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15日,赵丽蓉表演了她在春晚的最后一个小品《老将出马》。

晚会开始时,赵丽蓉胸部感到剧痛难忍,连吃几次止痛药也无济于事。她怕演不了小品,对不起观众,就请一个演员给她儿子打电话,接来为她治病的医生给她打止痛针。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1)

赵丽蓉一出场,迎面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她换了一个人,完全不像是重病缠身。她说了几句带有唐山味的英语,还唱了《泰坦尼克》主题曲,博得阵阵掌声。

谁曾想,一首《My heart will go on》,是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此后,赵丽蓉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直到2000年7月她与世长辞,把人间的笑声带去了天堂。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2)

据赵丽蓉的大儿子盛大鸣回忆,在最后的日子里,赵丽蓉体重只剩下70多斤,吃不下饭,却必须服用各种药物。她给各种药都编了外号,想要喷雾式的“喘乐宁”,就问:“我的‘小喷气儿’呢?”

二十多年过去,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如今四十岁以上的中国观众,还偶尔唱上一句“你看这道菜,群英荟萃。收您老八十,一点都不贵”。除此之外,“司马光砸光”以及“麻辣鸡丝”甚至不知不觉成为了口头禅。看到电视上跳探戈,第一反应还是那一句“探戈,就是蹚着蹚着走”。

赵丽蓉从不硬胳肢让你笑。她以唐山老太太的形象出场,一亮相小品就成了一半。她让你笑得那自然、舒服、一点也不勉强。忘不了慈禧太后敬酒,忘不了麻辣鸡丝搞包装,更忘不了《我心永恒》的绝响。

第22个没有赵丽蓉的春晚

想念她

文 | 谢明宏、三妹

来源

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

蹦迪班长(ID:MrSugar008)

群学书院经授权转载

01

三仙姑怎么没来?

1983年筹备梅花奖的时候,剧协领导刘厚生提出,将来有条件可增加一个最佳配角奖的奖项,以表彰像赵丽蓉这样的优秀配角演员。当时赵丽蓉还没有开始演小品出名,但是已经是著名的“硬里子”演员了。

赵丽蓉陪着评剧皇后新凤霞唱了一辈子戏。1995年春晚小品《如此包装》里,赵丽蓉有模有样的改编了一段评剧《花为媒》里的《报花名》。便是那著名的“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啊六月六啊看谷秀啊春打六九头。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我张不开嘴儿。我跟不上遛,你说难受不难受?你说难受不难受?”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3)

赵丽蓉(右)与新凤霞《花为媒》剧照

在几乎所有新凤霞的代表作中,都有赵丽蓉精彩的配角演出。《刘巧儿》中饰李大婶,《杨三姐告状》中饰杨母,《花为媒》中饰阮妈,《凤还巢》中的程雪雁等。

《杨三姐告状》是评剧的传统剧目,也是赵丽蓉的代表作。高占英杀死杨二姐后到杨三姐家里假意续亲,结果和杨三姐冲突起来,高占英狼狈逃走,善良的杨母(赵丽蓉饰)吓得从炕上跌坐在地上,两手按着地往前追赶。这些动作处理都成为了经典,被评剧后辈奉为圭臬。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4)

赵丽蓉(右)与新凤霞《杨三姐告状》剧照

上世纪60年代,赵丽蓉出演的评剧作品先后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毛泽东看了评剧《小二黑结婚》、《花为媒》这几部片子后,认为“讲明理,通神韵”,决定接见新凤霞等主要演员,新凤霞执意让赵丽蓉一同去。

当时人民大会堂里已有多家中央媒体记者,准备报道毛泽东接见艺术家的新闻,这对艺人来讲无疑是巨大的荣誉,也是不可多得的出名的机会。赵丽蓉却推脱说:“你去就代表我们大家伙啦!代我向毛主席他老人家问个好!我艺术功底不够还要多磨炼,再说我文化浅,去了也说不出什么道道来”。

毛主席接见新凤霞时,笑着问:“一直跟在你身边的三仙姑怎么没来?”新凤霞只得把赵丽蓉所言“磨炼”的话如实告诉主席,主席欣慰地点着头:“没想到,这个三仙姑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好!好!谦虚使人进步嘛!”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5)

赵丽蓉(右)与新凤霞《刘巧儿》剧照

后来新凤霞生病不能演戏,赵丽蓉就和新凤霞的学生搭伙演出。可是同样的剧目、同样的戏路,同样的舞台调度,戏都给赵丽蓉“吸去了”,几乎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有掌声。以前搭档新凤霞还不显露,后来主角火候稍差,就压不住这个“硬里子”了。

