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ANGE & SÖHNE

Chronograph Watches

精密准确计时逸品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1)

机械表领域博大精深,当中复杂工艺有许多传承自怀表时代的不朽发明,并且随着时间不断进化出崭新样貌,同时它们本身精密复杂的构造也是数个世纪以来腕表能如此吸引人为之着迷的重要关键,其中计时码表功能是一项不容错过的传统经典设计。计时机芯数百枚的微型零件从无到有制作成型着实不易,另外佩戴者实际操作计时功能时,亲自感受与腕表互动、体验计时组件离合之间的操作手感也是这项功能的魅力所在。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2)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3)1999年 Datograph

表坛中包括入门、中价位一直到顶层的顶级品牌都前仆后继地创作计时码表来迎合市场的喜好,在顶级品牌方面,A. LANGE & SÖHNE 朗格绝对是个相对特别的存在,在品牌于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4)1994 年正式推出现代腕表作品宣告复出表坛后的20 余年当中,朗格已经逐步累积达60多枚自制机芯作品,其中具有计时功能的款式就有11 枚之多,占比将近2 成;更特别的是,当前市场仍是以自动机芯为主流,然而朗格却始终坚持呈现最纯粹、最能突显工艺价值的立场,其计时功能作品迄今仍统一采取手动上链机制的共同特征,而且还全都具备追针装置这种计时体系的进阶设定,故许多表友口耳相传所谓「德国表必须反过来戴」的美誉,多少也跟朗格旗下手动上链计时码表深入人心的专业优质形象有关。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5)

尽展精密机械结构之美以Datograph Up/Down 搭载之L951.6 机芯为例,其由451 枚零件组成,比起一般计时码表更复杂精致。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6)1994 年朗格回归表坛一口气推出四款经典表作后的下一步就是着手研发腕表计时功能——身为德国百年表厂,朗格创办人Ferdinand A. Lange 先生在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7)1868年就已经创作出品牌首款计时作品,为了重现这个「昔日荣光」,朗格花费了数年时间,终于在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8)1999年推出了首款计时码表Datograph,这款表隶属于Saxonia 系列之下,包括计时按把、测速计刻度以及面盘12 点方向的大日期视窗等,完美勾勒出Datograph 的经典形象。往后的Datograph 计时家族也大致遵循了相同的设计风格,展现朗格讲究一致性的严谨性格。至于品牌旗下唯二拥有计时功能的系列则是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9)1815,此系列在2004 年也开始出现首款的计时作品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10)1815 Chronograph,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11)1815 系列本身诉求的是追溯怀表的设计渊源,因此把传统计时功能移植进系列中显得合情合理。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12)

2004年,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13)1815 Chronograph

前面提到的两个系列虽然都有计时功能,也不约而同会结合其他功能形成高复杂作品,但细究它们的细节,可以发现朗格对于它们可说各有各的规划。例如Saxonia 系列常采用棒状时标、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14)1815 系列则以阿拉伯数字时标为主;Saxonia 计时追针款式往往兼备飞返功能,但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15)1815 的追针款式则没有飞返机制;再来Saxonia 系列计时机芯的微调系统以偏心砝码为主、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16)1815 系列则是螺丝扭矩微调;前者的计分盘通常为瞬跳形式,而后者计分盘大多数则为推进式,从这些微妙的差异中,都能判别它们乃是分属于不同系列。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17)

Saxonia 系列计时码表兼具飞返功能,好处在于计时指针不需要先停止、归零才能开始下段计时,只需按下归零按把,计时指针就会迅速回归原点并展开新一段计时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18)

Saxonia系列计时款还有个特色在于计分小表盘都以瞬跳推进,凭借可调校式切换杠杆的带动,计分指针能够在计时秒针越过零秒的同时瞬间跳进一格。

回顾朗格这两大计时系列家族,在将近20 年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各自精彩的一面。Datograph 自从首度登场后,朗格后于2004 年推出Double Split 这款震惊当时的大作,表款特色在于它的追针设计能够延伸到30分钟计分盘,写下同类型腕表的新纪录,另外它所搭载的L001.1 机芯也是品牌首度启用自制摆轮游丝的试金石。到了2006 年Datograph Perpetual 的出现则是系列首度出现集结计时、陀飞轮与万年历的高复杂组合,同时这款表的12 点方向又再次出现了大日期视窗,奠定了系列后续的薪火传承。来到2012 年朗格推出Datograph Up/Down,这款与初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动力储存提升到了60 小时、擒纵系统主要零件改为品牌自制,另外面盘6 点方向也新增了动力储存显示,让佩戴者更能有效掌握剩余动力情况。而在2016 年系列又再新增DatographPerpetual Tourbillon 这名猛将, 表款犹如2006 年作品的升级版,除了同样拥有计时、陀飞轮与万年历等多重复杂功能,它的动力储存提升到50 小时、新增动储显示,陀飞轮也具备了停秒装置,再次将朗格的复杂工艺推向新高点。迈入2018 年,朗格最具话题性的年度大作非Triple Split莫属,这款表概念上延伸自Double Split,Triple Split 进一步将追针的效果提升到除了计秒、计分之外的12 小时计算层面——三追针无疑又是表坛的一项创举,也是品牌迄今研发纯粹计时功能的巅峰之作,面对需要长时间比较两名对手的速度之争时(如赛车、马拉松等运动),Triple Split 能发挥出较传统计时码表更强大的效用。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19)

朗格研发的计时机芯均会配置传统设计常用的导柱轮装置,它的用途在于切换不同的计时组件,使零件的离合过程更顺利流畅。

至于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20)1815 系列除了2004 年初出的款式属于单一计时功能,后续推出的作品往往结合更多复杂功能,展现品牌精湛的制表工艺。例如2005 年诞生的Tourbograph"Pour le Mérite" 是品牌第二款融入芝麻链系统的作品,搭配计时功能与陀飞轮,诠释出极致精准的立意,在这款推出后的数年时间内,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21)1815 系列的计时功能也随之暂时沉潜,直到2013 年朗格连续发表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22)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 和GrandComplication 两款作品,前者具备追针计时、万年历、月相与动力储存显示等多功能已经足以令人惊叹,但后者却凭着融合自鸣、三问、计时等七大复杂功能,一举夺下最复杂朗格腕表的头衔,迄今仍是品牌里程碑式的代表作。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23)1815 系列最近推出结合计时功能的作品为2017 年所发表的Tourbograph Perpetual "Pour le Mérite",表款为朗格史上第五款具备芝麻链的设计,比起同系列配置芝麻链的前作,这款新添万年历功能不仅提升腕表的显时丰富性,就连制作难度也再向上提升一个档次。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24)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25)1815 系列的计时款往往集合多重复杂功能,如2017 年Tourbograph Perpetual "Pour le Mérite"这款作品除了计时功能,也含括芝麻链、万年历与陀飞轮等等,展现高工艺规格。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26)

表坛首见三追针设计,朗格先前曾于2004 年推出计秒、计分双追针的Double Split,2018 年更进一步发表计秒、计分、计时三重追针的Triple Split,为业界创举。

前述提及朗格众多计时作品可以看出朗格对计时这门工艺的重视与坚持,而无论是单纯展现计时工艺抑或集结更多样复杂功能的作品,计时功能的按把、计时小表盘等元素也都是表款身上不可或缺的元素,加上它们都采用透明底盖设计,从机芯细致结构、零件的顶级作工以及实际操作的回馈感等各方面,都展现出朗格百年表厂千锤百炼的高超工艺身段。

码表的全部说明书(德系制表A.LANGE)(2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