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总结(初级会计实务第二节)(1)

会计主体: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同一个法律主体中也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法律主体必须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举例,法律主体指的是公司,公司成立了就必须有会计,有会计不一定是公司。一家公司可能有多个会计。

持续经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活动为前提。

会计分期: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且以结算盈亏,长期编制财务报告群管,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1.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范围。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时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在快递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注意是“应该”不是“必须”。但是,向税务局发送报表时,以美元记账的公司必须换算成人民币。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总结(初级会计实务第二节)(2)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而非实际收支作为确认的标准,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凡是档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举例:本月工资必须进入本月费用,不管下月几号发放。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举例:上月欠的房租,本月支付,也不能做成本月的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在我国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即按照规定,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总结(初级会计实务第二节)(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总结(初级会计实务第二节)(4)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总结(初级会计实务第二节)(5)

1纵向可比:一个主体纵深比较要求同一个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横向可比:多个主体平行比较要求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总结(初级会计实务第二节)(6)

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概念里面用红字表示的就是选择题里的关键词,找到了就能选出正确的相对应的概念

今日课程: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大家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留言,评论,一起讨论

敬请期待下期课程第三节:会计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