新凤霞啊的长子吴钢去看望赵丽蓉,给她拍摄剧照。赵丽蓉对吴钢说:“回家千万别告诉你妈我演戏的事,别让她着急。”后来赵丽蓉演小品,红遍全国,她到家里看望新凤霞。老姐妹见面,非常高兴。新凤霞对她说:“你是老倭瓜,越老越红了。”

02

二锅头兑白开水

赵丽蓉演小品始于80年代中期,最早亮相的两部小品是天津电视台拍摄的《陈年老醋》和《富了咋办》。这两部小品在天津电视台一亮相,立即倾倒了观众。

1988,六十岁花甲之年,她第一次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的全民舞台。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6)

1988年春晚,赵丽蓉出演小品《急诊》

1989年,宝刀不老的赵丽蓉继续涉足喜剧小品,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和侯耀文合作演出《英雄母亲的一天》。赵丽蓉的表演准确自然,风趣幽默,把一位朴实善良的英雄母亲的形象展现出来。从此,她成为春晚常客,一发不可收。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7)

1989年春晚,赵丽蓉出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她慈祥的笑容,诙谐的唐山话成了她的标志,好像不说唐山话就会封印住这位小品演员的魅力。一旦开口,就像拨开了观众名为“哈哈哈”的开关,小品不演完,都没有要关上的意思。是赵丽蓉成就了唐山话,也是唐山话助攻了赵丽蓉。她让国人从电视机前听到唐山话,这种说话像唱歌一样的冀鲁官话给春晚舞台增色。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啊六月六我看谷秀春打六九头……”这段出自1995年春晚小品《如此包装》的“Rap”,至今仍混杂在许多群魔乱舞的BGM里,仿佛踏上这个鼓点,人们就成了镜头前的Battle大帝与饶舌女王。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8)

1989年春晚,赵丽蓉出演小品《如此包装》

新旧文化冲撞是赵丽蓉小品的一大主题,我们总能在她的小品中找到流行元素,也能找到她对那些在文化里“乱搭乱建”行为的种种Diss。

1996年的《打工奇遇》里,酒楼旧貌换新颜,西餐馆改成太后大酒楼,招慈禧当跑堂,随着经济发展起来的上层建筑在传统文化边缘疯狂地试探。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9)

1996年春晚,赵丽蓉出演小品《打工奇遇》

来自农村想要学习开酒楼经验,开发旅游资源的赵丽蓉,穿上宫廷大袍是店员“慈禧”。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10)

1989年春晚,赵丽蓉出演小品《打工奇遇》

脱了工作服,就是曝光乱抬物价黑心商家的正义群众: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11)

1996年春晚,赵丽蓉出演小品《打工奇遇》

对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行为的当众处刑,Diss连“货真价实”都不懂的酒店经理是棒槌,赵丽蓉的小品从来不点到为止,非得骂得百姓心头爽,这才作罢。

赵丽蓉作为评剧演员,她热爱传统艺术,但新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不合理注入惹到了她。《如此包装》里,当评戏被变相包装,呈现出的作品稀释了传统文化的灵魂,传统变成了在观众面前扒光衣服的牛鬼蛇神,她不满意,“就你们这包装,把好东西都给糟蹋了”,披露了现实生活中商家们想要蹭传统文化热点,灌老汤喝假药的难看吃相。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12)

1995年春晚,赵丽蓉出演小品《如此包装》

虽然有冲突,但赵丽蓉的小品里从没把流行文化当做避而不谈的洪水猛兽。

在1993年的小品《追星族》里,尽管赵丽蓉闹出把“四大天王”和“托塔李天王”搞混,把“追星族”当做少数民族的笑话,但当奶奶的她还是努力把自己理解的《星星点灯》唱给孙女听,孙女在闹,她在笑。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13)

1993年春晚,赵丽蓉出演小品《追星族》

文化的兼收并蓄体现在赵丽蓉小品里,就变成“赵氏Rap”、“赵氏摇滚”。一只脚前脚掌“撵烟头”,后脚掌打节奏,另一只脚直立出站穿舞台的态度,右手摆出扫弦的动作,这不是唱《花房姑娘》的崔健,是摇滚教母赵丽蓉。

“生活是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地小疙瘩呀”,在1992年的《妈妈的今天》里,赵丽蓉唱了一句《苦乐年华》中的歌词,每一个字都像石头一样结结实实地砸在地上,让人有一种想和面前这位江湖老太干一碗酒的冲动,酒里有她想对你倾诉的苦辣酸甜。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14)

1992年春晚,赵丽蓉出演小品《妈妈的今天》

二十多年后,这种新文化与旧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依然存在,只是我们不会像以前一样,在春晚舞台上看见。

03

斜杠老年

我眼前的小虎队还是小虎队,但你说的赵丽蓉是哪个赵丽蓉?

