为什么我还是听音不怎么样?

实际上,现实很残酷,视唱练耳这种东西,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进行打基础的。

练习一个月,是不够的。别人练习几年都有可能。

然后,你又想问:老师,那我该怎么办?

如果是我,我就会回应你,先把流行和声这一块理论,以及运用搞好。

这个也是我,比较建议大家去做的这么一件事。

因为你并没有一副与生俱来的好耳朵,你也没有任何音乐基础。

流行和声理论及运用,反而是我希望你多去巩固的。

为什么?

和声理论——帮助你在扒带的时候,可以利用逻辑去进行匹配。

和声运用——帮助你在扒带的时候,可以凭经验,判断出对方是运用了什么手法。

理论 运用,可以让你在扒带的过程中,在逻辑及经验的基础上面,把一首歌的和声,配器给肢解出来。

扒带,绝对不仅仅是听力活,它还是一门分析活。

如果你一直处于盲听,盲扒,最后技术没学到,反而把音给扒错了

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重点来了,为什么我会推崇大家去巩固好和声理论及运用?

如果你没有掌握和声的话,你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情况1:听到哪里扒哪里,没有太多的概念。

情况2:扒和弦,从根音扒起,最後拼湊起和弦,发现是不和谐的。

情况3:听到的声部不多,扒的和声还原度不够。

还有更多,或许你会比我更加清楚。

或许你不去学习和声理论及运用,也不是不行

只是你在扒带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痛苦,或者效率很低。

好了,这个时候,我就会告诉你,

会和声理论,有足够编曲经验的人,扒带时是怎样的体验。

这类人,一般会怎么扒带?——注意,以下并不代表全部人。

步骤1:选择一首自己认为难度还能驾驭的歌曲。

如果,你选了一首自己不太能驾驭的歌曲,就会显得较为吃力

若你是一位喜欢听流行音乐的编曲人,那么,你要不要尝试从配器量较少的歌曲入手?

步骤2:明确好扒带的目的。

每个人扒带的目的不一样,扒带有两类人

第一类人,扒完整首歌,追求还原度极高的。这么做,有三个原因。

1.认为完整把别人的编曲临摹出来后,就会了解到某首歌编曲人的手法,从而以后歌曲全部用上同一个思路。——不过要提醒,每个编曲人,每一首歌的处理方法都不一样,所以专注玩临摹,追求高还原度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2.第二个原因就是,想要找一首歌的原版伴奏找不到,就尝试自己扒,尽可能还原。自己用也好,或者卖出去作为商用,都有可能。

3.第三个原因则是这类人,是真的非常喜欢这首歌的配器,和声。下一首歌就参考这个编曲,去做一首新的。

第二类人,可能只是想学习某首歌,自己非常欣赏的部分。

这类人的目的就会比较清晰,这类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不一定会想学习整首歌的手法,整首歌的配器。

仅扒一首歌的段落,他的目的,可能只是单纯想学习某个段落的和声,某个段落的配器,在这个过程当中,这类人,并不会去考虑还原度的问题,扒带的过程中,能把框架还原个60分以上,那其实也足够。

掌握这些内容后,他们并不会照搬,但是会把这些收获,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进行创作。

不知道,你扒带的目的是什么呢?

步骤3:开始尝试把旋律部分扒出来。

这个有什么用?其实比较简单,把旋律部分扒出来以后,方便于扒带者进行判断,判断当前歌曲是属于什么调。判断属于什么调,比如说是F大调,你马上就可以反映出来,你可以用的和弦,就是F大调的1-6级和弦。排除了不少选择。

能做到这一步——起码要能把大概的音扒对。实际上在你接触扒带以前,接触编曲的时间够久,自然而然,你对音符的听感,会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

步骤4:尝试把原版歌曲轨道静音,通过自己对和弦功能的熟悉,把已扒旋律匹配和弦。

这一块,当你扒下旋律以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给旋律配上和弦,先不要去考虑,是否跟原版匹配,最重要的是先把合适的三和弦匹配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你对和弦功能的认知越强,则事半功倍。你会根据逻辑去思考,当你Set了主和弦以后,下一个和弦,通常会接什么,有什么选择?最后你匹配上最合适的,即可。

在这一步,你可能要对和弦功能这块,有足够的认知。

步骤5:解开原版歌曲轨道,把自己扒的和弦,跟原曲进行对比。

承接步骤4,当你把自己匹配和弦,放在原曲里头,你就会可能听出一些端倪。

自己匹配的和弦还原度,并没有那么高。原曲可能会用到了一些251,三全音代理、或调式互换等等的技巧,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复合和弦。

到了步骤5,就是考验你对和弦色彩的敏感度,所以,你是需要多去运用不同类型的和弦。大三和弦,大七和弦,大九和弦等每一种类型的和弦,他给到你的音响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我建议你尝试可以给大七和弦,大九和弦等等的和弦,标注一下,你的听感形容。

比如我听大七和弦,我就会觉得——嗯,这是一个听起来有种浪漫的Feel。

不知道你是怎么看?

步骤6 :进行其他配器的扒带。

除了和声类乐器,其实也不缺乏节奏类,点缀类乐器,通常这些乐器,都是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听出来。所以我也不在这里多说了。

步骤7:给整体的扒带,进行混音。

到了这里,我会引出一个思考,你的目的是什么?

混音——你希望是模仿原著嘛?还是说,你希望跟着你自己的感觉来?

没关系,这个是自由的。

以上,便是掌握和声理论及运用后,扒带的体验。

做个小小的总结,新手不必要急于去通过扒带,提升自己的水平。

除了扒带,还有其他的提升方法:比如歌曲赏析?比如16小节专项练习?

这些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通过歌曲赏析,你会形成一个习惯,你听一首歌,你会去观察

前奏,对方是用了什么乐器,以及用了什么手法。

比如我是你,我听到了这首歌的前奏,只用了钢琴,然后左手是分解,右手的旋律加入了双音。

好,那么我会马上打开软件,根据他的手法,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

通过16小节专项练习,你会从单个技巧击破,提升自己的手法熟悉度。

比如说你今天学会了个251的和弦手法?那么先写16小节的卡农进行?

然后尝试在卡农进行里,运用251?这个也是练习的方法。

最后,扒带,它是一个很好提升编曲水平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

你可以继续选择盲听,但不一定会有效率。

你可以继续培养扒带能力,但前提还是希望你可以进修自己的和声功力。

不知道今天的文章,合不合你胃口呢?

如果你是一个编曲新手,或者编曲当中遇到瓶颈的朋友。

可以加我微信,有空就陪我聊聊,我时间多。我有时间,你有故事吗?

具体想了解更多的?欢迎撩骚小编,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