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号和书名号连用要不要加顿号?《标点符号用法》新标准(GB/T 15834-2011,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12 年6 月1 日开始实施。新标准对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了充实和辨析,其中有关顿号用法的新规定值得重视:“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标点符号用法〉解读》一书对此的解释是:“这样规定是因为从表达功能上看,并列的引号之间、并列的书名号之间无论实际上有没有停顿,不使用顿号都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引号和书名号在视觉上也有分隔作用,不使用顿号还可以避免“满纸黑瓜子”的现象。

请“关注”职场文书写作,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顿号怎么打出来符号(键盘的顿号位置)(1)

学习参考资料来源 秘书 文/王泽坤 韩迎春

早在上个世纪50 年代,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就说过:“如果一连串的词语都是用引号括起的……一般的习惯就把这些顿号省掉了。”(《语法修辞讲话》,开明书店1952 年版第336%页)标点符号的使用讲究经济原则,在不妨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可用可不用时应坚决不用。

不过对新标准所说的“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的规定又要有辨证的认识,即,“通常”不用顿号不能理解为“一律”不用顿号。新标准规定,“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这就是必须用顿号的情况。例如:

(1)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2)那时几个熟人都在编文学杂志,在《作家》(孟十还主编)、《译文》(黄源主编) 、《文学月刊》(靳以主编)之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也创刊了。

另外,如果最后两个并列的引号之间有“和”或者“或”时,前面的并列引号之间也需要使用顿号,否则不容易看清,究竟是多项并列,还是“和”或者“或”的前后两项成分并列,例如:

(1)“五一”、“五四”和“十一”,他都去天安门广场看看。

(2)“五一”、“五四”或“十一”,我打算回老家。

需要指出的是,新标准的以上规定针对的是并列成分这一情况,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还有其他情况,则“不但使用顿号,还要依照句法关系使用逗号或分号”。例如:

(1)宗教作为“现实苦难的抗议”、“无情世界的感情”、“装饰在锁链上的”“虚幻的花朵”,就是人类追求崇高的一种表征,又是崇高的一种异化形态。(《新华文摘》1996 年第10 期)

(2)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由于这种错误, 真理才会出现”。(章炳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3)我常引用王充的话:“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新闻出版报》1999 年3 月15 日)

分析以上几种情况,从句法关系来看,其中的引号连用时所标注的内容实在不能简单地以并列成分论。

新标准的出台是语言文字规范应用领域的一件大事,需要我们认真研读,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同时也要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准确运用,千万不能犯教条主义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