棒球帽、束脚裤、白球鞋、金丝边眼镜,边唱着“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边比划着手语歌,唱小虎队的《爱》的,是那个评剧演员。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15)

1992年,赵丽蓉翻唱小虎队《爱》

唱评戏里演小品演得最好的,演小品里唱流行歌曲唱得最起劲儿的,唱流行里穿得最潮流的老太太,据《如此包装》里的自我介绍:“我的中文名字叫赵丽蓉,艺名还还还叫赵丽蓉”。

赵丽蓉60岁才踏上春晚舞台,她在春晚舞台一共只演了不到十个小品,就在几代人的脑海里世代“霸屏”。

赵丽蓉是穿着带亮片的马甲跳Disco的潮流老太,是玩跨界的“斜杠老年”。但最根本的,她是一个老人,就像我们家里的奶奶那样的老人。

“你以为我们老年人,吃好的,穿好的,就幸福了?”《妈妈的今天》里,赵对巩汉林说:“我倒要让你看看,我们夕阳的生活,是多么灿烂辉煌!”,话音刚落,老太太就飙了一段探戈。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16)

1992年春晚,赵丽蓉出演小品《妈妈的今天》

我们认为她们幸福的晚年会满足于最好的吃穿,可她们,也想追赶时代的前沿。

看热播剧,在朋友圈点赞留言,戴老花眼镜用手机看新闻,看平板电脑.....我们以为人老了,就不潮了,其实,是潮人变老了,她们只是换了一个时代更潮流地生活。

在我家翻到过我奶奶的一张照片,带着蛤蟆镜,背着手笔直地站着。我们认为我们存在的时代就是最高科技的潮流顶峰,可倒退三十年,我们未必跟得上她们潮流的脚步。

我们是现在的年轻人,她们是曾经的年轻人,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就像喜欢新鲜的我们。我奶八十了,每次教我奶发微信语音聊天的时候,按住“按住说话”的按钮,当她自己独立发出一句语音的时候,笑得像中奖一样。

像赵丽蓉一样的老人们,脸上写的是慈祥,嘴里念叨的是对后辈们的希望,还有一句倔强活在态度里:老了该怎么活,你们说了可不算。

赵丽蓉是人民艺术家,之所以有“人民”二字,是因为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里有着咱老百姓关心的生活,涵盖包括养老在内等问题和移风易俗的疙瘩;而之所以有“艺术家”这个称号,咱不谈虚的,就是因为她留下了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17)

1993年,赵丽蓉出演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

1993年,赵丽蓉和陈佩斯主演的《孝子贤孙伺候着》上映,这电影了揭示了铺张浪费的土葬习俗。

在棺材里拍戏,国外有《活埋》的瑞恩·雷诺兹,国内就数赵丽蓉了。赵丽蓉在这部电影里扮演了一个对土葬有着执念的母亲,陈佩斯饰演的儿子是响应国家号召主张火葬的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母亲为了自己在生命结束的时候被土葬,参与了一场“假死”的闹剧,看到即将为了自己卖掉房子、闹得家里鸡犬升天的儿子二小,二小娘转变了观念。

这部电影在啼笑皆非里藏着对不良风俗的冷笑,有时代更换的缝隙中那些想要剔除却不容易剔除的糟粕们。

老艺术作品里,总有对时代的思考,还有对后辈不能重蹈覆辙的警示。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陈佩斯饰演的二小问,那些原来啃丧葬老本的人,在出台移风易俗政策之后去哪儿了,后来发现跳大神的改行,成立了宇宙公法研究中心。

不怕糟粕难以剔除,就怕它们换了一种方式寄生。

赵丽蓉99年老将出马(老将出马是赵丽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广大观众做的告别演出)(18)

1993年,赵丽蓉出演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

横行在世的顽疾骗得了别人,可骗不过老艺术家的火眼。但这些能说出来给我们提个醒的作品,如今又藏在哪儿呢?

已经进入老龄化的今天,谁又能接替赵丽蓉,在春晚舞台上塑造国民老奶奶?

(摘编自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