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岳阳楼扬名天下,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也是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历代屡毁屡建,1983年,岳阳楼落架大修,虽说也是重建,但毕竟有55%以上构件为原物,已经不错了。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1)

岳阳楼景区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2)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3)

五朝楼观展示的是: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岳阳楼的建筑模型。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4)

唐代的岳阳楼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5)

宋代的岳阳楼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6)

元代的岳阳楼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7)

明代的岳阳楼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8)

清代的岳阳楼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9)

岳阳古城门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10)

岳阳古城门和岳阳楼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11)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四柱”指的是岳阳楼的基本构架,首先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被称为“通天柱”从一楼直抵三楼,除四根通天柱外,其余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数,其中廊柱有12根,檐柱是32根。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12)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13)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 一楼大厅由12 块紫檀木板组成,黑底绿字,是清道光四年(1824 年)巴陵姓吴的知县叫人按照原件笔迹仿制的《岳阳楼记》。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14)

二楼大厅的《岳阳楼记》雕屏为张照原迹,清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15)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16)

毛泽东书写的杜甫《登岳阳楼》诗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17)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18)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19)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20)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21)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22)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23)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24)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25)

洞庭湖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26)

洞庭湖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27)

仙梅亭,位于岳阳楼南侧,为岳阳楼主楼辅亭之一,与三醉亭相对应。仙梅亭是一座呈六边形,二层三檐,檐角高翘,纯木结构,.明崇祯十二年(公元 1639 年),岳州推官陶宗孔主持重建岳阳楼,于楼基沙石中得石一方,去其泥水,显出二十四萼枯梅一枝,时人以为神物,称之“仙梅”,乃建亭,置石其中,名“仙梅亭”。到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岳州知县熊懋奖重建岳阳楼时,在遗址上复建其亭。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28)

仙梅亭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29)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30)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31)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32)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33)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34)

岳阳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君山名胜古迹众多,有摩崖石刻、“星云图”、新石器遗址、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宋代农民起义的飞来钟、杨幺寨等。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35)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36)

李白、杜甫、黄庭坚、辛弃疾、张之洞等墨客骚人都曾登临君山,李白的“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更使君山名声大噪。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37)

湘妃祠,祠里的二妃是尧帝的两个女儿、舜帝的妃子,后来的人为了纪念她们的功德,便在这里修了这个湘妃祠,供奉她们,现在的湘妃祠是1986年修葺而成的。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38)

左边是犀牛望月,右边是五羊看日,日月同辉的意思。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39)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40)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41)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42)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43)

“柳毅井”,唐代李朝威写的《柳毅传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44)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45)

“柳毅井”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46)

“柳毅井”

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县(岳阳楼君山)(47)

,