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这人骨子里真是有一股老干部的气质,不管说什么都喜欢列个一二三四条。
其实这事真的不能怪我,我是个排版废,别的人发个文,排版都能排出花来了,怎么样吸引人,哪些文字应该放大,突出重点又不影响美观什么的,我是真的不太懂。
所以只能尽可能的列的清晰点,阅读的时候也好一目了然,我这么宠粉丝,难怪你们不应该再多给我些爱的鼓励么。
言归正题。
这段时间我光讲了一些紫砂鉴别上的问题了,也总有壶友反馈说总讲这些看烦了。那行,你们看腻了咱们就换个话题,来讲讲肉眼上能够直观辨别的——器型。
几百年来,宜兴的紫砂艺人数都数不清,他们又都把自己的智慧凝聚到了紫砂创作中,各种造型各种风格,不一而足,也谈不上哪个更有韵味,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偏好,全凭一个眼缘。
但是,有些传统器型却是很早就流传下来,经久不衰的。比方说,紫砂壶最常见的几种壶型——石瓢、西施、仿古。说这三种大家没有意见吧?
有意见我也不会听的,略略略略略略~~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石瓢壶。
石瓢壶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壶嘴简洁见力度、壶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及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
让我们来逐步分析:
壶嘴:石瓢壶嘴称作直筒暗嘴,长短粗细比例恰当,从嘴头壶身逐渐加粗,从嘴面到流体的边缘线的角度要清晰明朗,干净利落,如有楞角、菱角的处理皆为面貌萎靡之下策,不可取。由嘴平面到流的暗接根部之前端三分之一处(壶1厘米左右)应成直线,如此则能显秀,随后应渐渐舒展放开,看起来又有些喇叭形,这也是视力错觉造成的美感。与壶身的连接,其意非流接壶,其势应由壶身引出相接,若树之新枝,浑然天生,好象是从壶体上长出来的感觉。嘴的角度恰到好处,流嘴面应当平而挺,内孔要圆,觜内径是出水口小,越往里越大,这样出水有劲,不易涎水。
壶盖:整体要求盖面平而挺。盖虽然为平盖,但不是平如水面,实质上是中高周低,中间与边沿仅差一毫米的差距,粗看平整致,细视略有高低,忌中间显隆起状。盖之关键还在于盖面到盖沿的线条过度,必须呈自上而下之缓缓走势,如此则能显出一个压字,这就是技术处理可让眼睛的审美习惯有个变化。盖板线厚薄正好,线要圆、润,下边要与口结合严密,上边与盖面的交接既要和顺又要盖板线的圆整有劲。
壶身:壶的体形是以两条抛物线结合而成,一条是从口到底的转角处,一条是底中心底的转角处。两条抛物线略有不同,但结合要恰到好处,感觉刚中有柔,和顺有劲。身筒外观整体形制为一几何三角形,此形由上而下,即口沿下部之过渡关键。自口沿到下部的三分之二处为直线,忌太鼓、虚肥,越挺越佳,此为石瓢之骨力所在,应显硬骨凌宵之意。底部到壶墙的线条应为,自底部中心往外走势,线条上抛走成有上托之感,宛若平掌曲指,尽显壶之托力,此曲折处系石瓢含肉所在。万物阴阳需调和,无肉则虚亏,有肉则含力。若如此,壶身上下,则圆直相接,流畅和谐。加上盖往下之压力,二力相遇自然也就产生了张力,如此壶遂饱含气度。
壶钮:石瓢壶盖上的钮(桥梁)是关键之处,必须为桥形,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桥中央狭处,慢慢向两面延伸盖,特别是与盖的结合处要形成椭圆形,但又不是整个的。桥与盖的交接处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显,其内孔与盖的结合处缓转匀称,内孔也是三分之二个椭圆,与桥形成呼应。桥的两侧对称,处理手法难度较大,颇显作者功力。正面平视看壶,在立面上除了透视原因,盖与壶底呈弧线之外,钮才是正直意义上的曲线,在一个又一个三角形的力度组合中,起到了整体线条过渡连接与调和的作用。钮孔勿高,高则显得突兀。钮之两端要求若隐若现,给人以遐想。若干要素处理得当,则刚柔互济,壶自有神。
壶把:壶把要求与嘴对称,与壶嘴同理,把之衔接及整体形态以壶身为基础,根据壶身的体形,确定壶把的硬和软,关键地方就是把的三角处理。把应依身筒而生,非强接于壶,不欠不赘,不张扬、不委顿,且流把呼应,如此壶便现筋。壶把的内外都是三角形线条,把手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把握使用方便舒适。
壶底:石瓢的壶底部三足称围棋足,型为围棋子。足与底面结合清晰利落,三足位置呈等边三角形,要求匀称不偏不倚,使整体统一,这样才显示出壶的神韵十足。
一把好的壶款是干百年来众人智慧的结晶,是美的集中体现。石瓢壶经多人改良,很多石瓢的器型是以人名命名。“彭年石瓢、子冶石瓢、石梅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皆发轫于此,但终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