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沙漫过黄土,当荒漠埋浸脚印,当雨水抹掉陈迹
当一切都不复存在的时候,却仿佛一切又重新来过了
是的,就是这么一地方,
因风沙吹散了所有印记,又因风沙让一切印记浮现在眼前。
第一次听说在酒泉还有一个阿克塞,
第一次听说在阿克塞还有一个哈萨克族。
一直以为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地域,没想到在甘肃境内还藏着一处分支,
阿克塞这座名不经传却又满是传奇的小县城,有着太多的未知地域与旖旎风光。
哈萨克族这座热情似火却又低调如冰的牧民民族,有着丰厚的人文历史与神秘传说。
阿克塞据记载是2700多年前便已经存在了,古属羌戎之地,春秋时期,境内的祁连山西向余脉与阿尔金山一带,为“西戎”“ 羌人” 等古代少数民族住牧。战国至秦汉时,为古月氏、乌孙等古代少数民族居住游牧。关于古月氏在公元前便开始存在的古月氏一个未解之谜,就连张骞出使西域也是为了探寻古月之谜,古月氏在匈奴崛起以前居于河西走廊,而阿克塞就是当时古月氏西迁至中亚阿姆河以北区域之前的居住地。
阿塞克国家沙漠公园
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有一个神秘而又迷人的地方——阿塞克国家沙漠公园,
位于库姆塔格沙漠甘肃西部和新疆东南部交界处南沿。
因为常年的风沙,掩盖掉了这里曾有的人类脚印,但却抹去不了历史的痕迹,也许这里便是古月氏曾经西迁所经过的地方。
他与城市相连,他与雪山相依,他与你我相望。
从阿克塞小城向西开出5公里的路程,便依稀出现了沙漠的痕迹,但是想要到达阿克塞沙漠公园的最西段,必须乘坐越野车才可到达,真实的上演了电影中的速度与激情,真切的感受了把速度与激情中的惊险与刺激。跨过戈壁,越过沙丘,一片黄沙之景乍现眼前,风吹过黄沙,掩盖住来时的印记,放佛又是一片无人之境。
沙漠中的速度与激情,坐在沙漠摩托上,在黄沙中尽情飞驰,于风尘中奋力嘶吼,任狂风中肆意舞动。当时间停滞,顺着沙,逆着风,穿越至公元前,探一探古时之景,寻一寻历史之谜,探寻我们心中的沙漠之族。
阿克塞县哈萨克民族博物馆
一个有着如此丰厚人文与神秘部落的民族,怎么错过博物馆。
阿克塞哈萨克民族博物馆位于阿克塞县民族风情园内,是一座展示哈萨克历史、文化、民俗民情、生产生活以及阿克塞县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哈萨克的族源是由古时候居住在中亚的突厥语系诸氏族、部落联盟的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组成的,意为“战士”,或“ 白天鹅”。
有人说哈萨克族是追逐绿色的民族,有人说哈萨克族牧民是马背上的候鸟
因为他们是游牧族,所以“迁徙”对他们来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这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证明他们存在的印记,一种民族文化传承,一种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此搬迁一直持续了3000年左右,随着环境的变化,直到现在这种民族文化被慢慢淡化了,但更希望阿克塞的民族文化可以一直被流传下去。
雪山巍峨、草原广袤、牧场肥沃、水草丰美是哈萨克族的独特的游牧生活环境,哈萨克民族有着久远的马背文化,博物馆这尊哈萨克族男子雕像便是骑在马背上的。
墙面上出现的黑色浮雕是哈萨克族的八大生活生产场景。
这幅画描述的是哈萨克族族源的来历——白天鹅的传说,也是哈萨克族名字的来源之一,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位英勇善战的将领,被困在戈壁上性命垂危,这时一只白天鹅来到他身边,为年轻将领治病疗伤。几日后他梦见见到一位美女站在身边,醒来发展果真如此,原来他是天鹅的化身,之后年轻将领与天鹅结为夫妻,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哈萨克,于是就有了今日的哈萨克族。
这幅画被誉为“草原上的雄鹰”,是哈萨克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叼羊,这个活动来源于生活,在每年转场的时候,哈萨克族人为了保护畜群,经常要同恶劣的天气、凶猛的禽兽顽强搏斗。他们能在暴风雪中寻找失散的牲畜,能把百十斤重的羊只,俯身提上马来,驮回畜群。
阿克塞县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因此哈萨克族人民把阿尔金山尔之为“金山”,下图就是阿克塞所产出的石榴石。
这是世界面积最大刺绣花毡,获得了世界吉尼斯之最面积最大的哈萨克花毡,该花毡长60.06米,宽2,58米,绣有哈萨克族传统图案,裙边配绣56只和平鸽,56朵雪莲花。
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是畜牧业的行家,是捕猎能手
哈萨克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春夏秋冬均住在传统的移动式毡房,饮食中以羊肉为主,他们羊肉的做法很简单,一把盐,几块羊肉,美味佳肴就出锅了,用最纯粹的做法,做出最纯粹的美味,奶皮,奶豆腐更是不能错过。
阿肯弹唱会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民族古老的、最具有群众性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
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牧民民族,他们席地而坐,环抱而坐,歌舞信手拈来。阿肯弹唱不仅是娱乐活动,更是重大场合的必备项目。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阿克塞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大鱼儿 更新:2019.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